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頭條 >
揭秘部分高收入者偷逃稅手法 稅務監管持續加強
2021-11-30 07:40:57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陳益刊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今年以來,一些明星網紅偷逃稅案件接連被稅務部門公開曝光,從這些案件披露的信息中可發現,這部分高收入者的偷逃稅手法可謂五花八門。

不過,近些年,國家已經強化對高收入者稅費的征管,嚴厲打擊偷逃稅行為。專家也建議,對高收入人群偷逃稅監管,應以大數據思維以數治稅。此外,應加大對高凈值人士的個稅監控,對個獨企業、合伙企業的核定征收加強管理。

手法一:

轉換收入性質降低稅負

在現行個人所得稅(下稱“個稅”)制度下,包括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等在內的綜合所得收入,應稅收入超過96萬元的部分,將適用45%最高邊際稅率。而個稅種下的經營所得(應稅收入超50萬元部分)最高邊際稅率為35%,股息紅利等資本所得則適用統一的20%稅率。

因此對于高收入者,尤其是收入千萬甚至過億的超高收入者來說,將工薪、勞務報酬等綜合所得收入轉為經營所得或資本所得,稅負將明顯下降。

最新的一個典型案例,是杭州市稅務局披露的網紅主播雪梨(本名朱宸慧)和林珊珊偷逃稅案例,兩人的偷逃稅手法正是將從有關企業獲得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綜合所得收入,轉換為個人獨資企業的經營所得,從而實現偷逃稅款。

以雪梨為例,據稅務部門披露,2019年至2020年期間,她通過設立北海宸汐營銷策劃中心、北海瑞宸營銷策劃中心等個人獨資企業,虛構業務把從有關企業取得的個人工資薪金和勞務報酬所得8445.61萬元,轉換為個人獨資企業的經營所得,偷逃個人所得稅3036.95萬元,最終被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并擬處1倍罰款共計6555.31萬元。

信永中和會計事務所重慶分所合伙人張莉娟告訴第一財經,還有一些公司股東將綜合所得收入轉為股東分紅所得,適用20%稅率,這遠低于綜合所得最高45%邊際稅率。

手法二:

濫用核定征收優惠、財政返還降稅負

一些明星網紅等不少高收入者成立工作室、個人獨資企業,客觀上會出現利用核定征收方式來降低稅負的結果。

實踐中一些小微企業沒有賬本或賬目混亂等原因,讓稅務機關很難征稅。為了簡化手續,降低征管成本,法律賦予稅務機關可以采用核定征收方式征稅,即按照企業收入按一個固定比例(如10%)來核定應按稅額,然后按照對應的稅率或者很低的核定征收率來征稅。

有學者測算,采用核定征收,一些高收入者實際稅負較依法納稅大幅降低,一些地方降幅甚至能高達九成。前述雪梨等案件中,可能存在其設立的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征收的情形,從而實現稅負大幅下降。

“一些高收入者將勞務關系轉變為合作關系,即勞務所得轉化為經營所得,通過成立個獨企業、合伙企業的方式取得收入,采用核定征收方式繳納個人所得稅,稅率通常不高于5%?!睆埨蚓暾f。

一些地方為了招商引資,采用核定征收降低稅負成本和返還部分企業所得稅、個稅等財政返還的方式,來吸引明星、網紅等高收入人群公司入駐。不過在近些年的嚴格監管下,一些明星工作室相繼注銷。

手法三:

借陰陽合同、虛假合同隱藏收入偷逃稅

個別高收入者為了偷逃稅,也多采用“陰陽合同”“拆分合同”甚至通過簽訂“虛假合同”來隱藏收入。

根據稅務總局最近披露的一個典型“陰陽合同”案例:安徽某藥業公司股東鮑某與殷某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將其實際持有的該藥業公司51.09%的股權轉讓給殷某,實際轉讓價格為7000萬元。后鮑某為偷逃相關稅款另行偽造《股權轉讓協議》進行納稅申報,少繳稅款合計1175.48萬元。

2018年稅務部門披露,范冰冰在電影《大轟炸》劇組拍攝過程中實際取得片酬3000萬元,其中1000萬元已經申報納稅,其余2000萬元以拆分合同方式偷逃個人所得稅618萬元,少繳營業稅及附加112萬元,合計730萬元。

高收入偷逃稅

監管加強

實踐中的高收入者偷逃稅手法更多,比如采用實物福利、報銷方法發放收入;高收入者將部分收入由低薪員工代領;虛構發票抵稅;定向分紅避稅等。

中國稅務學會理事焦瑞進告訴第一財經,高收入意味著適用高邊際稅率,由于稅負重,會引發一些高收入人士冒險逃避稅,方法不外乎“陰陽合同”、多套賬、做假賬、虛開票、設立無實質經營公司、借殼市高估上市、高估無形資產、公轉私,或變化收入形式等。根據收入來源和身處環境不同,逃避稅方式也多樣化。

焦瑞進表示,從部分高收入者偷逃稅趨勢看,他們多做足表面文章,多以無實質經營企業投資人獲取“投資所得”,投入的資產或是已無價值的固定資產,或是虛無縹緲的無形資產。

近些年國家已經強化對高收入者稅費征管,嚴厲打擊偷逃稅行為。

2019實施的新個稅法,首次引入了反避稅條款。今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其中明確要依法加強對高收入高凈值人員的稅費服務與監管。

包括北京等省市出臺的深化稅收征管改革方案中,要求提高對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高收入高凈值人員的稅費服務和監管水平。

9月,稅務總局發布《關于開展文娛領域綜合治理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加強文娛領域從業人員稅收管理,定期開展稅收風險分析。定期開展對明星藝人、網絡主播的“雙隨機、一公開”稅收檢查。加大對文娛領域偷逃稅典型案件查處震懾和曝光力度。

針對一些明星網紅濫用核定征收來偷逃稅,《通知》要求對明星藝人、網絡主播成立的個人工作室和企業,要輔導其依法依規建賬建制,并采用查賬征收方式申報納稅。

針對一些地方濫用稅收優惠吸引明星網紅等,《通知》要求切實規范文娛領域涉稅優惠管理,對各類違規設置或者以變通方式實施的稅收優惠,各級稅務機關不得執行。依法開展對明星藝人、網絡主播是否應享受稅收優惠情況的核查等。

焦瑞進認為,未來對高收入人群偷逃稅監管,應以大數據思維以數治稅。高收入或高凈值人群收入主要在個人賬戶或企業賬戶中,因此要加強稅銀聯網協同作戰。

張莉娟建議,加大對高凈值人士的個稅監控,對個獨企業、合伙企業的核定征收加強管理,對經營收入小于收入總額(包括股權轉讓收入)一定比例的情況下,取消核定征收。政府部門、銀行等加強數據共享。

稅務總局近期公開表示,為維護正常的經濟稅收秩序,各地稅務稽查部門與公安等部門通力合作,持續加強對高風險行業和個人的稅收監管,嚴厲打擊增值稅發票虛開騙稅和隱瞞高收入未如實申報納稅等各類涉稅違法犯罪行為,持續凈化稅收營商環境,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關鍵詞: 高收入者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