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環球 >
現場探訪合肥首個基層“百姓評理說事點”
2022-03-02 11:10:39   來源:新安晚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2021年11月26日,合肥市瑤海區三里街街道在元木北苑小區正式成立全市首個基層"百姓評理說事點",通過"開門說事"、"評理調事"、"便民答事"解決群眾的訴求。時隔三個月,該說事點工作開展情況如何呢?對此,2月25日上午,記者進行現場探訪。

鳳陽一村社區黨委副書記孫晶晶向記者介紹,設立在元木北苑小區的"百姓評理說事點",前身是他們網格共治委員會收集群眾問題的場所。"這是一個回遷小區,我們建立這座亭子是希望提供一處休閑場所給居民們坐著聊天,我們的黨支部書記也可以和居民們在聊天拉呱中了解到他們的情況和難處。"

2月25日,記者來到三里街司法所,所長黃靜如正在調解庭處理居民糾紛。"去年,我們了解到社區在議事亭和居民們交流并收集問題,這和我們建設‘百姓評理說事點’相契合,所以我們就聯合社區共同建設說事點。"由此,在元木北苑小區的"百姓評理說事點"正式啟動。

黃靜如介紹,該"百姓評理說事點"是吸納了社區網格信息員、網格法官、律師、社區民警、黨員樓組長等組成說事評理團隊。他們定期到小區為居民答疑解惑,如有矛盾糾紛需要調解,首先由社區負責調解,如果解決不了,司法所介入,若仍無法調解,則會求助于瑤海區人民法院的調解隊伍。

"為了合理分配團隊資源,我們發放‘百姓留言本’給社區網格員,請他們在走訪中記錄下居民的困難,每個月我們所里再對收集的問題進行分類梳理,按照類別,將有問題的居民聚集在一起開展集中說事。"黃靜如告訴記者,每月集中說事的重點還有所區分。比如,這個月請律師為大家提供法律咨詢,下個月則請人民調解員集中調解矛盾糾紛。

黃靜如認為室外的議事亭更有利于群眾們暢所欲言,大家不會有在司法所調解庭里面的拘束感。"我們也會調整議事場所,一般定在亭里,如果遇上惡劣天氣則在室內說事。"黃靜如表示,今后他們和社區會不斷改進工作機制,使得"百姓評理說事點"能更好解決群眾需求。

據介紹,截至2022年1月底,該說事點收集群眾反饋的關于遺產繼承、子女贍養、房屋漏水修繕、冬季消防安全等各類矛盾糾紛35件,通過調解解決33起,調解成功率達94.28%,接受法律咨詢76起,咨詢達成率100%。

2月25日,記者采訪獲悉,2021年11月,安徽省司法廳出臺《安徽省"百姓評理說事點"建設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全省范圍內全面推進"百姓評理說事點"建設。

《意見》要求各地通過設立在遍布城鄉的點,在"嘮家常"的過程中,把人民群眾訴求等社情民意反映出來,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把法律政策宣講出去,搭建人民群眾說事、議事、調事的平臺。

此外,《意見》明確要將"百姓評理說事點"納入公共法律服務建設體系,進一步整合律師、公證、司法鑒定、法律援助、基層法律服務等資源,組建專業服務團隊;建立調解員(信息員)、調委會、司法所、公安派出所、基層法庭以及各相關部門相互銜接配合的聯動工作機制,為群眾提供及時、便捷的法律服務。(記者 汪艷孫洋)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