◤編者按:
新春新氣象,虎年看發展。
為進一步促進為民辦實事、為企優環境,保主體、增主體、強主體,今年以來,省市出臺了一系列舉措,從即日起,本報將推出踐行“四力”特別策劃——《走村訪企解難題 萬名黨員話初心》,記者們將走進鄉村、企業,實地感受發展的脈搏,講述合肥發展的新故事。
1月底投產,3月迎來開門紅,本土企業仁立電子的“高效率”在廬江高新區傳為佳話。這個成績得益于該區“企業有事說話,勤務員主動跑腿”的服務模式,該模式讓不少企業負責人直言:“就是沖著這里的營商環境來投資的。”
3月2日,記者從廬江了解到,截至目前,廬江高新區已招商引資簽約項目4個,簽約資金達40多億元。◢
企業投產不足三個月就迎來了“開門紅”
走進位于廬江高新區的安徽仁立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記者看到一派繁忙景象:產品從生產線上魚貫而下,工人們正在打包裝車發貨。眼前的紅火生產場景,讓該公司副總經理胡金梅喜上眉梢。
“仁立電子”是一家從事筆記本電腦塑膠外殼、注塑制品及塑膠模具的研發、設計、制造企業。在園區,它算是新成員:去年7月才開始籌建,今年1月基本建成。按照預定目標,企業想在春節前投產,可是設備和電力問題沒有解決。
“對于企業來說,時間就是金錢。前期籌備時,人員和訂單都找好了,就等生產線轉起來。”就在企業為此一籌莫展時,廬江高新區管委會派員來訪。“先幫助我們把設備安裝起來,然后協調供電部門接通電源。”
春節前兩天,仁立電子完成了全部設備的調試,胡金梅這才松了一口氣。“來廬江投資辦廠,主要就是聽說這里營商環境好,政府服務細致到位。經過這個事,我們有了很深的體會。”胡金梅說,如今和同行交流又多了一個話題,“今年訂單源源不斷地涌來,剛投產就迎來開門紅不容易,不少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都很羨慕。”
“首席勤務員”讓企業豎起了大拇指
為營商環境點贊的可不止仁立電子一家企業,今年以來,廬江高新區推出了“企業勤務員”制度,為企業和項目全程代辦行政審批,讓企業輕裝上陣。“有事您說話,辦事我跑腿”的模式,讓國軒新能源等大企業負責人也豎起了大拇指。
作為廬江縣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國軒新能源可享受多項政策獎補。為此,“勤務員”朱君全程參與企業建設,第一時間幫助企業申報“三重一創”新建項目資金申報。“他們點對點服務,無形之中為企業節約了成本,比如企業添購設備也能獲得一定比例的補貼。”該企業綜合部負責人劉瑞介紹,企業從開工建設到投產也獲得數千萬的政策資金,這筆“省下來的費用”已全部花在科研和技術改造上。
從“等客上門”變為“上門服務”,在這里,辦事窗口前移到了一線,企業不少難題迎刃而解。對此,合肥精深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一號廠房承建方負責人姚文謙有切身感受,“幫助我們協調解決了許多企業建設中遇到的問題,比如項目質檢這一關,有關部門到現場辦理手續,讓我們以最快的速度進行施工,實現早建成、早投產的目標。”
“我們今年新增了生產線,崗位工人需求量大,春節開工后還有50多名用工缺口,看著手上厚厚的訂單,真是心急如焚。”令廬江凱勝新能源總經理蔣永華沒想到的是,“勤務員”主動與縣總工會和人社局聯系,組織一大批返鄉人員到企業來,“聯合開展‘入企參觀,自由選崗’活動,一下子解決了我們的用工難題。”
“今年以來,我們為園區企業招聘了1200多名工人,幫助企業解決土地、融資等難題50多件。”廬江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王文宏說,今年計劃引進20個億元項目,協議投資總額200億元;計劃新開工項目15個,竣工投產項目18個。“截至目前,招商引資簽約項目4個,簽約資金達40多億元,實現了‘開門紅’。”(記者 樂天茵子 通訊員 錢良好)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