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李可愚 每經編輯 陳星
11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消息稱,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454億元,同比增4.9%,比上月加快0.5個百分點,其中網購突破10萬億大關,1~10月份全國網上零售額103765億元,同比增長17.4%;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3.5%,比上月加快0.4個百分點;前10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45823億元,同比增6.1%。
記者注意到,無論是社零還是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都比9月有所抬升。此前市場預測10月份經濟數據可能繼續下行,此次公布的多個數據超出了市場預期。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10月份主要宏觀指標總體上處于合理區間,結構調整和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國民經濟保持了恢復的態勢。數據顯示,前10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133萬人,提前完成了全年新增就業1100萬人的目標任務。此外,10月份全國秋糧收獲接近尾聲,從各地實打實收情況看,秋糧有望增產。在夏糧比上年增產59.3億斤、早稻增產14.5億斤的基礎上,全國糧食總產量預計將達1.3萬億斤以上。
消費受益于國慶假期等
記者注意到,今年10月,我國多地出現疫情散發。在此背景下,市場普遍不看好當月的消費表現。不過,最終發布的數據卻超過市場預期。數據顯示,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454億元,同比增長4.9%,比上月加快0.5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4.6%,比上月加快0.8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43%。
對此,紅塔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對《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指出,一來受益于國慶假期等因素,10月一直以來都是國內消費的旺季。二來可能與價格上漲因素有關。從分項數據來看,10月石油及制品類同比增長29.3%。在石油制品消費絕對額的上漲中,價格因素應該貢獻了很大一部分。
而對10月份的消費數據,在11月15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付凌暉稱,數據顯示,消費內在動力比較充足。市場供應能力較強,居民基本生活消費得到了保障。10月份,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飲料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了9.9%和8.8%。
同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升級類消費發展向好。10月份,限額以上單位中的通訊器材類、文化辦公用品類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了34.8%和11.5%。
付凌暉還強調,接觸型服務業雖受到疫情的制約,但也在恢復。居民的商品消費熱情不減,10月份,批發和零售業生產指數兩年平均增長4%,比上月加快0.7個百分點。
工業生產增速出現回升
工業生產數據也出現反彈。數據顯示,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3.5%,比2019年同期增長10.6%,兩年平均增長5.2%。從環比看,比上月增長0.39%。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副司長江源對此解讀稱,隨著國家能源保供穩價政策的有力推進,10月份工業生產增速出現回升。從三大門類看,采礦業、電氣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速均比9月份加快,制造業中高技術、裝備、消費品行業均有不同程度回升。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楊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數據顯示工業生產短期企穩。具體來看,根據重點產品累計值折算后的環比增速顯示,提速比較明顯的包括風電、發電設備、汽車、新能源汽車等。
高技術制造投資較快增長
在投資方面,數據顯示,前10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45823億元,同比增長6.1%。國家統計局投資司首席統計師羅毅飛解讀稱,10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受基數抬升、疫情散發、能源供應緊張等因素的影響,同比增速有所放緩,但兩年平均仍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而對于投資數據亮點,付凌暉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從投資來看,產業升級發展、民生投入增加、“十四五”重大工程項目開工建設,都有利于支撐投資的增長。前10月,制造業投資兩年平均增長3.8%,比1~9月加快0.5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兩年平均增長16.5%。同時,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參與項目建設,也有利于擴大投資規模。
“下階段,隨著能源、大宗商品保供穩價措施和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紓困政策落地顯效,市場主體活力將得到進一步激發,投資平穩增長的基礎將進一步鞏固。”羅毅飛說。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