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頭條 >
高強度研發投入 繪就50強企業群像
2021-11-24 10:38:42   來源:青島財經日報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 記者 聶艷林 竇衍鳳 見習記者 高奕靜

昨日,2021青島新經濟高成長企業發展論壇暨海創匯·第五屆全球創業創新生態峰會在青島冰山之角拉開帷幕。峰會上,正式公布“2021青島新經濟高成長企業榜單”,同步舉行“青島新經濟高成長企業發展論壇”“2021青島新經濟高成長企業發展報告解讀”“青島新經濟高成長企業圓桌會”等一系列活動,擎畫出青島新經濟企業發展的巨大成就,吹響了聚焦科技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沖鋒號。

此次活動由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嶗山區人民政府、海爾集團、青島銀行(002948,股吧)主辦,青島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中心、青島市派駐嶗山區服務企業工作隊、嶗山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嶗山區民營經濟發展局)、海創匯、北京市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等共同承辦。

凸顯科技與創新特質

以科技創新為賽道,積極推進新經濟業態升級,是青島新經濟企業發展特色。這一特色從此次發布的2021青島新經濟高成長企業可見一斑。此次評選活動將企業成長性和創新性設為入門所具備的必須條件。例如:在創新性指標中明確知識產權和研發投入兩項數據指標。經過數月的遴選與考評,50家企業憑借在科創實力、創新潛能等方面的優異表現成功入圍榜單。《2021青島市新經濟高成長企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50強中有47家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強度超過5%的占68%,擁有發明專利的占70%,登記軟件著作權的占88%。

在科技創新引領下,50強企業的高新技術屬性成為最顯著的標簽之一,青島產業技術創新驅動發展路徑日漸清晰。40家企業被認定為“專精特新”企業,獨角獸企業和準/潛在獨角獸企業分別有5家和3家,山東省瞪羚企業共24家。從代表性企業看,海威茨專注于城市智慧能源(600869,股吧)管理領域,提供智慧水務、智慧供熱管理平臺、計量儀表、節能控制等產品及系統解決方案。中加特由省瞪羚企業晉級為省獨角獸企業,專注礦用防爆電動機及變頻一體機的研發制造。

2018-2020年,50強企業累計擁有發明專利586件,擁有10件以上的企業11家,海威茨、卡奧斯、歌爾微電子位居前三,分別擁有167件、98件、82件。2018-2020年,50強企業累計擁有軟件著作權1744項,擁有10項以上軟件著作權的企業33家,卡奧斯、松立控股、中瑞汽車、奧利普超過100項。

呈現跨越式邁進

觀察榜單可以看到,50強企業集中分布于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節能環保、醫養健康、新能源新材料五大產業領域。26家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企業主要分布在大數據與云計算、人工智能、微電子等7個細分領域。大數據與云計算擁有企業11家,7家高端裝備企業分布在成套裝備、核心部件、智能裝備、儀器儀表和電線電纜5個細分領域。從發展上來看,50強企業在新經濟領域“遍地開花”,煥發出強大生命力。

從50強成長性分析,50強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復合增長率超過50%的占56%。2018-2020年,50強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總額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9%,增長率超過100%的企業有16家,核芯互聯、科創信達、海華生物等5家企業增長率超過500%。其中,卡奧斯、歌爾微電子等6家企業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作為“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卡奧斯業務覆蓋15個行業,以大規模定制模式為企業賦能,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2020年主營業務收入在50強企業中位居榜首。

事實上,入榜企業的高成長性主要取決于企業在成長道路上不斷創新,利用優勢化大趨勢為大機遇。例如:核芯互聯專注于數模混合信號鏈芯片設計,成立以來推出了高精度數據轉換器(AD/DA)等上百款芯片產品,在電力、軌交、智能制造等領域得到廣泛使用。科創信達以智能硬件和IoT平臺為核心,提供智慧養殖數智化解決方案,是國際領先的環控器研發廠商。

20個細分場景賽道現雛形

因具備跨界屬性、備受投資機構關注等特質,新賽道被稱為新經濟的核心資產,逐漸形成有爆發式增長潛力和海量市場前景的新業態。對于區域經濟而言,賽道強者恒強,是各城市追逐的經濟新增長點。

《報告》顯示,50強企業中32家企業已形成鮮明的場景賽道布局,涉及節能環保、工業互聯網、企業服務、智慧海洋、智慧家居、智慧能源、智慧物流、數字文娛等20個細分場景賽道。

50強企業中,圍繞未來城市中城市運行類場景,涌現出智慧園區/社區、智慧安防、智慧停車、智慧醫療、智慧能源、節能環保等10余家“智慧+”賽道型企業。在智慧園區/社區場景賽道中,海納云以物聯網、人工智能、5G、區塊鏈等技術為依托,打造12項智慧社區服務場景,為社區、園區、鎮街、樓宇、酒店等“城市微單元”提供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物聯網大數據運營服務等綜合解決方案。圍繞產業數字化賦能類場景,工業互聯網、金融科技、智慧、礦山、智慧物流、智慧海洋、智慧養殖等15家賽道型企業發展提速。切入家居、文娛等生活類場景,形成智慧家居、數字文娛等熱點賽道。

梯度培育破解企業“孤島效應”

此次50強榜單評選由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海創匯、北京市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聯合規劃、啟動,旨在為青島這個紅瓦綠樹的城市孕育出更多瞪羚獨角獸、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50強榜單的發布不僅是此次峰會一個重要環節,對于青島而言,也是梯度培育新經濟企業的重要節點事件。縱觀50強企業分布情況,整體呈現出“大集聚小分散”的產業分布特征,產業協同作用較弱,在細分領域內未形成產業鏈的縱向延伸,在產業大類未形成產業生態的橫向跨界,企業發展存在一定的“孤島效應”, 整體與青島市產業門類齊全但缺乏地標產業的發展現狀相吻合。

對此,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局長高善武表示,根據此次《報告》,接下來,青島將圍繞省十強產業,梳理繪制重點產業鏈企業圖譜,針對產業鏈薄弱環節加強資源配置,建立產業鏈重點項目庫。“在具體實施方面,市區聯動梯度培育新經濟企業,持續性開展全市新經濟高成長企業挖掘、遴選和培育工作。”高善武介紹,還將持續發布“工業賦能”和“未來城市”場景清單,推廣工業互聯網場景賦能公共服務平臺在新經濟高成長企業群體中的應用,引導企業圍繞場景需求建立場景產品與方案供給清單。

作為此次峰會的參與方之一,長城戰略咨詢高級合伙人、副總經理徐蘇濤對青島市發展新經濟提出建設性意見。他建議青島在加強本土企業培育、鼓勵存量企業升級的同時,大力引進和集聚科技創新頭部企業以及上市公司區域總部,實施新經濟梯度培育計劃,打造北方新經濟發展高地。

青島海創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長文表示,今年,海創匯成為國家首批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公共服務示范基地,聚焦青島區域創新創業生態,持續布局賦能,堅定攜手優質企業共創共贏。“海創匯作為大企業共創平臺的頭部企業,也借此機會面向各領域創企輸出‘有根創業’的優質養分,讓更多創企在平臺上汲取科創勢能,加速發展。”

聘27位民營企業家當經濟顧問

聘請民營企業家當市政府經濟顧問,為政府制定戰略規劃、出臺重要舉措、進行重點項目論證等獻言獻策。記者從此次峰會上獲悉,經部門和區市推薦、初審、綜合評價、會議研究、公示等程序,聘請瑞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于瑞升、凱盛浩豐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馬鐵民、青島特銳德(300001,股吧)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于德翔、青島青松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隋曉等27位民營企業家作為第一批市政府經濟顧問,聘期三年。

“能夠當選市政府經濟顧問,對我來說是動力、更是責任。在以后的工作中,將青松資本企業屬性特色,加大對本地科技企業投資力度,助推企業上市,也為青島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作為民營企業家代表,青島青松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隋曉對于當選第一批市政府經濟顧問感到的是沉甸甸的壓力和責任。

據介紹,此次峰會活動設置了“青島新經濟高成長企業發展論壇”“新經濟高成長企業家走進青島‘雙招雙引’活動”“膠東經濟圈金融合作聯盟股債雙融路演大賽”和“海創匯第五屆全球創業創新生態峰會”四場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及頭部投資機構、行業領軍企業、高成長性企業代表等匯聚一堂,把脈青島新經濟發展,共同攜手全球創業者共商創新創業發展大計。

基于大企業共創平臺生態及開放的完善資源體系,本次峰會在有力促進青島創新創業生態良性循環的同時,助推形成了項目方資源方互惠互利、平臺方攜手多方生態運轉的“雙循環”新格局。在未來發展中,青島將繼續向企業家開放應用場景,提供最優質的環境、最寬廣的平臺、最貼心的服務,加速建設瞪羚、獨角獸、“專精特新”等高成長企業茁壯成長的創業城市。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