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陳益刊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到市場監管總局考察,并在座談會上指出,要針對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困難,研究制定新的階段性、組合式減稅降費政策,普惠直達市場主體。
這是半個月內,總理第三次提及要研究新的減稅降費政策。
10月20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進一步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紓困的政策支持力度,提到抓緊研究包括階段性減稅降費在內的普惠性政策,鼓勵地方對中小微企業在減免房屋租金、水電費等方面給予支持,減輕企業負擔,幫助渡過難關。2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對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等實施階段性稅收緩繳措施,要求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形勢,要抓緊研究下一步對市場主體的規模性減稅政策,適時加強宏觀預調微調,回應市場主體關切。
中國財政學會副秘書長馮俏彬對第一財經稱,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大宗商品漲價等對中小微企業沖擊較大當下,總理多次表態研究針對小微企業新的減稅降費,釋放了給企業紓困的信號,這也體現了宏觀調控更加精準,適度預調微調,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態度和決心。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李旭紅教授認為,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要根據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進行提質升級,研究新的減稅降費政策要更加注重發揮出稅收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不僅要回應市場主體關切,為市場主體紓困解難,更要引導市場主體主動適應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加大創新投入,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增強經濟社會的韌性。
前述三次研究減稅降費政策部署中,基本針對的是中小微企業,且強調減稅降費政策是“階段性、普惠性”。為何新的減稅降費政策主要面向中小微企業?
李旭紅分析稱,一方面,受國際供應鏈不穩定、大宗商品物價變動影響,使得中下游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經營成本上升,發展陷入困境,迫切需要從政策上給予更多支持,減輕市場主體的壓力,促進經濟良性發展。另一方面,中小微企業應對風險的能力相對較弱,在部分支持疫情防控的相關政策階段性退出的情況下,新的階段性減稅降費政策的出臺可以保持一定的政策延續性,給中小微企業一定的過渡期恢復正常經營。
今年新出臺的減稅降費政策,一大特點是聚焦小微企業。比如,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起征點從月銷售10萬元提高至15萬元,更多的小微企業不用繳納增值稅。小微企業和個體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到100萬元的部分,再減半征收所得稅,實際稅負低至2.5%。
另外,去年底到期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1%征收率優惠政策延續至今年底。在最近形勢和官方表態研究新的減稅降費政策下,多位財稅專家告訴第一財經,這一優惠政策可能明年還會適當延續。
最新的一個舉動是,為了給制造業企業紓困,國務院從11月1日起,決定第四季度對制造業中小企業緩稅,涉及資金2000億元左右。
馮俏彬認為,跟以前的減稅降費政策相比,近期強調研究減稅降費政策重點提及了階段性和普惠性。階段性意味著新的減稅降費政策實施有時間限制,市場長短取決于宏觀經濟形勢等。而普惠性意味著減稅降費政策針對所有中小微企業等,而不是針對某一個行業、某一些地區?!斑@其實就體現了宏觀調整的精準性,瞄準產業鏈供應鏈最薄弱的中小微企業?!?/P>
李旭紅認為,普惠性的減稅降費政策主要是降低中小微企業的稅收負擔,減輕企業的經營成本壓力。階段性的減稅降費政策則是盤活中小微企業的短期現金流,緩解企業困難。但更長遠的考慮是,激發中小微企業的創新活力,才能促進競爭力的提高,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馮俏彬建議,下一階段可以從企業所得稅減稅政策上做些探索,相比于增值稅減稅,企業所得稅減稅效果可能更直接。除了減稅之外,降費也十分重要,比如融資費用、房租水電費等。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