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頭條 >
A股近七成公司實現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 近三分之一凈利潤同比增長超100%
2021-04-22 08:31:47   來源:證券日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進入4月中旬,上市公司2020年年報披露進入沖刺期。目前,年報業績披露的公司家數已經過半。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統計發現,截至4月21日16:00,滬深兩市共有222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0年年報,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52.13%。其中,有1479家公司實現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近七成。

具體來看,在上述年報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的1479家公司中,有335家公司2020年凈利潤同比增長超100%。其中,包括圣湘生物、恒通股份、晶華新材、英科醫療、天賜材料、天邦股份等在內的17家公司去年凈利潤同比增幅均超10倍。

對此,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表示,年報披露期,業績表現會成為市場調倉換股的重要參考因素,績優股成為短期市場熱點的機會更突出一些。但是也不是所有的績優股都具備好的投資價值。2020年是疫情沖擊、流動性寬松以及政策支持引導比較突出和特殊的一年,一些績優股并不具備長期增長邏輯,短期利好業績數據或許還是好的賣出機會。還有一些績優股估值比較高,透支了未來的成長性,高位調整的風險不能忽視。

的確,面對近期市場的震蕩整理,業績增長股的表現也有所分化。

統計發現,4月份以來,上證指數月內累計漲幅為0.9%。在上述1479只業績增長股中,有790只個股跑贏同期上證指數,占比逾五成。其中,華亞智能、興齊眼藥、常熟汽飾、李子園、愛美客、盛劍環境、英利汽車、華致酒行、共創草坪、泰坦股份、世聯行等10只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均超40%。另外,有26只業績增長股則出現一定幅度的回調,月內累計跌幅均超20%。

“2020年仍能保持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高增長的公司,以疫情受益或受疫情影響較小的大消費類公司為主,市場前期早已經熱捧上述公司,對公司全年業績增長也在預期之內,因此業績公布之后的市場反應,只是對預期差的修正表現。”成恩資本董事長王璇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從申萬一級行業看,上述1479家年報業績增長的上市公司,主要扎堆在機械設備(152家)、化工(147家)、醫藥生物(141家)、電子(120家)等四大行業。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上市公司年報業績的披露,機構持倉情況也浮出水面,業績穩步增長的公司已然成為各大機構搶籌的主要對象。

秉承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的社保基金持倉一直以來備受各方關注。在上述1479家凈利潤增長的公司中,截至去年四季度末,包括中國建筑、TCL科技、常熟銀行、洛陽鉬業、紫金礦業、節能風電等在內的232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有社保基金現身。另外,有201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有QFII現身。進一步梳理發現,有57家公司同時被社保基金和QFII持有,成為兩大機構共同追捧的對象,值得關注。

對于后市的投資機會,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金百臨咨詢分析師秦洪表示,當前A股市場不會出現持續、強烈度的上升行情。但由于邊際環境漸趨改善,存量資金做多的意愿有所增強,所以,不僅指數會呈現波動中重心有望小幅上移的態勢,而且交易性機會漸趨增多。值得指出的,較前期行情、市場熱點演繹特征不同的是,交易性機會不是集中在順周期板塊,而是集中在醫美、食品飲料、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近兩年來的主要領域。另外,銀行股、地產股等業績超預期的品種也有部分資金主動建倉的態勢。(本報記者 張穎)

關鍵詞: A股 公司 凈利潤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