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頭條 >
滬指3465.73點刷新年內高點 機構:個股行情仍將以結構性行情為主
2020-12-04 08:44:04   來源:證券日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3450點,本周以來的4個交易日中,滬指每天均沖破這一點位,周三以3465.73點刷新了年內高點。

不過,滬指在這一位置反復震蕩也引發了投資者的擔憂,股吧里常常出現滬指會在某某點反身向下的聲音,畢竟今年滬指在這一點位附近出現調整次數較多,中小投資者的擔憂可以理解。

與中小投資者的態度不同,記者采訪的眾多業內人士則普遍認為市場后期走勢樂觀。

巨澤投資董事長馬澄表示,堅定看多后期市場,主要邏輯有三:一是A股整體估值水平在全球范圍來看并不高,截至12月3日,上證綜指平均市盈率水平在17.76倍,市凈率1.61倍,相對于歐美市場為低,同時,人民幣不斷升值,所以A股對全球資本有相當的吸引力;二是從技術上來看,上證指數自7月份以來一直處于橫向箱體區間內震蕩,近期在銀行、保險、券商的上攻下,上證50指數、滬深300指數已經完全突破這一箱體,技術上已經打開向上空間;三是目前全球疫苗研發進展較快,疫情防控常態化后經濟復蘇預期強勁,且從最近公布財新PMI數據來看,中國11月份財新制造業PMI升至54.9,為2010年12月份以來最高值,預期為53.5,前值為53.6,這進一步表明實體經濟正在快速修復。所以,短期來看,市場脫離盤整區間向上拓展概率較高。而中期來看,股市短期震蕩走高的態勢不會改變。

“突破3500點只是時間問題,個股行情仍將以結構性行情為主。”浩坤昇發投資董事長張門發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張門發認為,海外不確定性趨于穩定,疫苗極有可能在12月份上市,全球疫情得到控制可以預期,中國經濟2021年將重回增長軌道基本確定,中國資產是很好的配置標的,這些都是A股向好的動力。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私募排排網資深研究員劉有華認為,量能不足是主要問題。劉有華表示,“目前市場在滬指突破年內新高之后,市場多頭趨勢明顯,但是3500點附近壓力也比較大。目前市場最主要的問題是成交額不足,8000多億元的成交規模目前尚無法支撐指數直接突破3500點,因此形成了板塊的輪動,預期后市以慢牛為主,指數搭臺,個股輪動為主。”

周四的行業板塊確實出現明顯輪動,周三漲幅居前的家用電器、電子、采掘、機械設備等行業周四均出現了下跌,而周四則以醫藥生物、農林牧漁、食品飲料等漲幅居前。

對于如何在輪動中把握投資機會,泊通投資董事長盧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看A股市場走出了確定性很強的順周期邏輯,估值差距極端為前提,PPI拐點、不同板塊間業績增速差拐點、流動性拐點為催化劑,最終形成了風格切換的大趨勢。目前看這個趨勢短期可以持續,因為估值差距依然大,宏觀經濟數據有利于順周期邏輯兌現,國際上發達國家也出現了順周期邏輯短期兌現的走勢,形成了共振。短期泊通投資會堅持超配大金融板塊為代表的順周期邏輯,同時逆向布局調整充分的科技主線里中長期的成長賽道和個股。

西南證券表示,整體而言,當前市場雖有回調,但要珍惜“牛回頭”的機會,順周期與成長皆有機會。順周期行業:看好航運、有色、汽車、家電、金融的領軍企業。建議關注中遠海控、中遠海特、紫金礦業、西部礦業、上汽集團、美的集團、格力電器、中國平安等。成長股行業:建議開始布局當前受到負面因素壓制的錯殺板塊,包括醫藥、電子、計算機等行業。看好消費電子領域龍頭(領益智造、立訊精密)、半導體板塊(兆易創新、聞泰科技)、信創領域(中科曙光、中國軟件等)、創新藥(恒瑞醫藥、君實生物、冠昊生物、華北制藥等)、疫苗(智飛生物、康泰生物、長春高新等)。此外,還可以適當關注復蘇邏輯漲幅較小的旅游(中國中免、眾信旅游、錦江酒店等)、航空(春秋航空等)等板塊。(本報記者 趙子強)

關鍵詞: 滬指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