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環球 >
為全國共同富裕先行探路 2025年杭州人均生產總值突破18萬元
2022-02-25 11:06:32   來源:杭州日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盼。去年5月20日,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賦予浙江在共同富裕上先行先試。

接著,《杭州爭當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城市范例的行動計劃(2021—2025年)》等文件相繼出臺,意在為全國共同富裕先行探路。據《計劃》,到2025年,杭州人均生產總值突破18萬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5萬元,并將從加快建設全球數字變革策源地等六大方面著手高水打造“數智杭州·宜居天堂”。

走在共同富裕的大路上,作為省會城市,杭州的科技創新將如何賦能共同富裕?“讓一項項新技術在田間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讓一個個科技示范基地瓜果飄香,讓一群群勤勞樸實的農民收獲希望和夢想。”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說。

田間地頭,“科技特派員”很忙

如果讓一名畜牧師去管桃園,猜猜他會做什么?畜牧專家李慶海的回答是:“我覺得,可以在桃園里養一些雞。”

李慶海今年38歲,從事畜牧業相關工作10年有余。2019年8月,李慶海被選派為杭州市第八批科技特派員,派駐建德市乾潭鎮,為鎮上一家桃樹種植基地提供技術援助。

依托杭州市科技特派員制度,李慶海在乾潭鎮積極開展調研工作,掌握農業產業的第一手資料,并根據當地農業產業結構特色,結合自己的專業,加強乾潭鎮與杭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的深度合作。以“桃園養雞”生態種養殖模式為契機,促進“三農”事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為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貢獻科技力量。

盧紅偉是來自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理學院的一名副教授,他的另一個身份是富陽區上官鄉的“科技特派員”。

杭州的鎮企業很發達,常常是區域連片做一個產業。富陽上官鄉就是中國聞名的“球拍之鄉”,全鄉擁有球拍企業400多家,主要以生產羽毛球拍、乒乓球拍、沙灘板、網球拍等種類球拍為主,其中中低檔球拍占全國總量的80%以上。

盧紅偉一到上官鄉,就對這里的球拍生產產生了濃厚興趣。調研發現,上官鄉的球拍大多是低擋球拍,利潤低、議價能力差,不能滿足消費升級的需求,如何提高球拍的質量和品牌?

盧紅偉自己是搞材料研究的,他依托杭州市科技特派員制度,加強上官鄉與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校地合作,深化“產學研”融合發展,為球拍產業賦能,為共同富裕賦能。以特色球拍產業為中心,立足球拍產業園,推進全域“共富”,激活發展潛力,打響“球拍名鎮·幸福上官”品牌,力促山鄉老百姓共同富裕。

1250名科技特派員推廣1050項新技術

劉軍波來自杭州市農科院,是派駐桐廬縣莪山鄉沈冠村的科技特派員,他還帶去了“稻魚共生基地”項目。依托科技特派員項目,莪山鄉建設了30畝稻魚共生基地,實現了一水兩用、一地兩收,稻田產值是單一模式的3倍以上。

像劉軍波這樣的科技特派員,在杭州還有很多,他們點亮了鄉村共富的科技之光。比如,在瑤琳鎮靈雞水果基地,科技特派員葛有良引種的短柄櫻桃、海艷獼猴桃、錦繡黃桃等新品種;派駐江南鎮的科技特派員戴瑜來,為當地引進中華絨鰲蟹新品種“諾亞1號”,提高了螃蟹產量;派駐西湖區雙浦鎮的科技特派員傅鴻妃,幫雙浦鎮村民引進小香薯、辣椒、甜瓜等27個新品種……

這些科技特派員入駐基層開展科技幫扶工作,他們把科技送到基層去,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并在組織方式、運行機制、服務模式等方面不斷創新,賦能“共富”,逐漸形成了“科技特派員”工作的“杭州模式”。

來自市科技局數據,自2005年市級科技特派員工作開始以來,市科技局先后選派了9批1250余名科技特派員,入駐淳安、建德、桐廬等12個區縣(市)的鄉鎮開展工作,其中省級特派員84名、市特派員581名、縣特派員580多名,共申報實施科技項目1273個,項目經費達9717萬元,培訓農民33.78萬余人次,推廣新技術1050項,引進新品種1395個,安置勞動力就業1.8萬人次,輻射帶動人數36.6萬人。

科技惠民,共富大道上彰顯“科技擔當”

科技創新只有賦能產業發展、惠及民生,才能實現其最大價值,才能彰顯共同富裕的“科技擔當”。

據了解,杭州圍繞關鍵核心技術創新、高端臺體系創新、引育人才團隊創新、雙創生態環境創新“四個創新”,面向能源、工業、建筑、交通、農業、居民生活等六大領域,構建綠色低碳技術創新體系,并制定印發《杭州市科創領域碳達峰行動方案》。

同時,為貫徹《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城市范例的行動計劃》,杭州建立市區兩級聯動推進機制,清單化落實各項任務舉措,強創新策源力、技術供給力、成果轉化力。

一方面,強化科技項目支撐,突出種子種苗等重點領域的科研攻關,精準解決種子種苗、成果轉化等頑疾問題。去年,第九批70名科技特派員派駐70個鄉鎮和一個科創園區,并立項80個科技特派員項目,下撥項目資金800萬元,并為淳安特別生態功能區“白靈菇設施化栽培技術研究與示范”等項目提供專項支持。

另一方面,通過科技合作提升共富的“科技含量”,高標準完成G60科創走廊建設的各項重要指標,正泰新能源、纖納光電科技等12家杭州企業加入光伏協同創新產業聯盟,和達高科孵化器、和達藥谷成為產融結合高質量發展示范園區,杭高投斥資1億元加入G60科創走廊科技成果轉化基金。(記者 吳靜)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