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熱點 >
東湖社區的低碳試點工作 給居民生活帶來很大改變
2022-02-23 11:33:12   來源:福州日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上學路上,慢點騎車。”長樂文武砂街道東湖社區居民林小清騎自行車出門上班時,不忘叮囑兒子上學途中注意安全。“以前,我們開車或者騎電動車去上班、送孩子上學,現在騎自行車成了全家人出門的‘標配’。”

居民生活的改變,源于東湖社區的低碳試點。去年10月以來,長樂生態環境局圍繞節能改造、資源利用、運營管理、低碳生活、智能系統等內容,在東湖社區開展低碳社區試點工作。經過一段時間試點,低碳出行、垃圾分類等生活方式在社區蔚然成風。22日,記者走進東湖社區,感受這股新風帶來的氣息。

出行方式的轉變

林小清的單位離家不遠,騎車也就10多分鐘。到達單位,她把自行車停放好,便開始了一天的忙碌。“社區一直宣傳倡導低碳生活,比如低碳出行,就受到我們小區居民歡迎,既能鍛煉身體,又綠色環保。我們小區居民還經常自發舉行自行車比賽呢。”林小清說。

“東湖社區地處濱海新城核心區,是個‘年輕’的社區,轄區有企業170多家,居民1200多人。其中,年輕白領占大多數,他們容易接受新思想,這為創造低碳環境提供了條件。”東湖社區黨支部書記林家瑜告訴記者,社區試點低碳社區創建工作以來,長樂生態環境局經常入小區宣傳倡導低碳生活方式,居民的接受度很高,新風尚很快深入人心。近距離出行,走路、騎自行車或乘坐公交已成為居民的習慣。

對于出遠門,新能源汽車同樣成了社區居民的選擇。在東南大數據產業園,不時可見到嶄新的充電樁。“社區的充電樁配備齊全,充電十分方便,不少人都用上了新能源汽車。”居民孫先生是新能源汽車的擁護者,他說,除了公共充電樁,許多居民自家車位也裝上了充電設備,他自己也不例外。

垃圾分類的養成

走進東湖社區悅海灣小區,每隔100多米,就能見到一個垃圾分類屋。

“垃圾分類開始有些不適應,現在不分類還不習慣。”社區居民孫先生告訴記者,小區內,2棟居民樓之間基本上會配備一個垃圾分類屋,投放垃圾挺便利,每天拿到垃圾分類屋投放前,他在家都會自覺將垃圾提前分類好。

年輕人追求“時尚”,老年人也不甘落后。中午吃完飯,王依伯和老伴忙著收拾桌上的廚余垃圾。“這堆東西里有張紙,要挑出來。”王依伯正將一小堆廚余垃圾掃進垃圾桶,沒注意到里面有一張揉成團的紙巾,眼尖的老伴及時提醒。

林家瑜介紹,垃圾分類是低碳社區試點工作的重要內容,自試點低碳社區創建以來,社區就加大了垃圾分類的宣傳力度,組織工作人員和志愿者每月進入小區至少舉辦一場垃圾分類宣傳活動。針對老人,他們還開展了垃圾分類有獎互動游戲,垃圾分類逐漸成為社區新風尚。

“東湖社區是個新社區,新式的道路、綠化、建筑等硬件條件,具備了低碳社區試點的一定基礎。”長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經過一段時間試點,居民的低碳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綠色出行率提高。然而,目前東湖社區資源利用、運營管理、智能系統等工作仍需逐步完善。此外,《長樂區東湖社區低碳社區試點示范工程建設方案》已委托環保編制單位完成初稿,3月將進行專家評審,待方案最終確定,東湖社區低碳社區試點將全面鋪開。(記者 余少林)



[責任編輯:ruirui]


*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
請您聯系QQ(992 5835),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本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聯系郵箱: 5855973@qq.com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