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頭條 >
加固公務員養老金穩定性 專家建議將職業年金“虛賬”做實
2021-10-29 09:07:48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郭晉暉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職業年金建立6年來資金積累規模已達1.6萬億元,并將在未來兩三年內超過企業年金,成為我國養老保險第二支柱的主力。

職業年金發展勢頭喜人,卻也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與企業年金“實賬式”管理不同,職業年金個人賬戶并非全部實賬,機關事業單位等公共部門中屬于全額撥款的部門單位繳費采用記賬方式,這可能會導致未來較大的財政負擔。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近日在第二屆社會保障管理論壇上建議,將單位繳費虛賬改為實賬,且越早做實負擔越小。

此外,職業年金的快速發展還顯現出我國企業年金發展的相對滯后。鄭秉文表示,實現企業年金、職業年金“雙金”平衡發展將關系到實現共同富裕,下一步應實現自動加入機制以盡快擴大企業年金的覆蓋面。

職業年金迎頭趕上

職業年金是指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在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2015年初發布的《國務院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提出,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與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同步建立,在優化養老待遇結構的同時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

中國社會保險學會副會長唐霽松在上述論壇上表示,目前我國職業年金已經覆蓋超過4100萬人,資金積累超過1.6萬億元。

與企業年金建立17年來只覆蓋2800萬人、積累資金2.4萬億元相比可知,我國職業年金發展速度很快。鄭秉文表示,我國企業年金屬于“自愿加入”,而職業年金的加入方式是屬于“超級自動加入”,它與我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轉型密切相關。

“超級自動加入”是指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并軌”到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時,同步為他們建立起了職業年金。如果說企業年金是企業職工養老待遇的補充,那么職業年金就是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即職業年金不僅有補充功能,還有“補差”的功能。

鄭秉文表示,“超級自動加入”的現狀,脫胎于傳統的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工資”完全來自財政撥款,是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制度轉型的產物,如果不采取這種方式,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工資”總額就會缺失一個部分,降低替代率。

建議加快做實職業年金繳費賬戶

雖然與企業職工相比,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多了一份職業年金的保障,但由于大部分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職業年金單位繳費均采用記賬方式,這份保障在未來幾十年之后兌現的程度還要依賴于那時的財政狀況,因為相關職工退休時需要同級財政撥付資金做實職業年金個人賬戶,然而做實資金能否以及何時到位,往往受財政預算的限制。

《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規定,職業年金基金的組成部分包括:單位繳費;個人繳費;職業年金基金投資運營收益;國家規定的其他收入。單位繳納職業年金費用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個人繳費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4%,由單位代扣。

其中,個人繳費實行實賬積累。對財政全額供款的單位,單位繳費根據單位提供的信息采取記賬方式,每年按照國家統一公布的記賬利率計算利息,工作人員退休前,本人職業年金賬戶的累計儲存額由同級財政撥付資金記實;對非財政全額供款的單位,單位繳費實行實賬積累。實賬積累形成的職業年金基金,實行市場化投資運營,按實際收益計息。

“在職工退休時,單位為其躉交1萬~200萬元的單位繳費是個巨大負擔,存在財政風險。”鄭秉文說。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執行研究員張盈華對第一財經表示,政府為推動2015年機關事業單位制度改革,在職業年金體制上選擇了一種“虛實結合,虛賬實記,實賬實收”的“混合賬戶式”的管理體制。在所有的公共部門中,全額撥款部門的單位繳費采用記賬方式,其他類型部門的單位繳費和所有參與人的個人繳費采用實賬方式。

“全額撥款單位職工大約占百分之八九十,他們的單位繳費為記賬式,非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主要是醫院、高校和社會組織,這部分人員單位繳費為實賬。”張盈華說。

從短期來看,“記賬運行”是減輕了財政負擔,但30年左右的時間,其財政負擔就會超過“實賬運行”。記賬規模越大,一次性記實要求的財政支出越多,承受的兌付壓力越大。

張盈華的相關測算顯示,采用“記賬運行”,初始期政府只需拿出應計支出的1%,但35年后,政府需要拿出應計支出的60%,甚至更多,極端情況下(工資增長率4%、投資收益率 7%)可能超過100%,屆時“記賬運行”財政負擔超過“實賬運行”。

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秘書長,清華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董克用認為,職業年金單位繳費采用“虛賬”會改變職業年金性質,把積累型的第二支柱養老金變為現收現付制度,這將會存在不確定風險,同時還會增加未來財政負擔,“虛賬”模式比“實賬”模式做實繳費成本要高1.26到1.78倍,并且隨著時間推移,“虛賬”增值越快財政負擔越重。

董克用建議,要堅持職業年金積累型的養老金性質,必須做實職業年金繳費賬戶。如果一步到位存在困難,可以考慮先做實新人賬戶,分步驟推進。

鄭秉文認為,長痛不如短痛,將單位繳費虛賬改為實賬,且越早做實負擔越小,根據測算,現在開始做實,財政可以負擔得起。此外,在職業年金中還存在編外人員以及非全額撥款人員的身份差別,未來改革時應該讓這些人員“回歸”職業年金,沒有能力建立企業年金的編外人員和非全額撥款人員由財政出資建立職業年金,財政補足之后直接進入職業年金系統。

適度做實是學界提出的一個可操作的方向。張盈華認為,考慮“實賬運行”的必要性與地方財力的實際規模后,建議按單位繳費的40%作為“實賬運行”的適度規模,未來可分類分步驟擴大實賬運行規模。

關鍵詞: 專家建議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