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國家速滑館,制冰車正在制冰。資料圖片/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2016年以來,朝陽區連續4年在北京市節能減碳目標責任考核中獲評“優秀”。“十三五”期間,朝陽區萬元GDP碳排放量累計下降21%,提前完成規劃目標。
朝陽區是如何做好碳減排工作的?在北京正在制定碳中和行動綱要之際,朝陽區實現碳中和目標面臨哪些挑戰,又將如何應對?新京智庫為此專訪了朝陽區常務副區長崔小浩。
成績
“十三五”期間萬元GDP碳排放量下降21%
新京智庫:朝陽區碳排放目前在全市處于什么水平?
崔小浩:近年來,我們堅決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積極開展節能減碳,連續六年實現碳排放“雙降”目標。“十三五”期間,萬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21%。人均碳排放量、萬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均遠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新京智庫:朝陽區的節能減碳工作有哪些亮點和經驗?
崔小浩:“十三五”以來,朝陽區嚴格落實國家和北京市節能減碳工作要求,抓實抓細各項措施,連續四年在全市節能減碳目標責任考核中獲評“優秀”。總的來看有五個特點。
第一,產業低碳化水平持續提升。2016年-2020年疏解一般制造業企業287家、占全市13.3%,實現“散亂污”企業“動態清零”。大力發展金融、商務服務、數字經濟等產業,積極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達93%,經濟低碳化和可持續發展水平持續提高。
第二,能源綠色化水平持續提升。通過光伏和生物質發電、太陽能(000591,股吧)光熱、地熱供暖等方式,本地可再生能源利用量達到30余萬噸標準煤,占全區能源消費總量的3.3%,在中心城區排名第二。綠電利用、能效提升方面,2020年萬元GDP能耗降至0.12噸標準煤/萬元。朝陽區以年均1.75%的能耗增長支撐了年均6.8%的經濟增長,能源利用效率位居全市各區前列。
第三,資源循環利用能力持續提升。垃圾日均處理能力從“十二五”末的2400噸提高到“十三五”末的3800噸,2019年底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生活垃圾資源化率達到100%。污水處理能力從“十二五”末的198萬噸/日提高到“十三五”末的302.7萬噸/日,約占全市總處理能力的42%,居全市首位。萬元GDP水耗“十三五”期間下降24.5%,資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提高。
第四,綠色空間容量持續提升。“十三五”期間,新建改造大中小微型公園127處,建成蕭太后河濱水綠色文化休閑廊道、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溫榆河公園一期起步區等一批亮麗城市景觀。
第五,全民參與熱情持續提升。通過開展節能宣傳“五進”、國家級節約型公共機構和低碳社區創建等活動,積極引導居民養成綠色、低碳的生活習慣。
應用
在冬奧會等活動中推廣應用低碳技術
新京智庫:朝陽區在推進建筑能耗降低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崔小浩:朝陽區作為經濟大區、商務大區,商務樓宇和商圈數量都是全市最多的。全區共有1000平方米以上的商務樓宇1122座,北京市認定的52個商圈中朝陽區有11個。
因此,建筑領域的節能工作一直以來都是我們的重要抓手和主攻方向。一方面,嚴控新建建筑能耗水平,嚴格開展新建建筑節能審查,全區綠建認證項目約占全市1/4,居全市首位。同時建立CBD樓宇品質分級評價標準,參考國家綠建和LEED認證結果,將建筑節能標準作為重要考核內容,后續將分級分類制定扶持獎勵政策,鼓勵樓宇自主節能降耗。
此外,把裝配式建筑作為推進建筑業節能減排的重要切入點。截至“十三五”末,全區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5.6%,超額完成全市下達的30%的目標。同時,還支持存量建筑節能技改。“十三五”期間,通過資金支持和技術服務等方式,支持樓宇建成36個能源管控平臺,進一步強化了樓宇能耗的動態化、智能化管理。
新京智庫:冬奧會場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采用“黑科技”實現碳排放量接近于零。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技術?
崔小浩:“冰絲帶”中的“黑科技”就是采用了世界上最環保、最先進的二氧化碳制冰技術。這種技術不僅讓“冰絲帶”擁有世界上最平整、最光滑的冰面,也使得“冰絲帶”的碳排放量接近于零。
在“冰絲帶”的建造過程中也踐行了綠色奧運理念,配有一套場館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統,能把制冰產生的廢熱用于除濕、冰面維護、場館生活水加熱等,全冰面模式下每年僅制冷部分就能節省200多萬度電。整個系統的碳減排量,相當于近3900輛汽車產生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或種植超過120萬棵樹實現的碳減排量。
其實不僅是國家速滑館,在北京冬奧會以及在朝陽區舉辦的高端國際會議和活動中,我們推廣應用了很多低碳技術。
新京智庫:你認為朝陽區在實現碳中和目標、進一步促進節能減排方面還面臨哪些挑戰?
崔小浩:從實際情況看,碳減排主要面臨三方面挑戰:首先是能耗剛性需求大。朝陽的碳排放單位涉及石化生產、交通運輸、發電、熱力生產和供應等6個行業,企業數量眾多,重點排放單位162家,位居全市首位。
其次,能源結構調整難。受地形特點和城市空間限制,朝陽區的風能、水能等新能源資源相對匱乏,而光伏發電等新能源增長潛力也十分有限,綠電主要由市級配額,清潔能源替代空間相對不足。
從能源消費端來說,以建筑能耗為例,想要進一步降低建筑能耗就面臨兩大挑戰,能耗總量控制難,既有建筑改造也難。
再次,朝陽作為建成區,綠色空間開拓相對有限,持續提升碳匯能力面臨較大挑戰。
計劃
籌備綠色金融聯盟 推動綠色產業發展
新京智庫:今年以來,各省市紛紛排出碳達峰時間表。北京市也正積極謀劃碳中和工作,提出了“兩步走”戰略。為實現碳中和目標,朝陽區有什么工作計劃?
崔小浩:為落實“雙碳”目標,朝陽區已將“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納入“十四五”規劃《綱要》,編制了生態環境建設發展專項規劃,并將“碳排放穩中有降”放在了總體目標的第一位,當前正在研究編制“碳減排專項行動方案”。
在能源結構調整方面,我們將嚴控化石能源消費總量,全面推動可再生能源優先發展,大幅提升綠電應用比重。到2025年,力爭將可再生能源供熱面積占比提高至10%。
在產業發展方面,朝陽區將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指標作為產業落地的約束條件,鼓勵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碳排放少的產業發展。
在建筑、交通等重點領域方面,朝陽區將開展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節能改造,新建建筑全面推行綠色建筑,因地制宜推廣超低能耗建筑。針對存量建筑,積極推廣節能減碳技術,在做好商務樓宇節能降耗的基礎上,明確老舊小區改造、存量公共建筑及園區轉型利用等項目的節能改造指標。
交通領域,我們將加大新能源車推廣應用力度,提高渣土、市內旅游等行業車輛實現電動化或氫燃料電池汽車替代的比例,2025年輕型環衛車(4.5噸以下)占比達到80%以上、新能源汽車公共充電設施服務半徑達到3公里,大力鼓勵市民綠色出行。
新京智庫:目前,節能減碳的主要市場調節手段就是建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朝陽區有無好的經驗,在推進全區實現碳中和目標工作中將如何充分運用市場手段?
崔小浩:我們主要是鼓勵引導碳排放總量占全區80%左右的162家重點單位按時履約,即碳排放單位通過注冊登記系統,向主管部門上繳與其本年度經核查的碳排放量相等的配額或抵消減排量。“十三五”期間歷年的履約率均在99%以上,其中2016、2017、2019年度均為100%。
同時,近年來我們積極推動綠色金融發展,在運用市場化融資拓寬生態補償資金來源渠道上,做了一些探索。我們正在籌備成立綠色金融聯盟,進一步統籌金融機構、綠色服務中介、科研機構等各方力量,共同推動綠色產業發展。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大力推動綠色債券、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等綠色金融工具在生態保護項目中的應用,探索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朝陽模式”。
(實習生郭菁菁對本文亦有貢獻)
新京報記者 肖隆平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