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頭條 >
2021全球市長論壇系列活動啟幕:為全球城市搭建交流平臺 貢獻可持續發展“中國方案”
2021-11-09 07:37:56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導讀:廣州積極參與世界城地組織、世界大都市協會工作,不斷拓展國際“朋友圈”,打造多邊友城合作機制,持續打造交流合作平臺。

11月8日,2021年全球市長論壇暨世界大都市協會第十三屆世界大會及第五屆廣州國際城市創新獎(下稱“2021年全球市長論壇系列活動”)在廣州以線上線下融合形式舉行。

此次系列活動以“結伴同行,推動全球城市治理現代化”為主題,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廣州市人民政府、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組織(下稱“世界城地組織”)、世界大都市協會共同主辦。來自全球80個國家126個城市超800名中外嘉賓,將圍繞公共衛生、科技與新基建、減貧、氣候變化、提高城市韌性和開展城市更新等主題進行探討。

廣州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副主任鄧昌雄介紹,2021年全球市長論壇系列活動有4大特點:一是通過線上線下融合,全球城市云端齊聚廣州;二是聚焦全球城市治理創新,強調疫情形勢下的全球城市合作,積極分享中國經驗、廣東智慧、廣州模式;三是擦亮廣州國際城市創新獎品牌(下稱“廣州獎”),共享城市治理創新成果;四是講述中國故事、廣州故事。

“世紀疫情之下,全球城市和人民面臨各種危機與挑戰,城市之間的守望相助在此刻至為關鍵,廣州希望以舉辦此次活動為契機,為全球城市搭建溝通交流平臺,共同尋求城市創新治理方案,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方案?!?鄧昌雄表示。

為全球城市創新提供參考借鑒

城市創新是全球命題。2012年,廣州市與世界城地組織、世界大都市協會創設廣州獎,每兩年舉辦一屆,至今已成功舉辦四屆。以此為基礎,2018年12月,首屆全球市長論壇在廣州成功舉辦。

目前,廣州獎已收錄全球1300余個城市治理創新案例,初步形成了 “論壇+獎項+智庫+項目”四位一體運作格局,對全球城市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在廣州國際城市創新獎顧問、廣州國際城市創新研究會執行主任游建華看來,廣州獎是一個學習和交流的平臺,而非選美比賽。“過去四屆中,我們意識到廣州獎提供的重要經驗,可以令其他城市和地區受益,而這些經驗并不僅限于獲獎案例?!?/p>

廣州市委外辦一級調研員曠昌平表示,廣州獎始終堅持推動城市間相互學習、交流互鑒,因此積極開展城市創新研究,與國內外知名的學術機構共同合作,挖掘廣州獎案例的價值,總結、提煉城市創新的先進經驗,為全球城市創新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借鑒。

2020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沖擊,全球城市發展正經歷重大考驗,城市創新及地方可持續發展也亟需借鑒更多經驗和指引。

廣州市政協副主席張雅潔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給人類帶來重大挑戰,干擾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進程,凸顯了加強完善全球治理、團結協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實現全球城市可持續發展,離不開發展模式的轉型,離不開治理的創新,離不開城市之間交流互鑒。”

據張雅潔介紹,本屆廣州獎在全球疫情的特殊背景下依然得到全球城市的廣泛參與,共收到來自60個國家和地區175個城市的273個項目申報,參評城市和項目數量與往屆持平。其中,不乏應對抗擊疫情挑戰、推動綠色復蘇的好項目。

前期,來自世界各地的評委已評選出本屆廣州獎的15個入圍城市,本次活動期間將連續舉行四場廣州獎入圍城市答辯會,并最終評選出5個獲獎城市。

在今天舉行的首場入圍城市答辯會上,丹麥首都大區的自行車超級高速公路項目成為專家討論的重點。該項目旨在解決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居民運動時間減少等普遍問題,通過建設超過850公里高質量的自行車高速公路,為騎行者提供與公共交通和汽車通勤同等水平的區域性基礎設施服務,激勵更多通勤范圍在5-30公里的市民選擇自行車作為交通工具。

“該項目將轉變人們出行模式,同時改善人們的健康狀況,為輕碳城市發展帶來新機會。目前,在自行車超級高速公路上騎車的人數已經增長了23%,其中14%的新增騎手過去常坐汽車出行。”自行車超級高速公路項目負責人表示。

游建華也表示,很多案例涉及疫情對社會、經濟和環境帶來的影響變化,體現了新的創新趨勢,其中,絕大部分案例更加強調社會包容的重要性,這也是提高城市韌性和可持續性的關鍵問題和挑戰?!?5個入圍的案例體現了世界范圍內不同的環境和問題,每個入圍案例有自己獨特優點,值得大家借鑒?!?/p>

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廣州智慧”

“我們需要更多、更好的公共空間?!笔澜绱蠖际袇f會秘書長奧塔維·德拉瓦爾加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城市模式亟待改變。人們開始意識到,僅僅是恢復疫情前的生活節奏是遠遠不夠的。

實際上,以廣州獎為契機,世界逐步開始關注并了解中國城市治理創新的經驗,這不僅為構建更公正合理和均衡的全球治理體系貢獻了“廣州智慧”,也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了更多的“中國方案”。

以廣州為例,近年來,廣州積極參與和促進全球城市治理,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城市力量。比如,廣州積極參與世界城地組織、世界大都市協會工作,不斷拓展國際“朋友圈”,打造多邊友城合作機制,持續打造交流合作平臺。

據了解,今年8月,《全球城市創新趨勢報告》《第五屆廣州獎地方執行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以及《全球城市創新評估體系中期報告》相繼在廣州發布。

其中,《全球城市創新評估體系中期報告》基于廣州國際城市創新獎推動城市創新和可持續發展,促進全球城市交流互鑒的經驗,由廣州國際城市創新研究院聯合賓夕法尼亞大學城市研究所共同開發,旨在幫助城市利益攸關方了解、探索和闡明城市創新生態系統是否穩健,進而提高城市的創新能力。

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組織秘書長艾米莉亞·塞茲表示,自2010年以來,廣州市在城地組織的領導中發揮了非常積極作用,作為一個超大城市,廣州將廣州獎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聯系起來這種做法具有開創性意義。

“克服疫情消極影響的唯一途徑是齊心協力,共同尋求解決方案,廣州為我們指明了創新之路,與我們分享了其文化特色和生活方式,同時也展示了其團結慷慨,以及在促進真正對話上的努力?!?艾米莉亞·塞茲說。

2020年,廣州參選世界大都市協會主席城市,并成功當選。這是國際社會對廣州多年來參與全球城市治理的高度認可,也是中國城市首次出任該協會主席職位。

世界大都市協會(Metropolis)致力于解決城市問題和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為全世界的大型城市搭建經驗交流與資源共享的國際平臺,目前共有143個會員城市,均是人口超過100萬的大型城市。作為該協會層次最高、意義最重大的國際會議,本次世界大都市協會世界大會也是首次由中國城市承辦。

“作為協會主席城市,廣州期待與不同城市交流合作、分享經驗,并致力于打造全球城市溝通合作平臺?!眾W塔維·德拉瓦爾加表示,伴隨越來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城市也成為應對氣候變化、新冠肺炎疫情等全球挑戰的最前沿,城市領導者只有擔負責任,團結協作才能找到解決方案,接下來,在世界大都市協會第十三屆世界大會的框架下,協會成員將探討能夠長期改變大都市空間的創新解決方案。

(作者:黃浩博 編輯:李振)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