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首周(5月3日-5月7日),恒生指數在5月3日觸及低點28256.03點之后,近幾日震蕩回升,總體來看,恒生指數在五月份首周期間累計下跌0.40%,報收28610.65點,從周表現來看,這也是恒生指數連續第二周下跌。
同花順數據顯示,5月份以來,截至5月7日,有6個港股GICS一級行業板塊表現上漲,其中,能源、原材料、公用事業三個行業板塊期間累計漲幅居前,分別上漲3.80%、2.93%、2.00%,日常消費品、工業、金融等三個行業板塊也均上漲。此外,通訊業務、醫療保健、信息技術三個行業板塊期間累計下跌居前,分別下跌2.12%、1.34%、1.24%。
對于港股市場在五月份首周的市場表現,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私募排排網基金經理胡泊認為,恒生指數窄幅震蕩整理已有多日,近期順周期板塊因通脹預期表現較好,而核心的恒生科技指數相對來說表現弱勢,有破位下行的態勢,相關科技股也出現了一定的破位。近期美股的波動在加大,不排除海外資金有進一步撤離港股的可能性,因此港股短線依然會承壓。但若恒生科技指數繼續下行,其投資價值將會逐漸的凸顯,尤其是近期內地有多只恒生科技ETF正在發行,有可能會給恒生科技指數帶來增量的資金有一定的提振作用。
可以看到,5月份以來,截至5月7日,恒生科技指數跌幅遠超恒生指數,期間累計下跌4.31%,報收7954.82點。
沃隆創鑫投資基金經理黃界峰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港股受A股和歐美市場雙重影響,近期恒生指數雖有所反彈,但幅度不大,且港股市場內部出現嚴重分化,科技股連日重挫,金融股、周期股表現較強,市場整體呈現結構性態勢,更接近A股市場。一方面,美聯儲加息預期提升,全球流動性收緊在即,另一方面,通脹預期同樣加劇,資金避高就低,選擇了具備估值優勢且顯著受益經濟復蘇的順周期板塊進行布局。
對于港股后市走勢,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龍贏富澤資產總經理童第軼表示,港股自2月份以來的季度性調整已經接近尾聲,近幾日的行情表明港股逐步企穩回升,后市走勢可期。首先,隨著疫苗接種超預期推進以及拜登財政刺激的進一步加強,美國經濟二季度、三季度有望強勁復蘇,基建計劃和家庭扶植計劃主導了美股復蘇行情。同時,美聯儲的態度依然偏向寬松,美股尚未到泡沫破滅之時,外部環境溫和向好。其次,我國宏觀經濟平穩,微觀經濟朝氣蓬勃,海外經濟強勁復蘇以及“十四五”規劃落地將催生制造業新機會,我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其盈利有望持續超預期。所以,港股市場的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因素得到緩解,前期調整后一些板塊的高估值得到了消化,整體來看,港股近期資金面和情緒面已出現一定程度的回暖。港股中業績高增長且性價比合適的新經濟龍頭已經凸顯出配置價值,如較高性價比的互聯網龍頭、醫美和潮文化等新興消費、物業、醫藥、品牌紡織服裝、教育等。
持有謹慎觀點的黃界峰認為,在整體流動性逐步收縮的大環境下,港股不具備大幅上漲的條件,后市大概率維持震蕩偏弱格局。
國信證券(香港)表示,五月是傳統股市表現較差的月份,主要由于市場缺乏政策或業績等因素推動。今年來說,市場原預期大部分國家能在暑假來臨前逐步恢復正常免隔離人員流動,國際旅游可以正式恢復,惟印度變種病毒輸出風險令放寬預期再度延后。5月21日,恒生指數公司將宣布第一季度恒生指數系列檢討結果,成份股變動于6月7日生效。這是恒生指數改革計劃第一次行動,目前幾家科技龍頭占恒指約25%,科技龍頭表現弱拖累恒指表現,騰訊控股和友邦保險將面臨削減權重。目前不確定現有同股不同權成份股會否上調權重至8%上限。預計將有更多信息科技和醫療保健公司被納入恒指。預期結果公布前,恒指將維持震蕩格局。(編輯 孫倩 策劃 吳珊 本報記者 趙子強 見習記者 楚麗君)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