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無相君。
昨天,微信朋友圈里,我看到了至少十多個吐槽排隊搶糧的信息。
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就比如常州的某個大型超市,一大早就擠滿了搶購生活物資的市民。
導購介紹,幾百個推車都不夠用,有的超市排隊結賬甚至要等2個小時。
一些市民的推車內堆滿了面條、蔬菜以及食用油。
當然,這類現象,全國各地都有的,有些甚至更為夸張。
囤糧囤油的原因呢,很多人也都知道。
無非就是商務部的那個通知。
讓很多人以為,要打仗了,從而產生恐慌。
盡管商務部出面辟謠,但還是有不少“大格局”的人認為,越是辟謠越像是真的。
其次,就是不少地區出現了新增的本土新冠病例,很多人怕疫情反彈,提前囤起了大宗食品。
此外,無相君昨天也提到了一個因素。
那就是短期內,食品的消費類價格將會上漲。
11月前后,已經有多家食品公司宣布要漲價。
包括火鍋食品龍頭安井食品(603345,股吧)、調味龍頭海天醬油、面巾紙龍頭中順潔柔(002511,股吧)……
綜合漲價在8%左右,不可謂不多。
那么,為什么這些食品會漲價呢?
僅僅是因為氣候反常導致蔬菜減產,或者戰爭的傳聞嗎?
其實,本輪食品的漲價,最核心的地方,就是成本上升了。
平安證券分析師認為,2021年9月中國CPI同比增長0.7%,PPI同比增長10.7%,PPI/CPI已經出現較大的剪刀差。
大宗商品大幅上漲,將會持續帶動產品生產端原材料的大幅上揚。
注意關鍵詞:大宗商品。
所謂的“大宗商品”,就是指石油,煤炭,鋼鐵,玉米、大豆等基本工業、農業消耗品。
石油和煤炭的價格,大家已經感受到了。
油價嘛,從去年到現在,就沒怎么跌過。
煤炭今年直接翻了2~3倍。
而食品的生產,也是需要電力、能源的,再加上運輸成本。
廠家也不得不做出提價的決定了。
而且,受此影響的不僅僅是中國。
美國也有多家知名企業宣布提價,11月3日,美國零食業巨頭億滋國際表示,旗下的奧利奧餅干等產品可能從明年開始提價7%。
與此同時,美國清潔用品巨頭高樂氏近日也宣布,將上調70%的產品價格。
億滋國際表示,由于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以及供應中斷等問題,公司預計2022年的成本將上漲6%。
分析認為,疫情期間消費者居家時間增多,對餅干等零食類產品的需求量大幅上升。
但由于供應受阻,產品庫存一直都存在問題,這種情況在美國市場尤為突出,若長時間得不到解決,將影響銷售。
美國沒有什么戰爭問題吧,但也是開啟了漲價潮。
所以說,大家還是不要過度聯想,此輪搶購,或者說食品漲價,關鍵還是在于大宗商品的漲價。
那么,大宗商品又是為何漲價呢?
本質上講,還是因為通脹的原因。
現如今,全球各國的央行都在進行“大放水”。
貨幣增加的速度遠遠高于同期商品增加的速度,這自然會導致貨幣的購買力不斷降低。
特別美國大規模增發貨幣,轉嫁本國風險,勢必會對大部分國家的經濟造成巨大的影響。
畢竟,美元是世界上流通性最好的貨幣。
根據相關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美國的M2(廣義貨幣)同比增加超24%,并且2021年M2增速依然一路大漲。
此外,我們國家的M2一直在增加。
特別是在2020年和2021年,我們國家M2增速又恢復到了10%以上,這也意味著我們國家貨幣增加得也越來越快。
最近,煤炭和鋼鐵價格大漲就是最好的例子。
然后,老百姓(603883,股吧)就越來越來越感覺得到:手上的錢,不值錢了。
為此,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比特幣的價格一路暴漲。
從最開始送人都沒人要,到現在直接突破6萬美元一枚,而且還在不斷刷新紀錄。
為啥?
是炒作嗎?
確實是炒作,但炒作也是有關鍵邏輯的。
這個邏輯就是,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人們對主權國家發行的貨幣,越來越不信任。
主權國家一直在超發貨幣、稀釋債務,并從公民手中合法地奪走財富。
全世界的老百姓也開始看清了,干脆,就抱緊一個你們控制不了的,也不能濫發的虛擬貨幣好了。
基于此,比特幣的價格才一路上漲。
你漲我也漲嘛。
不過,無相君并不建議大家玩虛擬貨幣,原因就是——水太深,你把握不住。
過去,更多的中國人為了保證自己的財富不縮水就投資房子。
于是,20年來,房價一直都在一路上漲。
2000年,我國平均房價在2000元/平左右,2021年,已經高達11000元/平了。
可以說,在過去20年里,房子的價格跑贏了大部分商品的價格。
但現在,樓市也降溫了,“房住不炒”或將成為永久性的調控政策。
靠投資房產的方式抵御通貨膨脹,已經不再奏效。
那么,錢到底怎么流呢?
很遺憾,無相君不能公開提供太多投資建議,畢竟投資有風險。
但可以確定的是,一些核心資產的價值還是會有積聚效應的。
比如好地段的房子、黃金、國家支持的熱門行業股票等等。
此外,我們也要相信決策層的眼光,從去年以來開展的反壟斷、遏制資本無序擴張、引導資本脫虛向實、降低人民生活壓力等行動,都是為了幫助民生。
當然,我們每一個人也應該想好,怎么去應對。
只是,這個絕不是盲目擔心物資短缺,去不理智地囤積柴米油鹽。
畢竟,你不能把家里的糧換成錢,時間長了,還會爛掉……
Tip:
格力在美國認罪,被罰了9100萬美元!出啥事兒了?點擊下方名片進入無相財經公眾號,回復【格力】即可看到無相財經的相關文章。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無相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