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頭條 >
濟南三大牛人:我們想解決“濟南老土”這個事兒
2021-11-16 07:38:26   來源:制造界 微信號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作者/譚小米

封面/圖蟲創意

1)濟南真的好委屈

“芯片荒”正席卷全球。但在國內,有一家公司早在2008年就做了一顆芯片,并且把出貨量做到了全球第一

國內多數工業機器人公司都在學習亞馬遜,而有一家公司卻研發了一套超越亞馬遜的技術系統。2021年該公司還拿下了寧德時代(300750,股吧)1.4億的訂單

人工智能、數字化浪潮拉動IT人才需求暴增,由于“碼農”供給不足,軟件開發的人工成本很高。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低代碼技術應運而生。

如果濟南這樣的城市,能自主研發低代碼開發平臺、能自主研發芯片、能自主研發工業機器人,你還覺得濟南“老土”嗎

濟南中維世紀董事長邢新智說:“我公司發布第一顆芯片時,都不相信我們是濟南的公司。”濟南蘭劍智能董事長吳耀華說:“我們研發生產的設備,日本本土都在用,美國人也很震撼。國外客戶對此反復確認問我們,你們公司總部,真的在濟南嗎?”濟南金現代董事長黎峰說:“我要做一款非常知名的軟件,如果人家都知道這個軟件是由濟南的企業制造的,到那時候,人家就不說我們濟南是個老土了。我有這么個情懷。”

濟南真的好委屈!明明是一只白天鵝,卻裹著一層丑小鴨的外衣。

2)撕下濟南落后的標簽

濟南老土的標簽是90年代被青島人貼上的。那個時期的濟南工業由于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換不利,濟南輕騎、小鴨淪陷,重汽舉債,濟南的日子是不好過。而那個時期,青島家電開始名揚天下,海爾、海信蒸蒸日上,還有一個澳柯瑪(600336,股吧),再加上有個歷史悠久的青島啤酒(600600,股吧),青島是山東絕對的第一大工業城市。

濟南作為山東省會常被青島人冷嘲熱諷為“濟南縣”、“大農村”。濟南人也常常這樣自嘲。而濟南老土這件事兒,卻絲毫沒有影響過濟南人的幸福感和自信心。濟南人身上永遠洋溢著一種高貴的質樸、低調的大氣

20年過去了,此濟南,已非彼濟南。重汽崛起,做到了千億營收。浪潮做成了國內最大服務器提供商、齊魯制藥做成了同行業龍頭,金現代是國家電網信息化技術解決方案著名提供商。蘭劍智能、中維世紀、金威刻激光等一批高成長科技企業把產品做向了全球。

藥谷、量子谷、中國算谷、創新谷、激光谷,這些都是濟南高新區規劃建設的產業園。整個濟南高新區幾乎被硅谷化了。工業機器人、激光智能裝備、量子雷達、量子芯片、音視頻芯片在濟南產業化;國家超算中心、北斗導航、航天科技(000901,股吧)、人工晶體等尖端項目相繼落地。

截止2020年,濟南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1214家,在全省國家級高新區中位列第一。2020年濟南市GDP實現10140.91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大關。從2001年濟南市GDP突破千億,到2020年邁上萬億臺階,20年,濟南經濟總量擴大了10倍。

近幾年,人們討論的山東落后了,指的是青島,而不是濟南。當前,世界經濟的聚光燈瞄向中國華為、阿里、騰訊這樣的巨頭公司,大紅大紫的青島工業沒有過去那么耀眼了,低迷、挫折后的青島也在勵精圖治,全力打造全球工業互聯網。而一向低調的濟南已悄然崛起,濟南早已不是20年前的濟南了。濟南人正在撕下落后的標簽,濟南正努力做強省會,做新舊能轉換先行區。

3)濟南三大牛人

幾年前,我陪晨鳴集團董事長陳洪國拜訪國科控股董事長索繼栓博士,索總說:“與科學家、企業家打交道,必須用兩個腦袋。企業家要科研成果背后的利益,科學家要科研成果自身價值,很難理解產業化的難度。企業家和科學家,二者維度不同,也是造成我國科研成果轉化率低的原因之一。”

青島銀行是山東最大的地方銀行,對地方高科技企業非常支持。由于制造界也一貫崇尚有技術背景的企業家,在青島銀行(002948,股吧)的引薦下,認識了山東大學的兩位創業教授,吳耀華和黎峰,一個博導、一個碩導,他倆人各自創立了一家上市公司,蘭劍智能和金現代信息。在認識了吳耀華和黎峰之后,我時常在考慮一件事情,如果中國的院士們、教授們能夠自主創業,自研自產,自己的成果自己轉化,那轉化率肯定是相當高。

近年來,蘭劍智能在工業機器人領域高招頻出,公司最新推出的“空中穿梭機器人”,是可以叫板國際的。吳耀華教授在軟控技術、自動化技術應用領域有獨特的創新思路,是一個敢于與國際技術過招的人。他對公司的定位是,“對標國際科技巨頭,服務行業頭部公司”,早年他帶領團隊自研自產的多款智能物流機器人和智慧物流解決方案,被業內同行們廣泛山寨。

當前,吳耀華帶領團隊在致力于構建“超級未來工廠”,用機器人生產機器人。總之吳耀華教授相當牛,是一個牛人。

另外,黎峰、邢新智,也是兩位身懷絕技的牛人。吳耀華、黎峰、邢新智,他們三人仿佛身背寶劍,行走在科技江湖的三劍客。三劍客中,吳耀華是最犀利的一位,黎峰溫和、邢新智通透

黎峰說,在科技領域濟南是可以做出點東西來的,數字化可以幫助到各行各業。邢新智說,人工智能將會把所有的行業刷新一遍,合作才是生產力。吳耀華說,過去不管什么原因,濟南錯過了很多發展機會,但在第四次工業革命智能浪潮中,濟南一定要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濟南是藏龍臥虎之地。像吳耀華、黎峰、邢新智這樣技術型企業家還很多,比如福瑞達、數字人、英盛生物、華天軟件、金威刻激光等公司創始人,都稱得上是細分領域的技術牛人

1/ 吳耀華:老外看了我們做的系統,真服了

1)感謝講AI故事的人

2014年后,中國出現了商湯、曠視、云從、依圖“AI四小龍”,憑借AI前景和講述AI賦能百業的動人故事,四小龍均變成了“吸金獸”。2018年融資出現不同程度的斷層,四小龍全部踏上IPO之路,開始接受市場的公開審查。

據招股書顯示,IPO前商湯科技共計完成12輪融資,融資額達5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36.58億元),融資次數和融資額居四小龍之首。2018-2021年上半年,商湯科技累計虧損243億元,凈負債229.61億元。無需贅言,數據會說話。

被中國爆炒的人工智能,并不是某家公司的重大發明,也不存在多么難以攻克的技術壁壘,AI正演變為一個同質化的算法技術。在安防領域,當實力派硬件公司海康威視(002415,股吧)、大華股份(002236,股吧)組建AI團隊后,純算法公司的生意就不那么好做了。未來把AI應用做好的,應該是做云、做智能裝備、做機器人等這樣的制造企業,而不是紙上談兵的純AI公司。

不過的確要感謝講AI故事的人,AI賦能百業,讓百業受了啟發。制造業大門已敞開,歡迎AI。濟南蘭劍智能董事長吳耀華說:“雖然我國自動化系統技術與國外還有一定差距,但人工智能方面我們是和國外同時起步的。國外的自動化,沒有AI這項技術,而我們的自動化擁有AI加持之后,如虎添翼。”

2018年,濟南蘭劍智能公司在日本本土某項目競標中勝出,而與之競爭此項目的企業是日本大福——一家在世界倉儲物流自動化行業排名第一的企業。蘭劍智能之所以能拿到這個日本項目,正是因為其自動化系統有了AI的助力使機器具備了視覺和感知。正如蘭劍智能在該項目中投標的核心設備——“智能穿梭機器人”,日本企業覺得中國這套系統設備好、高端,尤其是更智能,所以最終選擇讓蘭劍智能來做這個項目。從蘭劍智能中標日本項目這件事上看,聰明的制造業受了AI故事的啟發,AI也的確為制造業成功賦能。

2)老外看了我們做的系統,真是服了!

全球十多個行業,分別位列前十位的知名企業中,近一半是蘭劍智能的客戶。能把中國裝備出口到全球經濟、技術發達的國家,蘭劍智能是如何做到的?

吳耀華說:“蘭劍智能做兩件事。第一,研發市場上沒有的新品,我們不重復做別人做過的產品。別人做過的產品,我們再去做,再拿著和別人爭市場?這種事情,我們不干。第二,如果做同類產品,那我們必須進行革命性創新。2012年,我們最早做卷煙自動分揀機的時候,世界上還沒有卷煙自動分揀機。現如今,外國還在用電子標簽的人工分揀,而我們都已經做到第五代自動分揀系統了。”

下面是吳耀華對煙草行業“無人倉的一段精彩描述:

“從貨箱一進倉庫,件煙被自動輸送入庫,然后由機械手自動碼垛,碼垛整齊后,通過RGV自動運輸至高架庫動力站臺,由倉儲機器人自動堆放至指定高位貨位上。再根據訂單需求,自動將件煙由高架庫整托盤出庫,經過機械手自動拆盤后輸送至以穿梭機器人為核心的儲分一體系統,由穿梭機器人自動存取。然后,件煙通過輸送系統自動輸送至分揀區。分揀作業時,件煙先由開箱機器人自動開箱,一開二翻自動拆除紙箱,把條煙推出來,通過補貨車自動放置進每一個通道,最后形成一個個的訂單,自動輸送至倉庫門口等待裝車發貨。”

從件煙進去,直到訂單出庫,整個流程無需任何人工操作,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無人倉。我們真正實現了卷煙從件煙入庫,倉儲、分揀、包裝、出庫全流程無人化。所以說,當我們帶老外去參觀我們的系統時,他們驚訝于中國自動化都做到如此程度了。老外是真服氣!因此我們能拿到國外項目。”

吳總的講述讓制造界聽得很入迷。制造界還了解到,國內多數做倉儲物流機器人的公司很多在模仿亞馬遜,而蘭劍智能卻研發了一套超越亞馬遜系統的蜂巢技術,這是怎么回事呢?

吳耀華解釋道,亞馬遜在2012年做了全球第一套平面貨到人的系統。蘭劍智能考察過這個技術,發現這個系統有瓶頸,所以當時就決定不做此系統了。蘭劍智能創新研發了一套以穿梭機器人為核心產品的3D貨到人系統,也就是三維立體貨到人系統。“這種系統充分利用了高度空間,我們的效率是平面貨到人的三倍,密度和坪效也都是它的三倍。正因為有如此明顯的優勢,所以我們這個系統幾乎做到了電商行業的全覆蓋,包括京東、唯品會、菜鳥、阿里巴巴、網易考拉在內,甚至包括目前電商做的很好的希音也都在用蘭劍智能的3D貨到人系統。”

“后來,蘭劍智能3D貨到人系統被亞馬遜知道后,他們也非常驚訝原來中國是這么干的。他們深知自己平面貨到人系統的巨大瓶頸,也承認蘭劍智能立體貨到人系統的優勢了。”

目前,蘭劍智能的多層穿梭車已發展至第四代——靈動版物聯網多層穿梭機器人,以穿梭機器人為核心的3D貨到人整套系統已出口日本、德國、美國等世界經濟、技術發達的國家。

3)一個用機器人生產機器人的"超級未來工廠"

吳耀華教授1993年創辦蘭劍智能,靠做軟件和技術咨詢起家,自我造血、自我積累,后來做了設備。現已自主研發了倉儲機器人、穿梭機器人、搬運機器人、揀選機器人、拆碼垛機器人、包裝機器人等一系列裝備,累計形成了百余項核心技術。

“去年,蘭劍智能成功上市,今年又拿到寧德時代累計1.48億的大單。公司效益越來越好,我們更要把錢花在刀刃上。目前,蘭劍智能正在建設一個300畝的超級工業機器人未來工廠,用機器人來生產機器人。

談及“超級未來工廠”,吳耀華教授有些興奮地說,“我們要建一個接近45m高的倉儲機器人,更高、更快、更智能,這就是我們的優勢。”吳教授還打了一個有趣的比方:“就比如我們賣的是高鐵,是動車,而別人賣的是綠皮車”。永遠在技術勝人一籌,這是吳耀華教授的生存之道。吳耀華相信蘭劍智能未來十年、二十年應該會有一個較好、較快的發展。

2/ 黎峰:我想解決“濟南老土”這個事兒

1)沒做出一款知名軟件,是我的一個情結

濟南高新區有一家的軟件工廠,2000多人,被國家電網稱之為“軟件鐵軍”。所謂的軟件工廠,就是人多,沒有大型設備,偌大的辦公區全部是人與電腦在交互。這就是專注研發國家電網、高鐵等行業信息化的,業內赫赫有名的金現代。

與蘭劍創始人吳耀華類似,金現代公司創始人黎峰,也是山東大學教授,碩導。65后黎峰,他86年開始寫軟件,96年,他的軟件被國家電力部出版成光盤,在全國電力系統應用。那個年代QQ還沒有上線,更沒出現像微信、支付寶、抖音這種全球知名軟件。

QQ、微信是社交軟件,2C產品,相當于制造行業的消費品,消費者是個人。黎峰寫的是工業軟件,2B產品,相當于工業品,消費者是企業。2B企業往往是幕后英雄。人人都知道華為、聯想,很少有人知道他們背后的全國最大的存儲芯片提供商記憶科技公司。

沒能做出一款全球知名軟件,是黎峰的一個情結。黎峰說:“金現代能夠服務國家電網、高鐵、中航這樣技術密集的央企,我感覺也是很自豪的事情。20年來,由于我們專注做2B,業務集中度高,盡管在業內比較知名,但社會上,我們公司的知名度不高,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金現代。我一直對市工信部門說,假如有幾款知名的軟件是由咱濟南的企業制造出來的,就提高濟南的知名度,誰也不再說我們濟南是個老土了。我想做出一款知名軟件,我有這么一個情懷。”

采訪黎峰教授,沒有寫采訪提綱,聊天似的那種座談。當黎峰談到濟南老土這個事兒和他個人情懷時,制造界立刻與黎峰產生了共鳴。金現代憑什么優勢拿到國家信息化項目?黎峰為何在意濟南知名度和濟南老土這件事兒?他緣何有這么個情懷?他要做什么樣的知名軟件?制造界深挖了一下黎峰的個人經歷。

2)我也算是有點小輝煌吧

制造界:黎總。你是濟南人嗎?

黎峰:我父母是湖北人,很早就來濟南了。我生在濟南,土生土長的濟南人。從小學到大學、讀研、工作,沒離開過濟南。

制造界:懂了。所以你有濟南老土情結,你很在意濟南落后這個標簽

黎峰:是這樣的,我很在意。

制造界:黎總,金現代為什么專注電力信息化?

黎峰:我是學電力的。

制造界:學電力,怎么做起了軟件?

黎峰:我本科學的電力,研究生學的計算機

制造界:你為什么跨學科讀研?

黎峰:因為我很喜歡編程,在大學三年級時,當時學了一門叫Agda的語言,很早的一個一種編程語言。

制造界:這個語言是你自學的嗎?

黎峰:不是。有這門課,是個輔助性的課。當時我們學校就一臺計算機。上了計算機,如果寫的程序不對,沒有修改的機會,必須一遍過去。我們全班很少有人能過去的。我在腦子里反復檢查,覺得對了,上去計算機,一遍就通過了。我對計算機有一種天然的迷戀,大概是一種天賦吧

制造界:大多科研成果,不完全是靠勤奮,很有可能靠興趣和天賦。

黎峰:是啊,必須喜歡我在97年編了一套軟件,叫“220kv變電站多媒體計算機——仿真培訓系統”。當時用于山東電力職工培訓,非常成功。后來,當時的國家電力工業部出版了這套光盤,在全國電力系統,包括南方五大發電集團都在用這個光盤來進行培訓,這也是電力工業部出版的第一套盤。

制造界:為什么叫仿真?

黎峰:電力系統的設備,學習怎么操作,不能隨便拉著試一試。我就在電腦上把設備仿真出來,然后用鼠標點著這個開關,拉開這個開關,學習這個設備怎么操作,所以這個叫仿真培訓系統

制造界:你那時多大年齡?

黎峰:30冒頭吧

制造界:那時是已做了大學計算機老師

黎峰:是的。

制造界:97年。那個年代,你是為電力工業做了貢獻的。

黎峰:這個,也算是有點小輝煌吧

繼這套仿真軟件之后,黎峰研制出電力“智能操作票系統”,主要功能是減少人工勞動強度、自動生成電力設備操作步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智能報警、避免人工出錯引起的電力設備爆炸、人員傷亡及大面積停電。

2001年,黎峰創立金現代。“智能票生成系統”為金現代公司賺到了第一桶金,在全國做到了市場占有率第一。接下來,金現代成為了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華電集團、大唐集團、國電集團的深度合作伙伴。黎峰當然成為了國家電力信息化的重要參與者、設計者和建設者。后來金現代公司業務成功延展到高鐵、航天等領域。

可以想象,做電力、高鐵、航天領域的信息化,一定要弄懂該領域運算規則和復雜邏輯。也就是說,工業軟件的技術含量比社交軟件的技術含量高。對軟件的創意能力和技術,黎峰是當仁不讓的。2015年,黎峰提出“Copy to N”的戰略,開始把軟件技術復制到N個行業。2020年,金現代成功登陸A股創業版。公司上市,重新點燃了黎峰的創業激情。黎峰說,在高科技領域,我們完全可做出先進的東西,我們是有這個實力的。

3)金現代對標西門子、華為、阿里

這一次,金現代真是牛了!黎峰作為總設計師,帶隊研發的低代碼開發平臺輕騎兵”,對標企業竟然是制造巨頭西門子、華為,還有阿里。

低代碼開發應用,最初是美國提出來的,2015年,AWS、Google、微軟、甲骨文等巨頭開始入局。低代碼技術全球領導者Mendix,2018年10月被制造業巨頭西門子以6億歐元收購。同是在這一年,低代碼平臺 OutSystems也獲得KKR和高盛的3.6 億美元融資,估值超過10億美元。

低代碼平臺成新風口!華為、阿里等國內科技公司也紛紛入局,分別推出自己的低代碼開發平臺魔方AppCube和宜搭。

2021年1月,西門子Mendix落地中國。據了解,該平臺已被上汽乘用車、富士康旗下云智匯采用。今年,金現代的低代碼開發平臺輕騎兵,也被中航二院、華能信息率先采用。

低代碼開發為什么吸引了這么多巨頭?到到底是什么神器?黎峰給了一個通俗的解釋:“低代碼是相對全代碼來說的。使用全代碼開發平臺,需要程序員一行一行的寫代碼,做個軟件項目,非常慢,用人多,費用奇貴。使用低代碼開發平臺,70、80%的代碼不用寫了,低代碼平臺開發框架由各種可視化模塊構成,做程序就像堆積木一樣,通過拖拽圖形模塊,把設計創意來轉化成實際應用,這樣一來,開發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當前智能制造、數字化驅動,軟件人才需求暴增,供給缺口巨大。有了低代碼開發平臺,人人都可以做程序員即使你不會寫代碼,也可以構建軟件系統,這樣軟件人才也可得到有效的解決。”

金現代是較早涉足低代碼開發的,輕騎兵也是金現代傾力打造的“王牌”產品。公司有在這方面也有積累,也有大的投入,有研發人員、測試人員,美工人員,都在打造這個產品,一代一代的,現在已更新迭代到了第8代版本。

低代碼技術被稱為數字化金礦,金現代能否把這塊金蛋糕做大?能否把輕騎兵做成全球知名軟件?憑借20年工業軟件技術和經驗積累,儒雅又有點豪放詩人情懷的黎峰,自信滿滿。他制定了“輕騎兵+細分領域”,把輕騎兵快速推向制造業,覆蓋更多的工業場景,目前公司在生物制藥、新材料領域業務進展很順利。

3/ 邢新智的四件很牛的事兒

1)敢與黎峰比“小輝煌”,邢新智算是一個

與工業軟件大師黎峰相比,邢新智是一個電子軟件天才。黎峰和邢新智是好朋友,能與黎峰比“小輝煌”的,邢新智算是一個。2006年前他熱衷于各種電子領域的軟件的開發和創意。2007年至2009年,邢新智帶隊開發了一塊版卡和一顆芯片,這塊版卡風靡全國這顆芯片屬國內同行業首顆,做到出貨量全球第一。

新世紀伊始,WTO熱、電腦熱、互聯網熱、軟件熱、QQ熱,監控熱,電子產業浪潮風起云涌。大概2003年左右,裝監控就像上世紀80、90年代裝電話一樣潮流時尚,各行各業,大大小小的監控工程隊隨處可見。

27歲的邢新智于2000年創辦了中維世紀,從事各種電子軟件開發,2007年,公司在內蒙接了一個軟件開發項目,在做項目的過程中,使用了一個視頻采集卡,它有一個功能,當時用它開發完這個功能以后呢,發現它其實主流是做監控的,那個時候賣得特別貴

邢中智發現,開發視頻采集卡這套軟件比他們開發的那套軟件還要簡單的多,他們也可以做。邢新智團隊就開始開發這套軟件。在開發的過程中,邢新智有一個大膽的想法,能不能自己做成硬件

這個時候,邢新智闖入了中國科技圣地深圳。在珠三角找到了產業鏈上的合作者,2007年中維世紀成功推出了公司第一款硬件產品,叫“視頻壓縮卡JVS-C701”,邢新智就這樣進入了音視頻這個行業。該版卡由于功底做的非常好,采集容量大,有壓縮功能,還可以遠程,讓監控系統發揮了極好的效用,所以在市場上越買越火

后來就出現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被盜版。嚴重到什么程度呢?市面上的十張卡里面就有五張是盜版。那個時期盜版軟件滿天飛,邢新智去抓盜版、申請版權保護無望而歸。他發現最好的防盜版辦法,就是你的技術更好,你迭代更快,不停地推出新的版本。

監控熱潮讓中維世紀公司的一塊版卡風靡全國,盡管有50%的盜版,中維仍然拿到了安防產業所帶來的一大筆技術紅利。這是中維公司的第這是邢新智做的第一個牛事兒。

2)如果這顆芯片做不出來,我公司就沒了

就IT這個行業而言,濟南這個地方,做軟件很正常,因為有山大。能把軟件做成硬件產品,的確是很牛的事情。也就是說,深圳做個硬件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做芯片,與臺灣是差著級別的。

從做軟件到做硬件,邢新智結識了大量IT行業的朋友,他聽到一位臺灣人這樣講話,他說:“將來會有這樣的一個方向,會有這樣的一個功能出現,咱們開一顆芯片吧”。邢新智聽明白了,他就琢磨是不是他們公司也可以做芯片?如果能做出芯片來,就解決了被盜版的問題,而且這本身也是一件非常牛的事兒。短短幾年,中維世紀從一個純軟件公司,發展到做硬件,現在又開始做芯片了。

邢中智說:“做芯片,一版成功的很少;如果一版成功不了,我公司就沒了。因為當時我把所有的錢、犄角旮旯的錢都找出來了,投到這個芯片上去。運氣好!我們的芯片做出來了。2009年,中維世紀推出國內第?顆?視頻后處理芯?JV9800,芯片出來后,盜版問題馬上解決了,因為我們的軟件不支持盜版產品了。”

這種芯片在美國賣到14美金,中維的成本大約只有幾元錢。這顆芯片賣到了上千萬顆這個級別,讓中維世紀迅速成為全球出貨量最?的視頻壓縮卡企業。正是由于這顆芯片,讓中維世紀發展成了一家全國性的IT行業大公司,公司從原來的幾個人、幾十個人,到幾百人,整個IT行業都知道中維世紀了。2014年以來,中維即是華為海思視頻芯片在華北區的最大客戶,同時也是富瀚微、北京君正(300223,股吧)、RK、sigmastar、OV等視頻相關芯片公司的重要客戶。

邢新智說,“盜版也有個好處,把公司的名氣打出去了,給公司做廣告了。后來我們的JV9800芯片上市后,很多客戶都是慕名而來。更有意思的是,很多來濟南拿貨的客戶有這么個疑惑,中維世紀這樣的公司怎么在濟南?濟南這地方怎么還能做出芯片來?”

這是邢新智做的第二個牛事兒

3)疫情測溫儀,供應鏈上的生態和厚道

有句名言叫客戶就是上帝,這里所說的客戶,指的是下游客戶。職場還有一種呼吁,叫請善待你的上游客戶尊敬你的供應商。

IT這個行業,一部手機需要上萬個零部件,那怕一個普通AI硬件產品也需要上千、幾百個零部件。誰維護供應鏈生態,誰就在供應鏈上有話語權。生態的背后是厚道。厚,是一個人厚重的品行;道,是做事之道,就是規矩和準則。厚和道加起來,就是先利人,后利己,就是一個人的厚道

邢新智認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單純依靠技術,靠燒錢,是不可靠不穩定的。那么靠什么呢?靠時間磨練出來的一種積累,這種積累指的是企業技術能力、生產能力、市場能力的積累。更重要的是,當你面對乙方時,是否具備面對甲方的那種素養?在產業供應鏈上,你是否有厚道、誠信上的積累

2019年底至2020年上半年全球疫情爆發,口罩、測溫儀瘋搶。那個時候誰能做出疫情防護產品,簡直就是為疫情做了大貢獻。邢新智決定做疫情測溫。他組織研發團隊做了個評估。一周內,給他的答復是,可以做。但那個時候,產業鏈上的零部件及物質也處在瘋搶狀態,異常緊張。邢新智下令,只要能拿到貨,有多少,拿多少,不問價格。有的部件采購,邢新智親自給產業鏈上的朋友打電話,朋友答應從其它客戶那里勻給中維一部分

像打仗一樣,從研發、組織供應鏈鏈到出成品,一個月的時間,中維世紀推出“人臉識別自動測溫機”, 隨后推出“熱成像測溫儀”。國內、意大利、德國、意大利、西班牙、韓國、日本,到處在使用中維世紀生產的測溫儀。

都說中維世紀有牛人,邢新智喜歡干很牛的事兒。邢新智總結了兩點,“一是中維世紀這么多年積累下來的這套研發體系、人員隊伍,應該說是過硬的,是有戰斗力的,我的同事是夠牛的!第二,我們這么多年來與人為善的這種商業模式,就是遵循了厚道這樣一種文化吧,最后導致我們供應鏈上的客戶是給力的。”

其實,中維世紀測溫儀的成功來自整個產業鏈的力量,做IT產業就是做供應鏈上的生態和厚道。今天得到的回報,是過去結下的緣。

4)第四件很牛的事,讓濟南成為實實在的硅谷

邢新智做人很低調,像一塊高冰翡翠,屬于扔到水里不容易找到的那種。但做事業,他是胸懷全球那種。

AI音視頻是中維世紀主營產品。邢新智說,很多發明創造一直是在模擬人體,AI音視頻就是圍繞人的”眼睛、耳朵、大腦、嘴巴”在做產品。眼睛、耳朵做的事情是采集,就是我最早做的采集芯片。大腦做的事情是分析,就是算力和算法。嘴巴做的事情是輸出,比如音響、熒屏。把信息采集輸入系統做好、把大腦分析做好,然后再做輸出系統。把每一個環節都做好,最后把它打包,微型化的它,就是一臺智能機器人。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主題是智能革命,所謂的智能就是讓萬物看得見、聽得到,會推理、會開口說話。邢新智說:“人工智能將會對所有的行業刷新一遍,AI音視頻行業沒有天花板,萬億市場不止。我希望把中維做成一個非常大的公司,而不是掙點錢算了。”

今天的中維,早已不是十幾年前只做視頻采集卡的中維了,后來公司做了整機產品、做了云技術,成為一家?向全球提供智能AI產品、提供多領域智慧?業解決?案的大公司,成為了華為、小米科技等巨無霸背后的產品技術提供商。相關軟、硬件產品均?主研發、制造,具備從產品定義到制造、?案交付的綜合能?。

邢新智在做的第四件牛事,是打造濟南市人工智能產業的地標園區,讓濟南成為真正的,實實在在的硅谷。中維世紀人工智能產業園,規劃標準廠房面積12萬平米,引進深圳經驗,打造共享研發中心、中試中心、制造中心;購置全自動貼片線、全自動焊接線。嚴選工業控制、智能制造、汽車電子、醫療電子、物聯網等產業鏈相關企業入駐。引進華為機器視覺線,合作成立智慧視覺研究院,為園區增強“大腦”;引進優秀的OEM公司、ODM公司;優秀的算法公司、優秀的AI創意公司等,將園區打造成人工智能全產業鏈高知集聚地,將更多的人工智能技術、生產工藝、創意作品落地轉化成產品和產業,真正實現AI賦能百業,實現智能制造和無人工廠。

。END 。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制造界。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