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的發展都很有壓力。為了改善經濟,促進其恢復如常,我國出臺了一系列非常重要的政策,其中有一項就是大幅度下調民間借貸利率的保護上限。
這個舉措一出,就激起了千層浪花。中國民間借貸機構不勝枚舉,而這項政策,無疑是給民間借款方當頭一棒。但是借貸的利率下調,有利于降低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這也給了一些找民間借貸機構借款的中小企業和個人好處。一定要記住,高利息是無效的,不受法律保護的。
民間借貸利率調整
有關最高法頒布的《規定》中,第一條就是下調利率。利率的計算準則也從之前的“兩線三區”改為LPR的4倍,以波動的LPR來定價,可以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發生的變動。
當下,我國的經濟正處于恢復階段,也是經濟地位發生拐點的要重要時刻,下調利率,是為了實現讓利,減少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幫助他們順利度過疫情難關。
同時,逾期產生的貸款利率和其他費用也不得超過司法保護范圍,這一規定有效地抑制了高利貸的發生,高利貸也是我國一直以來嚴厲打擊的灰色地帶。
無效貸款
近期,有關民間利率的紛爭不斷增多,我國每年發生的貸款糾紛高達兩萬余件,性質影響都極為不好。尤其是某些人群,以低利率從銀行貸款,轉手再以更高的利率轉借出去,實現“空手套白狼”的行為。對此,最高法正式規定,這種借貸關系屬于無效。
高利轉借屬于以盈利為目的的借款,往往會反復發生且經常發生。這種行為是貸款發展中出現的職業化表現,已經嚴重背離了借貸服務的價值導向,必須受到遏制。
在之前,民間大部分的借款利率都處于24%-36%之間,在這個范圍內,都是可協商調整的,對于利率的調整講究適度,借貸雙方都能因此產生均衡的效益,這樣的規定才會長久。
過去只有超過24%-36%的范圍,才會在法律意義上規定為無效。而新的利率實行,則在某種程度上擴大了這一范圍,LPR會根據市場波動, LPR的波動會帶來民間借貸利率的調整。
按照2020年7月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四倍計算,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為15.4%,這個數據比之前的利率要下降了一半。目前相對于之前的借貸利率,下降了非常多。(文丨張茂 審丨易桉)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