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田進 11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10月份各項經濟運行數據。從數據來看,10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仍延續著今年以來低速增長態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幅在經歷3-8月的持續下跌后,近兩月實現穩步回升,進出口則仍處在較高增長狀態,貿易順差持續擴大。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10月經濟運行繼續保持恢復的態勢。隨著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繼續顯現,保供穩價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力度在加大,10月份主要宏觀指標總體上處于合理區間。10月份主要指標同比增速有升有落。從兩年平均看,多數指標確實均有所加快。從累計看,主要指標保持了較快增長。
消費方面,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454億元,同比增長4.9%。受去年上半年低基數等因素影響,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幅從3月的34.2%持續下跌至8月的2.5%,10月回升至4.9%。
值得注意的是,居民消費價格上,今年以來PPI同比漲幅呈現不斷上漲趨勢,10月PPI同比上漲幅度達13.5%,創1995年以來的新高;10月CPI同比漲幅則結束連續四個月的下滑,相比9月0.7%的同比漲幅上漲0.8個百分點。因PPI漲幅大于CPI漲幅,10月份PPI與CPI“剪刀差”仍在繼續上漲,達12個百分點。
付凌暉在答記者問時表示,PPI漲幅擴大主要有兩方面的因素:一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來的輸入性影響。近期,國際能源供求比較緊張,價格持續上漲。10月份,國際能源價格環比上漲了16.1%,影響國內相關的石化行業價格上漲。10月份,PPI中的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同比上漲53%,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價格上漲31.5%。二是國內煤炭、金屬部分行業供給偏緊帶來的影響。10月份,PPI中的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同比上漲103.7%,鋼鐵價格上漲39.9%。
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表示,10月份CPI和PPI同比分別升至1.5%和13.5%,高于9月份的0.7%和10.7%,均高于1.4%和12.3%的共識預期。受食品價格上漲以及能源價格上漲影響,我們預計11月份CPI同比漲幅將升至2.5%,但同比PPI漲幅可能已經在10月份見頂,11月份可能回落至11.6%。原因是政策層采取了嚴厲措施控制煤炭價格以及房地產行業投資需求的下降。
投資方面,1—10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45823億元,同比增長6.1%;比2019年1—10月份增長7.8%,兩年平均增長3.8%,兩年平均增速與1-9月持平。從環比看,10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0.15%,從5月開始,各月固定資產投資環比增速均不超過0.35%。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副部長馮俏彬看來,投資增速不容樂觀,投資對于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在下降。在這樣的背景下,特別是考慮到跨周期調節的需要,四季度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確實應該發力,需要在基建投資方面去穩住經濟增長、使經濟運行保持運行在合理區間。“現在政策層也提出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的發行力度,盡快的形成實物工作量等措施。總體上,我認為現在經濟運行趨勢還是處在可控范圍,但是后期的確要做好跨周期調節以及國內各個方面政策的協調性。”
中國銀行研究院資深經濟學家周景彤也認為,未來,政策需要加大跨周期調節,可考慮加快地方債發行節奏、特定時點降息降準,明年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還需警惕由于國內外經濟運行分化引起宏觀政策分化進而引致市場過度波動的風險,在增長、風險和穩定之間取得更好的平衡。
進出口方面,10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33357億元,同比增長17.8%。其中,出口19408億元,增長20.3%;進口13949億元,增長14.5%。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5459億元。1-10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316727億元,同比增長22.2%。其中,出口174892億元,增長22.5%;進口141835億元,增長21.8%。
對于10月貿易順差在繼續擴大尤其是對美貿易順差不斷擴大的原因,付凌暉表示,一是在全球疫情情況下,世界經濟整體上在復蘇,同時由于疫情的影響,全球供應鏈產業鏈運行不暢。在這個時期,中國國內生產保持總體穩定,有效填補了全球供需的缺口。二是隨著中國貿易結構的變化,一般貿易占比在整個貿易當中的占比在提升,而一般貿易在整個貿易當中的附加值較高。三是在全球疫情發展的狀況下,中國疫苗和相關防疫物資的出口,都保持了較快增長。
對于接下來經濟走勢,陸挺表示,第三季度經濟增長較上年同期下降4.9%,由于供應和需求的沖擊,第四季度可能會降至3.0%。盡管能源短缺有所緩解,房地產調控也進行了微調,但我們將2022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GDP增長預期分別從3.4%和4.4%下調至2.9%和3.8%。我們預計政策將在2022年第二季度中期采取更大膽的措施來支持經濟增長,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同比增長幅度可能會加快至5.1%。
付凌暉在答記者問時表示,從下階段來看,盡管面臨一些風險挑戰,但是總的看,經濟運行總體穩定,發展質量逐步提高的態勢有望保持。一是國內需求有望繼續擴大,二是高水平開放的紅利繼續顯現,三是改革創新的動能增強。這些情況表明,經濟仍然會保持穩定恢復的態勢。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