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王君暉
巨額逆回購及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壓力下,11月流動性面臨較大考驗。本周,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有1萬億元逆回購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均到期2000億元。11月1日,央行公開市場操作轉向100億元逆回購的常規操作,單日凈回籠1900億元。本月中下旬,將有1萬億元MLF到期。同時,地方債發行正處于沖刺階段,債券繳款也給流動性帶來一定壓力。多重因素疊加,本月流動性承壓,貨幣政策將如何“相機抉擇”備受市場關注。
11月份流動性面臨的主要考驗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央行逆回購和MLF大量到期;二是地方債較快發行給資金面帶來壓力。在新增專項債額度盡量于11月底前發完的要求下,預計四季度專項債發行可能更多仍將向11月集中。據市場機構測算,如果10月未發部分均挪至11月發行,預計11月新增專項債規模或約5200億元左右,11月地方債發行規模總體仍近9000億元,地方債凈融資或達6600億元。
雖然存在上述因素的“擾動”,但總體來看,目前并不存在明顯的資金缺口。11月第一個交易日,央行“淡定”恢復100億元7天期逆回購的常規操作,當日凈回籠1900億元資金。市場表現也很平穩,上海銀行間短期同業拆放利率(Shibor)全線回調,隔夜Shibor下跌11.2個基點;7天Shibor下跌13.1個基點;14天Shibor下跌25.6個基點。銀行間回購品種也多處于回調狀態,DR007下跌22.54基點。
從央行近期加大逆回購投放量,以及等量續作MLF來看,盡管年內降準概率降低,但央行“將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對于公開市場操作集中到期帶來的階段性流動性壓力,央行可能采取部分續作的方式進行平滑,實現平穩過渡。另一方面,臨近年末,財政支出開始放量,結合季節性與財政收支預算,預計11月和12月財政收支差額將分別向銀行間市場釋放18889億元與38052億元,可完全覆蓋今年剩余的政府債券凈融資影響。總體來說,在財政發力的背景下,11月、12 月流動性壓力不大。
可以預期,未來2個月,穩健的貨幣政策仍將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以我為主、穩字當頭,做好跨周期調節,統籌考慮今明兩年政策銜接。銀行體系流動性供求將繼續保持基本平衡,不會出現大的波動。對于政府債券發行以及MLF到期等階段性影響因素,央行將綜合考慮流動性狀況、金融機構需求等情況,靈活運用中期借貸便利、公開市場操作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適時適度投放不同期限流動性,熨平短期波動,滿足金融機構合理的資金需求,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同時,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實施在增加流動性總量方面也將發揮一定的作用。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