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頭條 >
社論丨穩增長需要統籌考量多方因素
2021-10-19 08:16:18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加大力度在最短時間內解決煤炭供應不足的問題,推動地方政府專項債項目形成實物工作量,緩解房地產業緊張情緒但不能改變方向,繼續挖掘國內市場潛力,進一步促進外貿出口。

國家統計局10月1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9.8%,高于6%以上的預期目標。其中,三季度GDP同比增長4.9%,兩年平均增長4.9%,環比增長0.2%。

從數據看,第三季度增速回落超出預期,與此同時,9月份多項宏觀指標出現回落,比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1%,較上月回落2.2個百分點;1月至9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3%,較1月至8月回落1.6個百分點等,顯示回落趨勢在持續。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基數的技術問題,也與世界經濟恢復勢頭有所放緩,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運行,國內部分地區受到疫情、汛情的多重沖擊,經濟轉型調整壓力有所顯現等因素有關。

去年疫情暴發以來,中國采取積極措施恢復經濟,但也吸取歷史教訓,避免過大的刺激政策持續進行會產生副作用,導致經濟結構進一步失衡,因此,在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基礎上,下半年以來的經濟恢復到正常的軌道。但是,經濟增速放緩其實也早在預料之中,今年7月底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就提出了合理把握預算內投資和地方政府債券發行進度,推動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實物工作量。

有些因素對第三季度經濟形成意外沖擊,比如房地產和限電等。中國煤炭供給不足以及電力短缺現象在上半年就已經顯現,但隨著國際能源價格上漲以及國內高溫天氣、出口旺盛等因素出現,用電需求增長,而同期煤炭產量跟不上,造成電力短缺,一些地區針對工業企業實施了電力限制。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9月份,發電6072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7%,比2019年同期增長11.6%,其中,9月份發電同比增長4.9%,增速比上月加快4.7個百分點,比2019年同期增長10.5%。但是,同期1-9月份,生產原煤29.3億噸,同比增長3.7%,比2019年同期增長3.6%,進口煤炭同比下降3.6%,低于發電增速。而電力短缺嚴重的9月份生產原煤3.3億噸,同比下降0.9%,比2019年同期下降1.8%,兩年平均下降0.9%。

電力短缺對經濟運行的影響遠超想象,因為很多上游企業受到停產影響,就會導致中下游供應鏈受到沖擊,供應鏈某個環節的短缺會造成更廣泛的停產或者生產減少,比如汽車業受芯片短缺影響而減產。此外,上游斷電限產也會造成原材料普遍大幅上漲,會影響下游企業不敢接收新的訂單,擔心無法傳導和消化成本。比如造船業雖然營業額大增,但利潤大降,因為鋼材成本大幅上漲。上游不穩定的價格會對下游產生持續的影響。

目前看,新增加的核定產能充分釋放出來或許還需要一段的時間,而冬季取暖季節的來臨也強化了煤炭供給的緊張狀態,因此,電力短缺在短時間內可能很難解決,對經濟運行的影響會持續。但是,隨著經濟增速回落,中央政府應該會加快推動地方政府專項債項目形成實物工作量,也就是重大項目加快落地,拉動經濟增長。

然而,重點項目主要是交通基礎設施(鐵路與公路)、能源、農林水利、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這些項目會對高耗能商品形成巨大的需求,包括鋼材、水泥等。而我們當前正好面臨電力短缺,對高耗能企業實施電力供應限制,因此,這種供需沖突可能造成上游原材料價格繼續大幅上漲,并持續地給予下游制造業成本壓力。但是,如果不盡快將這些項目落地,經濟增幅可能加速放緩。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9月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1.5%,增速相比1-8月回落1.4個百分點。

從房地產領域來看,1-9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8.8%,比1-8月的10.9%回落2.1個百分點。由于受部分房企債務違約影響,房地產企業拿地和投資都更加謹慎,投資增速回落已成定局。部分城市需要加大政府支持的租賃住房建設,但是,受制于財政能力,一些地方政府對此就如專項債項目落地一樣,比較謹慎。很大程度上,地方政府的財政能力與債務壓力限制了基礎設施和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尤其是土地流拍現象需要引起重視。

可見,電力、房地產與政府基建等因素形成了一個相互牽制的網絡,使得穩定增長的工作更需要統籌考量多方面因素。目前,應該加大力度在最短的時間內緩解煤炭供應不足的問題,推動地方政府專項債項目形成實物工作量,緩解房地產業緊張的情緒但不能改變方向,繼續挖掘國內市場潛力,進一步促進外貿出口。

關鍵詞: 社論 丨穩 增長 需要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