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正全面鋪開。作為三年攻堅行動發力的八大領域之一,青島地鐵正進入新一輪大規模建設期,“軌道上的青島”擴容提速,正開辟城市全新的發展空間。
在統籌疫情防控和項目建設中,青島地鐵在建線路全面提速,關鍵節點提前完成。
3月10日,2022年省重大實施類項目——青島地鐵4號線全線貫通,向著通車運營目標邁出關鍵一步。這條線路是貫穿市區中部的東西向骨干線路,通車后將與8條地鐵線實現便捷換乘,如同一條“金腰帶”,貫穿于青島地鐵線網。
全線貫通以來,4號線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項目建設,爭分奪秒推進工程進度。在距離地面二三十米的地下,一支支“地下鐵軍”正全力推進入鋪軌、機電、供電、弱電、裝修等施工環節,全力沖刺年底空載試運行,為項目早日建成通車蓄能助力。
作為國內地鐵建設的后起之秀,青島地鐵自2015年底開通3號線北段以來,以每年都有新線或新段開通的速度,成為國內地鐵近年來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地鐵既是城市新基建的主戰場和重要的基礎設施,又是千億級的產業鏈,是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2月11日召開的青島地鐵建設及地鐵沿線開發建設三年攻堅行動2022年工作部署動員大會透露:
今年,青島地鐵線路建設將全面提速,既有的4號線、2號線西延段、6號線一期、8號線南段土建工程加快建設;上半年,三期規劃7條線路全部開工。屆時,青島在建地鐵線路將達到11條、219公里。
回顧過往10余年,這樣的地鐵建設規模和在建線路密度前所未有。其背后,是這座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全力推動城市面貌實現新變化、城市品質實現新提升的不懈追求與努力。
01
“軌道上的競爭”日趨激烈
城市軌道交通是重大的交通基礎設施,是現代大城市交通的發展方向,不僅直接影響著城市出行的便捷程度,還折射出一座城市的發展程度、發展活力和發展潛力。
交通運輸部發布的2021年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成績單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1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269條,運營里程8708公里,車站5216座。
按照軌道交通里程數排名全國前十的城市分別是:上海、北京、廣州、成都、武漢、南京、深圳、重慶、杭州、青島。
最近幾年,軌道上的競爭異常激烈,地鐵成為各地競相發力的賽道:
長久以來,軌道交通運營里程的前三強由上海、北京、廣州包攬。2020年,成都一次性開通5條新線,成功超越廣州,排名全國第三位,僅次于上海和北京。2021年9月,廣州地鐵18號線開通,廣州反超成都,重回地鐵第三城。
2021年底,武漢同步開通3條地鐵,新增軌道交通運營里程75.2公里,為歷年之最。三條線路齊開通后,武漢軌道交通運營里程數實現了對深圳的反超。
進入2022年,軌道交通圈動作頻頻:
1月4日,在上海浦東新區2022年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上,軌道交通21號線一期工程正式開工。該工程是上海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中重要的南北向徑向市區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月21日,杭州亞運會開幕倒計時200天之際,地鐵3號線一期首通段、4號線二期和10號線一期首通段同日開通,杭州地鐵集齊了1-10號線,線網總里程超400公里。到杭州亞運會前,杭州地鐵線網總里程將達到516公里。
3月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公布《關于調整蘇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方案的批復》,同意對2號線、4號線和7號線北段實施延伸工程,三個項目總長約20公里。這是國家發改委今年批復的首個軌道交通項目。
02
青島地鐵穩居國內前十、北方第二
青島地鐵厚積薄發,成為近十年來全國地鐵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青島地鐵在全國的排名,從2017年的第22名,一路上升到2018年的第11名。
2020年,青島開通地鐵1號線北段和8號線北段,地鐵通車里程達到246公里,首次進入國內地鐵前10位。
2021年12月30日,地鐵1號線南段提前建成通車,青島地鐵線網進入大規模成網運營時代,6條線路運營總里程達到284公里,線網長度穩居全國城市第10位、列北京之后居北方城市第2位。
地鐵線路“穿線成網”,在城市公共交通體系中的骨干作用不斷發揮。
青島是我國少有的海灣型城市,山海阻隔,交通廊道有限,組團化特征明顯,城市布局較為分散。特殊的空間形態要求建立比常規平原城市更加快速、高效的城市綜合交通系統,軌道交通可實現各中心之間的快速聯系,拉近時空距離,支撐多節點網絡化城市空間結構。
在地鐵一期和二期建設過程中,青島在發力3號線、2號線等主城區線網的同時,將側重點放在了成長速度快、人口加快集聚的西海岸新區、城陽區、即墨區、膠州市等區域,前瞻性地將軌道交通優先延伸到這些潛力區和成長區,目的是要用軌道交通打破被山海分割的城市空間,串聯起“大青島”的城市發展框架。
這是一種有利于拉開城市發展框架的戰略布局。隨著不斷有新線通車,支撐青島地鐵成網運行的動能正加速釋放。
全長60公里、跨海貫通五區的地鐵1號線全線通車后,青島地鐵客流有了新提升。1號線全線開通首月,日均客運量20.35萬人次。通過與2號線、3號線、8號線、13號線等線路換乘,整個線網客流環比增長29%,公共交通的綠色出行吸引力進一步增強。
正在沖刺年底空載試運行的4號線將給青島地鐵帶來更大改變。在青島地鐵線網格局中,4號線具有十分特殊而重要的作用。這條線路建成通車后,青島地鐵通車里程突破300公里,主城區的地鐵線網客流輻射能力將實現質的飛越。
4號線起于人民會堂站,止于大河東站,總體呈東西走向,經過市南區、市北區、嶗山區三個人口密集的行政區,線路全長30.9公里。全線共設25座車站,其中12座換乘站,占比接近一半。4號線建成通車后,將與1號線、2號線、3號線、5號線、7號線、8號線、11號線、15號線等8條已批復線路實現便捷換乘。因換乘站多,將整個地鐵線網“穿線成網”,4號線被譽為“金腰帶”。
從線路走向來看,4號線串聯了浮山后、洪山坡等多個目前尚未有地鐵線路覆蓋的人口密集區,與目前青島交通壓力最大的幾條主干道重合。該線路通車后,將顯著改善青島主城區的出行便利度,推動交通出行方式從地上轉到地下,從而在緩解市區道路交通擁堵的同時,有效拉升青島地鐵吸引力和客運量,提高青島公共交通的服務水平。
03
漸次展開的“軌道上的青島”新圖景
當前,各地都在奮力加快在建項目進度,積極謀劃儲備項目,蓄積沖刺的力量。可以預見,未來數年間,軌道交通仍是城市間競爭最為激烈的賽道之一。
2021年,國家發改委批復7個項目、線路總長139公里的青島地鐵三期建設規劃,青島軌道交通獲批里程達503公里,位列全國第9位。
獲批后,青島地鐵創出“當年申報、當年獲批、當年開工”的青島速度。2021年12月30日,2號線二期、5號線、7號線二期等三期規劃首批線路開工,拉開了三期建設規劃項目建設大幕。三條線路總長約58公里,均是促成主城區線路成網的骨干線。
青島地鐵建設及地鐵沿線開發建設三年攻堅行動2022年工作部署動員大會透露,今年,三期首批開工線路2號線二期、5號線、7號線二期將加快推進征地拆遷、管遷、綠遷、調流等前期工作。三期規劃二批次線路將有序推進開工。8號線支線、15號線力爭3月底開工,6號線二期、9號線力爭6月底開工。
總的來看,三期建設規劃項目,充分考慮市民出行需求,對老四方、浮山后、李滄東部、黑龍江路沿線、正陽路沿線等人口密集區域都進行了覆蓋,對快速融青較為迫切的即墨、膠州、西海岸新區中心城區進行了連通。三期項目建成后,青島軌道交通覆蓋率將大大提升,對方便市民出行、緩解交通擁堵起到更為顯著的作用。
結合城市規劃和空間發展戰略,三期建設規劃充分研究了地鐵與鐵路、公路、航空、海運等其他交通方式的有效銜接。
鐵路客運樞紐方面,新增與青島西站、膠州站的銜接,實現地鐵對青島站、青島北站、紅島站、青島西站、膠州北站、膠州站六大鐵路樞紐的覆蓋。
公路客運樞紐方面,新增與青島西公路客運站、即墨汽車總站的銜接,實現地鐵對市內14個公路客運樞紐的覆蓋。
航空客運樞紐方面,實現地鐵對膠東國際機場航空客運樞紐的覆蓋。
海運樞紐方面,實現地鐵對國際郵輪母港的覆蓋。
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借力三年攻堅行動,“軌道上的青島”正鋪展開全新的圖景。三期線路全部建成后,青島地鐵的運營里程將達到503公里,日均客運量達到500萬人次,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近五成,“軌道上的青島”將有力支撐青島城市空間拓展,讓這座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更加充滿活力、富有實力、獨具魅力。(作者 周建亮)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