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錫燦(復旦大學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中心講師)
隨著我國邁入中高收入階段,服務業在宏觀經濟中的重要性與日俱增。一個以前大家稍覺陌生的經濟學術語——“鮑莫爾成本病”(或“鮑莫爾病”),開始頻繁進入大眾視野。它指的是,由于服務業技術進步通常比制造業慢,隨著時間推移,服務業的相對成本會不斷增加。把這個邏輯往前推一步,我們就會得出一個悲觀的結論:服務業的不斷擴張會拉低整個經濟的增長速度。
當前有不少克服“鮑莫爾病”的主張。一部分寄希望于技術進步;另一部分則希望通過維持工業的比重、甚至壓縮服務業的規模來“治”鮑莫爾病。實際上,“鮑莫爾病”很難“根治”;而緩解“鮑莫爾病”的真正辦法,是提高服務業的生產率。
首先,“鮑莫爾病”描述了經濟增長的一個客觀規律。只要有部門間技術進步的差異,就有“鮑莫爾病”。 我們知道,勞動和資本等生產要素一般是“通用”的,既可以用來生產制造品,又可以用來生產服務。假設制造業取得了快速技術進步,而服務業在原地踏步。那么,與之前相比,服務相對于制造品的價格或成本大幅上升了。這是因為,生產一單位服務所消耗的生產要素,現在可以用來生產更多的制造品。
在現實世界中,服務業的技術進步速度一般要慢于制造業部門。以發達國家中的美國為例。從二戰結束后至今,美國制造業勞動生產率的增長率,是服務業的6倍以上。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制造業部門強調產品的均一化、標準化和質量控制,能很好地發揮生產的規模效應,因此更容易形成大規模生產和技術進步。例如,同一型號的手機和汽車,可以在世界上任何角落使用同樣的設計和制造方法進行生產,因此規模效應更強。
服務業部門則不同。許多服務行業強調滿足客戶的個性化和定制化的需求,因此很難發揮規模經濟的作用。以理發行業為例。一個只會給所有顧客設計一模一樣的發型的理發店,很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在教育、醫療和法律等服務行業,也要求服務提供者根據每個學生/病人/客戶的不同情況,制定不同的處理方案。在一些極端的情況下,行業本身的特殊性完全排除了勞動生產率進步的可能。以京劇表演為例,民國時梅蘭芳與楊小樓先生演全本《霸王別姬》用去多少時間,今天的京劇演員們就得花同樣的時間。妄圖通過節省時間來提高“勞動生產率”,等于“欺師滅祖”。
因此,服務業和制造業各自的特性,決定了服務業通常技術進步更慢。這是“鮑莫爾病”存在的基礎。
既然服務業技術進步慢于制造業,我們是不是應該圍繞制造業做文章,通過加快制造業的技術進步,或者提高制造業的相對規模,來克服“鮑莫爾病”?很不幸,前者只會適得其反,而后者將使人民福利下降。提高服務業的生產率,才是緩解“鮑莫爾病”的有效辦法。
首先,我們要理解一個看似“不講道理”的結論:如果各部門的產品是相互補充的關系,那么生產資源反而流向技術進步慢的部門。為了理解這一點,我們可以把一個經濟體想象成由不同“木板”(即不同部門)拼接而成的“木桶”,用來裝載人民福利這些“水”。由于各塊木板之間是互補的關系,木桶的盛水量取決于最短板的長度。所以,要讓“木桶”裝載更多的“水”,我們應該增加的是最短那塊板的長度。
制造業與服務業大體上是互補的關系。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制造業生產的機器設備等,可以成為教育和醫療等服務行業的輔助工具,但還無法完全取代人類的作用。在一般情況下,制造業技術進步快,是“長板”,而服務業技術進步慢,更容易成為“短板”。為了提高人民的福利,我們更需要補上“短板”,讓資源更多地向服務業部門流動。這正暗合了《道德經》中的哲理:“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
在市場經濟中,生產資源的這種重新配置,會在價格機制的引導下自動發生。由于制造品和服務互補,如果制造業技術進步快,制造品的大量增加會引發人民對服務品的需求。但由于服務業的技術進步慢,這就產生了服務的供不應求,因此服務的價格會快速上升,吸引更多生產資源進入服務業。這一點,可以解釋為什么在許多發達國家,醫療和教育等重要服務的價格在快速上升。
由此,我們不難理解,圍繞制造業做文章,是無法克服“鮑莫爾病”的。如果我們只是加快制造業的技術進步,而服務業的生產率原地踏步,那么兩個部門的差距只會更大。結果是“鮑莫爾病”更加嚴重,更多資源反而會在價格機制的引導下流向服務業。而如果我們強行提高制造業比重,把資源更多向制造業傾斜,則只會使“長板”更長、“短板”更短,而所能裝載的“水”反而減少。也許GDP的統計數字(所有木板的長度之和)會很高,但人民的福利反而下降。
因此,真正有效緩解“鮑莫爾病”的辦法,是提高服務業的生產率,縮小服務業與制造業的生產率差距。它包括但不限于:數字化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服務業的大規模應用,和破除不合理的體制機制對服務業的束縛。對我國來說,后者與前者同樣重要,如果不是更重要的話。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