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冠疫情危機的影響全面顯現,未來三年內全球銀行業將面臨3.7萬億美元的營收黑洞。
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知名咨詢公司麥肯錫指出,新冠疫情帶來的數十年從未有過的貸款損失規模,將讓全球銀行業陷入危機,并因此不得不調整商業模式并削減成本。
報告稱,從2021年開始,全球銀行業可能會因新冠疫情損失1.5萬億-4.7萬億美元。根據麥肯錫估算,未來三年內蒙受的營收損失將高達3.7萬億美元。
麥肯錫銀行業務高級合伙人馬蒂厄-萊默勒(Matthieu Lemerle)表示,這些損失相當于銀行業6個月左右的營收,而且這些收入“永遠不會回來了”。他補充稱,“這部分損失掉的營收不會給員工創收,也不會給銀行業帶來創新或能力方面的投資。”
在報告中,麥肯錫指出,對于原本已舉步維艱的銀行業來說,新冠疫情帶來了新挑戰。過去十年間,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銀行業未能抓住機會改變商業模式和提高盈利能力。盡管大多數銀行擁有足夠多的資本,可以渡過即將到來的危機,但是新冠疫情的影響將給銀行業帶來巨大挑戰。
根據報告中的數據,未能返還資本成本的銀行所占比例已從去年的近60%上升至2020年上半年的74%。在報告中,麥肯錫敦促銀行業迅速做出反應,應對即將到來的危機。
麥肯錫表示,各銀行應該徹底改變商業模式,在利率下滑之際把更多的關注點放在可產生費用的業務上,同時擁抱數字化,并通過接受ESG(環境、社會責任、企業管制)理念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做好準備。
毋庸置疑的是,新冠疫情給銀行業就業帶來了巨大影響。
在報告中,麥肯錫表示,新冠疫情已經導致銀行業對所謂“高技能工作”人才的需求上行,同時減少了對分支工作人員以及其他一些工作崗位的需求。麥肯錫建議,高達50-60%的人才庫的工作崗位應遵循“標準化且基于規則的流程”,同時銀行需要一個集中化的人力資源中心來對員工進行再培訓。
萊默勒補充稱,“我們發現,大多數銀行在不用必須進行大規模裁員的情況下也能顯著提高生產率,他們必須創建一個持續的生產率引擎,而不是只做一次性的大幅削減。”
對于很多銀行來說,旗下投資銀行部門到目前為止一直是整體利潤的支柱。
根據數據提供商Coalition的數據,全球排名前13位的大型投資銀行料將迎來十年來最好的一年,營收將比去年增加25%,至1882億美元,這是自2010年以來最好的業績表現。
然而,麥肯錫認為這種情況是不可持續的。該公司表示,銷售和交易收入將“在未來幾年內穩定在一個較低的水平”,而并購活動將增加,股票和債券發行將減少,從而導致資本市場收益滯后。
與此同時,鑒于數十萬員工被迫轉入遠程辦公安排,在新冠疫情滯后各銀行將會減少辦公空間。這種趨勢可能會催生更多“混合”工作安排,即員工把工作時間分成兩大塊,分別用于在家里辦公和在辦公室辦公。
麥肯錫預計,隨著在辦公室辦公的員工數量減少,35-40%的辦公空間將被騰出,隨之而來的結果可能是銀行紛紛減少房地產市場足跡。(米娜)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