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頭條 >
深圳出手!支持市屬國資參股獨角獸項目,支持獨角獸企業上市,多方位扶持企業發展
2021-10-27 12:08:39   來源:證券時報網 微信號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深圳在扶持企業發展上繼續放大招!

“支持獨角獸企業上市和掛牌交易、協助境外上市的獨角獸企業回歸境內上市”、“強化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梯隊”、“打造全鏈條上市培訓體系”……近日,深圳市發改委發布了《加快培育壯大市場主體的意見(2021-2025年)(征求意見稿)》,就“加快催生、壯大、繁榮深圳市各類市場主體,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的相關舉措向社會公開征集意見。

該征求意見稿涉及扶持的企業涵蓋了中小微企業、規上企業、上市公司等不同階段的市場主體,其中特別提出將大力培養“專精特新”企業和“獨角獸”企業,并在金融服務、產業空間、數字化賦能、政府服務方面提出了全方位的保障。

根據《2021中國潛在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2020年中國潛在獨角獸企業數量創下新高,共計425家,深圳潛在獨角獸的數量以32家位列第五名,僅次于北京、上海、蘇州、杭州。尤其是蘇州和杭州,近年來企業成長的速度和態勢已開始趕超一線城市,作為創新之城的深圳,無疑是“前有標兵、后有追兵”,此次深圳在培育和扶持獨角獸企業、專精特新企業上“放大招”,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深圳在鞏固國內創新制高點上的決心。

大力培育“獨角獸”和專精特新企業

征求意見稿在深入培育和推進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方面做了以下安排:

首先,從行業來看,深圳將從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及基礎軟件等領域,遴選一批專注于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中小企業作為培育對象;

其次,針對企業不同的成長階段,深圳將完善捕捉尋找、孵化培育、扶持壯大機制,形成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制造業單項冠軍培育梯隊。

最后,在激發專精特新企業創新活力方面,深圳將強化企業人才支撐,鼓勵小巨人企業與學生、職業院校簽訂緊缺工種技能人才定向培養協議,并按月發給定向培養生在校學習補助,各區可給予適當補助。

在大力培育“獨角獸”企業方面,深圳將制定獨角獸企業遴選發現指標體系,聯合第三方高端智庫、風險投資機構等組成獨角獸企業評價委員會,聚焦生物醫藥與健康、半導體與集成電路、智能機器人、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新材料、量子科技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方向,精確鎖定具有“硬核”科技、爆發式成長潛力的企業,建立獨角獸企業培育庫。

此外,將優化獨角獸企業培育體系。提供“服務資源包”支持,搭建政府、入庫企業、投資或服務機構等開放式協同對接平臺,圍繞入庫企業成長需求,量身定制支持重點和支持方向。

將支持獨角獸企業上市和掛牌交易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配套環境的完善,其中,金融的支持至關重要。為大力培訓“獨角獸”企業的發展,征求意見稿指出,將鼓勵國有創投機構積極參與入庫企業培育孵化。支持市屬國資參股符合深圳市產業發展方向的獨角獸項目,對符合條件的可量化投入,可視同考核利潤。支持獨角獸企業上市和掛牌交易,協助境外上市的獨角獸企業回歸境內上市,爭取境外獨角獸企業落戶。

此外,還將大力發展直接融資,鼓勵企業以IPO、再融資、債券等形式拓寬融資渠道。完善產業并購體系,吸引并購投資基金集聚,有序推動重投集團等專業平臺圍繞重點產業發起并購,鼓勵金融機構發展并購貸款業務。優化私募和創投企業市場準入和發展環境,引導股權投資機構加大對非上市企業不同成長階段投資力度。鼓勵股權投資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支持國有創投機構依法合規實施股權激勵和跟投,建立容錯免責機制。

針對創新企業用地方面,征求意見稿特別強調將強化企業用地保障。嚴守工業用地區塊線,加快打造“兩個百平方公里級”高品質產業空間,布局20大先進制造業園區。推廣“聯建總部大樓”模式,組織符合條件的企業聯合競拍土地、統一委托建設,滿足中小企業自有用地需求。滾動開展優質產業空間供給試點,以“總成本+微利”方式供應高品質、定制化產業空間,精準匹配專精特新、單項冠軍等優質成長型企業用房需求。

來源:創業資本匯(ID:chuangyzbh)

編輯:葉舒筠

版權聲明

證券時報各平臺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為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轉載與合作可聯系證券時報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點擊關鍵字可查看

潛望系列深度報道丨股事會專欄丨投資小紅書丨e公司調查丨時報會客廳丨黑幕調查丨國務院發布!碳達峰十大重點行動確定,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嚴控煤炭消費增長,核電、儲能等也有提及丨副總“切腹”推票?公司最新回應來了丨鋰電巨頭提價?股價再創新高丨劉鶴與美財政部長耶倫通話丨A股量化交易調查丨又有“頂流”最新動向!葛蘭大手筆加倉“眼茅”,高瓴、張坤卻減持了丨特斯拉市值超萬億美元丨官宣!國務院任命王建軍為證監會副主席,業界評價“專業務實,有干勁”丨任正非77歲生日當天,孟晚舟重回華為上班丨打新中簽又虧了!兩只新股破發丨炒期貨浮虧近7000萬,豪悅護理:盡快終止期貨業務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證券時報網。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