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意味著,AI產業終于迎來頂層設計。
華安證券建議從政策主線看科技長牛的投資機會。7月30日政治局會議提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研究員尹沿技強調,內循環新格局或將成為未來貫穿中長期的政策主線,科技創新是核心驅動力,科技長牛趨勢有望延續。
阿里云研究中心的人工智能研究報告稱,隨著人工智能在圖像(包括人臉)識別、語音識別、工業/制造業大腦、預測分析、自動化(包括自動駕駛)等方面的能力不斷提升,數字經濟時代的發展與人工智能應用的推進已經密不可分。
到2020年,國內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將超過220億美元,復合增速接近65%。國務院《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指出,到2025年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5萬億元。
資金已開始行動。7月以來,有10只人工智能股同時獲得北上資金、杠桿資金加倉。科大智能、廣電運通、景嘉微及中科曙光最新融資余額較6月末增加30%以上。科大訊飛、恒生電子、浪潮軟件、三六零、佳都科技、機器人等標的也獲資金面不同幅度加倉。
時值中報披露期,人工智能板塊內,紫光國微、中電興發、海得控制2020年上半年凈利潤大幅增長,其中海得控制上半年凈利潤增幅下限高達568.13%。漲幅超過15%的景嘉微前十大股東名單中,還出現了國家大基金的身影。(上海,研究員 張鶴儀)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