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中小微企業面臨的暫時性經營困難,南京創新制度要素保障方式,深化‘先解決問題’的機制,動態定位解決企業合理訴求,如搭建企業休眠制度,推動營商服務從‘給優惠’的短期單向扶持,向‘給機會’的生命周期關懷服務轉變,使得市場主體獲得感得到切實提升,城市營商服務政策措施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得以增強。”2月26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發布《2021城市營商環境創新報告》,南京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實施的“企業休眠制度”,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創新實踐被寫入報告。
近年來,受外部環境、市場需求、疫情沖擊、原材料供應、資金周轉等因素影響,部分企業面臨暫時性經營困難,需要進行短期休整、暫停經營活動并離開登記住所。基于這類企業的實際情況,南京市積極探索支持企業發展新路徑,出臺“企業休眠制度”,加大保市場主體力度,為企業紓困解難。
企業遇到困難決定暫停經營且在此期間不發生任何交易的,可向市場監管部門申請休眠。休眠期間,市場監管部門在實施“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時,不因通過登記住所無法聯系到而將其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
南京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企業的登記住所查無下落,是很多小微企業在經營困難時常有的問題,這類企業會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對企業信用造成不良影響,在銀行貸款、信用等級評級、評優評先上會受到限制,而“休眠制度”讓企業有機會按下暫停鍵,重新休整等待復蘇期。
據介紹,申請休眠的企業應符合未被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等7項要求,企業可多次申請休眠,但單次休眠期限不得超過2年。企業在休眠期間擬開展經營活動的,應當向市場監管部門申請解除休眠。
“本來我在注銷公司和繼續經營之間很糾結,因為注銷了以后再重新注冊公司流程比較繁瑣,不注銷的話,經營場所退租后可能會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南京匯睿通科技有限公司經營遭遇困難,在南京市市場監管局的輔導下辦理了企業休眠,企業負責人惠女士告訴記者,休眠的企業不會因為登記住所無法聯系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這對企業來說是重大利好,“其實,公司還是有很多資源的,我們通過休眠能夠稍作休整,一旦調整好就可以申請解除休眠,恢復生機再出發!”
記者了解到,自2021年3月該制度實施以來,南京市已為有相關需求的26戶企業辦理休眠,其中有4家企業經過休整已經解除休眠恢復正常經營。(記者 朱凱 黃琳燕)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