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頭條 >
上交所總市值排名躍居全球第三 年內IPO融資額3200億元
2020-12-15 08:07:00   來源:證券日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上海證券交易所總市值的排名躍居全球第三、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累計成交金額全球排名第三,滬深交易所用實力縮短著與國際最優證券交易所的距離。

近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劉逖公開表示,上交所今年總市值首次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三大證券交易所,排在紐交所和納斯達克之后。深圳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李輝表示,今年以來,深市股票累計成交金額超過115萬億元,全球排名第三,擁有更為多元化的投資者群體。

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上交所新增IPO公司數量203家,IPO融資額3200億元,該兩大指標位居全球首位。同時,今年以來,深交所創業板、中小板和核心成分指數升幅在全球位居前三。

截至12月14日,上交所共有1779家上市公司,總市值近44萬億元;深交所共有2341家上市公司,總市值近33萬億元。

筆者認為,滬深交易所總市值和成交額的排名位列全球“第三”,量的提升固然可喜,但背后體現出的“質”的飛躍更值得期待。

首先,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深化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滬深交易所資源配置平臺功能不斷“升級”。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實體經濟對直接融資的需求不斷提升,資本市場將扮演重要角色。

滬深交易所作為經濟要素市場化配置的重要平臺,可以進一步推動國有經濟結構優化,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釋放經濟活力。

筆者認為,隨著交易所融資和資源配置功能的不斷提升,在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等方面將不斷“升級”。

其次,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步伐不斷提速,滬深交易所用實力演繹吸引力法則,加速打造世界一流證券交易所。

近年來,隨著中國金融市場各項開放舉措的漸次落地,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速度也超出了國際市場預期,從QFII、QDII、RQFII、滬深港通到滬倫通,再到納入三大國際指數……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可謂“遍地開花”。

與此同時,滬深交易所對外開放和國際化合作步伐也在提速。上海證券交易所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交易所開展深度合作,入股巴基斯坦證券交易所、阿斯塔納國際交易所、孟加拉國達卡證券交易所等,開始了全球化的布局。

2017年3月份,深交所推出首支在中國和歐洲兩地同步發布行情的中國綠色債券指數——“中財——國證綠色債券指數”;2018年3月份,深交所啟動了“一帶一路”債券業務試點,積極支持“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基礎設施建設。

筆者認為,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打開了滬深交易所的國際化之路,隨著開放的不斷擴大,滬深交易所也將加快實現世界一流交易所的目標。

此外,科技創新、科技強國建設需要交易所打造更加包容、高效的科技創新支持體系。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加快建設科技強國”。這也意味著越來越多的科創型企業將通過上市融資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實現快速發展,資本市場將大有可為,交易所也將在推動科技創新企業發展方面打造更加包容高效的科技創新支持體系。

筆者認為,“十四五”即將開啟,新時期需要滬深交易所更好擔當新使命、實現新發展,向世界一流證券交易所大踏步邁進。(安寧)

關鍵詞: 上交所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