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頭條 >
肉夾饃、胡辣湯、庫爾勒香梨…一大批小店成被告!維權還是斂財?相關部門回應
2021-11-26 19:39:48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微信號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有報道稱,河南焦作多家經營了十幾年“逍遙鎮胡辣湯”的商戶,因門牌上使用“逍遙鎮”三個字,被逍遙鎮胡辣湯協會以商標侵權告上法庭。商戶們如想繼續使用該名稱,每年要繳納會費,否則需進行賠償。

此外,陜西潼關肉夾饃小吃協會也以侵害商標權為由,對全國多家招牌中帶有“潼關肉夾饃”字樣的小吃店發起訴訟,要求商戶在招牌中撤銷相關字樣并賠償相應費用,如想繼續使用“潼關肉夾饃”商標,需繳納相應加盟費。

11月26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對此進行了回應:

從法律上,“逍遙鎮”作為普通商標,其注冊人并不能據此收取所謂的“會費”。“潼關肉夾饃”是作為集體商標注冊的地理標志,其注冊人無權向潼關特定區域外的商戶許可使用該地理標志集體商標并收取加盟費。同時,也無權禁止潼關特定區域內的商家正當使用該地理標志集體商標中的地名。

目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已責成地方相關部門深入了解事件進展,加強對各方保護和使用商標的行政指導,積極做好相關工作,依法依規處理有關商標糾紛,既要依法保護知識產權,又要防止知識產權濫用,處理好商標權利人、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之間的利益關系。

數十家肉夾饃小吃店成被告

維權還是斂財?

近日,“潼關肉夾饃”引發了一場商標糾紛。

在河南洛陽,有幾十家小吃店的商戶們表示,只因他們的招牌上的肉夾饃前帶了“潼關”兩個字,就被陜西潼關肉夾饃協會給告了。而目前,這家協會已經起訴了全國多個使用這一商標的店鋪。

據央視財經記者了解,僅洛陽就有幾十家商戶收到了關于使用潼關肉夾饃涉嫌侵權的傳票,要求賠償的金額3-5萬元不等,而且并被告知如果他們還想繼續使用該商標,就需要繳納99800元。

河南臺民生頻道記者:從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商標網查詢到,潼關肉夾饃確實是一個已經注冊的商標,它的注冊日期是在2015年的12月14日,注冊的單位是潼關肉夾饃協會,但是它所注冊的國際分類屬于第30類,也就是方便食品類。

河南某肉夾饃經營戶:第30類是生產加工方便食品類,而第43類是我們招牌門頭,是屬于餐飲服務、餐飲住宿的商標類,不符合這個規定,你不屬于馳名商標,不能跨類別保護。

潼關肉夾饃協會回應商標使用費

面對突如其來的傳票,商戶表示,自己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應對下一步的訴訟,所以更多的是選擇和解。而陜西潼關肉夾饃協會則表示,維權是希望店鋪加入協會,并且需要繳納年會費2400元。

河南某肉夾饃商戶:好多律師給我們打電話,剛開始說5萬元,后來調解說1.8萬元,又打電話說1.2萬元,還打電話說8000元,最后上個禮拜四給我打電話說5000元,他這樣調價,我覺得他目的都不是為了維權,就是為了斂財。

面對這種被動的給錢了事的局面,商戶們也質疑,協會明明在2015年取得了商標的所有權,為什么時至今日才開始維權行動呢?目的到底是什么?

潼關肉夾饃協會工作人員:我們是從去年12月才開始委托北京一個律師事務,做的是全國的商標維權,我們需要的是讓大家所有做潼關肉夾饃的能夠集中在一塊兒。我們并不是強行要求賠償,是希望所有做這個的能加入到協會,共同去發展這個品牌。協會要交會費,一年是2400元,也就是一個月200元。

“逍遙鎮胡辣湯”胡辣湯風波

不僅僅是潼關肉夾饃出現商標之爭。近期,河南多地還出現了“逍遙鎮胡辣湯”的商標維權風波。

目前,河南省西華縣胡辣湯產業發展中心已經發布通告,叫停了“逍遙鎮胡辣湯協會”的這一行動。那么,逍遙鎮胡辣湯協會此前是出于什么目的,要進行維權呢?

河南西華縣逍遙鎮胡辣湯協會副會長 高朋:因為逍遙鎮這個商標,確實早在2003年就在國家工商總局已經注冊過了,因為我們在前期的發展當中主要是放任式的,讓大家都使用這個名字。

但是從今年開始,我們協會聯合第三方的知識產權公司,來進行維權,主要想通過維權,把使用逍遙鎮商標的商戶,納入到我們協會名下,通過協會的統一化運作、標準化的制作,規范大家的經營。

上百“庫爾勒香梨”水果店也被告

近期,商標維權可謂“按下葫蘆浮起瓢”。近日在河南洛陽,上百家水果商戶因為賣香梨用“庫爾勒”,被庫爾勒香梨協會起訴侵權。

河南洛陽某水果市場商戶:22元的一箱香梨,罰我6000元。元月份賣的香梨,七月份下的傳票。庫爾勒香梨賣這些年,不知道咋注冊上的。做水果都30多年了,還沒聽說過這個是侵權。

除了農貿市場里面的很多商戶都交了6000元的罰款以外,洛陽市區其他一些超市或商場也都遇到了類似的情況。現在最令商戶迷茫的是,不知道如何區分一款商品是否侵權。

律師 趙世峰:作為商標的持有人,庫爾勒香梨協會是可以向侵權人去主張侵權損害賠償的,這個行為是完全合法的維權行為。但是作為水果的經銷商而言,他們本身并不知道產品上是否有一些侵權信息。同時他們如果也能提供這些產品來源的話,這種情況下,根據商標法第六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這些經銷商是不需要承擔賠償責任的,香梨協會可以去找真正的侵權人來主張賠償。

據查詢,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香梨協會的涉訴關系就有759條,開庭公告有684條,僅在11月份開庭就有21次。

巴音郭楞庫爾勒香梨協會工作人員:只有通過律師和解,因為這塊不歸我們負責。

多家餐飲機構因名稱含有“眼鏡”被起訴

因為商標惹上官司的,還有云南昆明的餐館經營者們。近日,昆明多家店名中含有“眼鏡”二字的餐飲經營者,都因為涉及商標權糾紛而被起訴。

黃瓜營眼鏡燒烤經營者:我們家有三個店都被告上去了。

眼鏡粑粑經營者:他和我相隔千山萬水,就說影響了他的品牌、經營。

最近,昆明6家店名含有“眼鏡”二字的餐飲機構經營者收到了法院的傳票,說他們因涉嫌商標權糾紛被起訴了。

原告包某某是“眼鏡”注冊商標的商標權人,該商標在2000年5月7日被國家商標局核準注冊。核準使用項目包括餐廳和餐館。包某某請求法院判令被告們停止使用“眼鏡”商標標識的店招、門頭,禁止在提供服務或對外宣傳時使用上述標識。同時,判令被告賠償原告經濟損失5萬元,還要由被告承擔全部訴訟費用。

這6家餐飲企業的經營者則認為,他們給自家店取名眼鏡,是食客根據他們的外形特征叫的,因為他們清一色全部戴著眼鏡。再說,眼鏡是一個常用的專用名詞,誰都能用,而且眼鏡粑粑、黃瓜營眼鏡燒烤、正宗眼鏡燒烤的經營者,也都注冊過43類商標。

黃瓜營眼鏡燒烤經營者:我什么證件都有,商標注冊我都有。

眼鏡粑粑經營者:我是絕不妥協,這是我們云南本土的品牌,政府也授予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牌子,我一定會保護它的。

記者在搜索引擎輸入原告包某某的名字,網頁就顯示出數十條相關起訴。涉及四川、福建、廣西、陜西、湖南等多地。但這些案子中,有的法院駁回了原告請求,有的則是判處被告賠償經濟損失4000至6000元不等。

律師:行業協會無權

禁止商戶正當使用商標

近年來,行業協會以規范產業發展之名,進行商標維權事件并不少見。那么,對于這兩起事件,地方行業協會是否有權收取會費,是否可以禁止商戶使用相關商標?

律師表示,我國商標包括商品商標、服務商標、集體商標和證明商標,潼關、逍遙鎮等地理標志可以作為集體商標或證明商標申請注冊,但如果商戶能夠證明商品的來源,就不構成侵權。

北京市京師(鄭州)律師事務所歐陽一鵬:逍遙鎮、潼關由于含有地名,而地名多是地理標志的含義,注冊商標專用權人無權禁止他人正當使用。此外,若商標使用人在注冊商標之前就在同種或類似商品上使用商標,那么注冊商標專用權人無權禁止該使用人在原范圍內繼續使用。

來 源 | 國家知識產權局、央視財經

本期編輯 劉雪瑩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21世紀經濟報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