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頭條 >
夏立軍:避免在同一個賽道擁擠 未來新能源還能夠保持多久?
2021-12-07 19:45:35   來源:和訊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2021年12月7日,由和訊網主辦的2021財經中國年會暨第19屆財經風云榜《2022競逐富與強》盛大開啟。和訊信息首席投資顧問夏立軍受邀參加了圓桌主題《2022跨年行情展望與解讀》并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從歷年整個行情看

夏立軍表示,基本上從12月到轉年1月份,指數一般會呈現出小幅振蕩上漲,這個原因主要兩方面,第一方面在三季度季報之后,很多的上市公司的業績已經是明朗了,應該說不存在業績比較大的地雷,包括一些不確定因素在消除。

第二一般到12月份的時候,央行貨幣政策它也會實現對沖,往往在每年年底或者在第二年年初的時候,流動性相對來說緊張,但央行這幾年動作比較明顯,保持流動性的穩中平衡,這種格局來看,對于整個市場也會構成實質性的利好,也會對整個行情構成一定的支撐。無論是從流動性,還是從估值方面,他認為目前整個市場向好的基礎是存在的,大家更多的還是要選擇品種,選擇一些賽道。

未來新能源還能夠保持多久?

夏立軍認為,年初的時候,新能源汽車包括整個新能源產業鏈等等一些股票表現比較突出,但是到了中報的時候,包括到了三季報的時候,個股走勢出現了分化,也就是個股的漲勢,個股的漲速完全超出了它的整體業績增速,所以市場還是給予了理性的估值修復過程,所以很多股票在其中也是出現了一定程度振蕩和回調。

夏立軍提出,分析一個賽道的時候,分析一個行業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業績成長性要分為兩方面,第一就是市場的預期,整體的估值和將來整體現金流的折現值包括未來成長空間能不能相匹配,還有一方面要靜態估值情況。

大家能夠看到后邊新能源整個產業鏈對應上游財報的需求確實有所增加,比如說像鈷、鎳、鋰等等必需的材料,但是后續還要看到更多的新能源汽車一些產業鏈的結構性的變化,比如說像鋰電池概念,全球的礦物資源是有限的,前一陣子時間工信部發布了關于對于鋰礦資源開發、投入等等有相關的提示公告,避免大家在一個賽道上過于擁擠,更多還是要看看全球整個市場的情況。

以下為嘉賓發言實錄:

應該說從歷年整個行情看,基本上從12月到轉年1月份,指數一般會呈現出小幅振蕩上漲,這個原因主要兩方面,第一方面在三季度季報之后,很多的上市公司的業績已經是明朗了,應該說不存在業績比較大的地雷,包括一些不確定因素在消除。第二一般到12月份的時候,央行貨幣政策它也會實現對沖,往往在每年年底或者在第二年年初的時候,流動性相對來說緊張,但央行這幾年動作比較明顯,保持流動性的穩中平衡,這種格局來看,對于整個市場也會構成實質性的利好,也會對整個行情構成一定的支撐。無論是從流動性,還是從估值方面,我認為目前整個市場向好的基礎是存在的,大家更多的還是要選擇品種,選擇一些賽道。

在2022年,各個板塊的輪動機會是比較多,總體市場來看,我們認為并不具備超級牛市,無論說從全球流動性方向來看,還是從整個宏觀經濟目前格局來看,它都會有一些結構性特征,我們更多是認為大家還是選擇估值修復的行業是比較好,另外還要看到成長性的行業,也就是說在2021年整體來看,表現并不是很突出,但是它的整體行業拐點,包括估值體系的預期值比較高,我們就會選擇這些品種,所以大家要關注兩個方面,第一是估值合理性,第二要關注各個行業拐點的流動性。

剛才陳老師和韓老師從不同的層面,對于整個新能源的細分賽道做了分析,應該說兩個人從不同的角度或者說從不同的時段,不同的周期進行了比較細致的,比較理性化的梳理。我們認為像新能源產業鏈在今年的整個波動過程當中,也不說一帆風順,也不是所有的股票都是齊漲共跌,我們看到在年初的時候,新能源汽車包括整個新能源產業鏈等等一些股票表現比較突出,但是到了中報的時候,包括到了三季報的時候,個股走勢出現了分化,也就是個股的漲勢,個股的漲速完全超出了它的整體業績增速,所以市場還是給予了理性的估值修復過程,所以很多股票在其中也是出現了一定程度振蕩和回調。

我們在分析一個賽道的時候,分析一個行業的時候,具體分析到哪只股票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注意,它的業績成長性要分為兩方面,第一就是市場的預期,整體的估值和將來整體現金流的折現值包括未來成長空間能不能相匹配,還有一方面要靜態估值情況,大家提到寧德時代(300750,股吧),我們分析一下它的三季度季報,三季度季報有很多看點,但是有一點大家從估值角度來看,不難發現,這只股票應該說它的整個凈利潤增長幅度是100%,但是在三季度季報的時候,整體的市盈率是138倍,應該說這種情況還是比較相匹配的,所以它在發布三季度季報的時候,沒有出現利好見光死,反而出現振蕩之后,是繼續振蕩上漲,它的估值合理性,大家可以借鑒,可以對新能源其他賽道應該予以充分的分析和解讀。

大家能夠看到后邊新能源整個產業鏈對應上游財報的需求確實有所增加,比如說像鈷、鎳、鋰等等必需的材料,還有陳老師提到的稀土永磁,稀土永磁電機的生產,需求量會有所增加,但是我們后續還要看到更多的新能源汽車一些產業鏈的結構性的變化,比如說像鋰電池概念,全球的礦物資源是有限的,前一陣子時間工信部發布了關于對于鋰礦資源開發、投入等等有相關的提示公告,避免大家在一個賽道上過于擁擠。

所以說從這個層面來看,我們更多還是要看看全球整個市場的情況。在2021年,我們能夠看到不僅僅大家在關注鋰電池汽車,在日本對氫能源汽車研發也已經提到議事日程上,而且已經是取得進展。因此我們認為后邊比如說像氫離子提取的技術能不能有所突破,后邊我們會不會結合整個新能源汽車情況,結合我們國家的國情,會不會有所技術創新,這是在2022年應該關注的要點。畢竟從2021年來看,像鋰電概念應該說市場給予了很高的熱情,但是2022年恐怕市場會有一個重新定位,會更加理性對待每個細分的賽道,我覺得大家對新能源產業鏈它涉及的領域比較多,而且一些細分的賽道在后邊的機會,我想也會十分地豐富,大家還是要更多關注這些產業鏈機會。

至于說大家所關注的像半導體,半導體材料,半導體芯片等等,韓老師也提到……

我覺得主線行情恐怕還會像2020年茅指數,包括2021年寧指數一樣,只能說個別的上市公司會脫穎而出。全球的芯片產業鏈看得比較清楚,如果說在高端研發,像美國掌握了核心技術,從整個生產領域,生產的細化來看,像我們國家臺灣地區,包括像日本、韓國,它的整個加工能力是比較強,但是我們現在整個芯片生產情況來看,還是處在初級或者中端階段,整個半導體生產應該說是今后發展高芯領域的重要基石,從半導體包括芯片概念的理解上,我覺得大家可以有比較理性化的分析,以前看半導體就是像40年、50年前,我們都知道二極管、三極管,那是分離元器件,那個時候大家拿分離元器件做電子管收音機。到了30年,也就是上個世紀90年代的時候,我們看到新的半導體業態出現了,就是集成塊,我記得很多70后包括80后朋友打的電子游戲機小霸王,那個時候它的半導體是集成塊,那個集成塊就是替代了分離元器件。到了2000年之后,包括到了2010年之后,芯片逐漸取代過去的集成塊,就是半導體的材料或者半導體的體積是越來越小,但是它里邊信息量會很大,從整個設計或者說從加工來看,究竟國內的企業誰會脫穎而出,我覺得這個是大的看點,大家要注意,一個產業鏈必須有龍頭,這個龍頭要有核心的研發能力,它的產品附加值應該說會一騎絕塵,會有比較好的壟斷性,像這類公司是值得關注的。

從整個中小企業融資,它是有一定歷史背景,過去商業銀行它的貸款,往往傾向于大型的企業,包括大型的國有企業,這些企業它的整個凈資產,包括固定資產應該說能夠覆蓋整體貸款的規模,或者說這批企業業績增長相對來說比較穩定。

它從整個信用而言。現在我們看到央行貨幣政策,今年有新的格局,往往是我們從歷來整個央行釋放流動性來看,它主要是從寬貨幣角度來看,今年整個央行政策也是發生了一定轉彎,開始實現寬信用。對于一些高新技術企業包括中小企業,扶持力度開始加大,但是現在來看,整個融資體系不僅僅要包括商業銀行的間接貸款,通過資本市場實現直接融資,把直接融資的比例逐漸提升。從傳統來看,比如說像上海市場,包括像深圳市場,我們曾經所說的滬深交易所,就這兩個交易所對應的企業上市是有要求的,包括你的凈利潤情況,盈利的情況,還有凈資產情況。這個門檻會對很多中小企業包括高新技術企業融資是一道比較大的門檻。我們現在通過把北交所當中的一些融資功能,包括涉足的企業門檻降低,從整個資本市場發展格局來看,它也是為了整體注冊制改革打一個基礎。高新技術企業在北交所進行融資,它的股權結構,包括整個上市公司治理情況,從機構角度來看,它的投射能力是比較強,畢竟從整個交易制度來看,做市商、連續定價都是能夠具備的。我們從這個角度來看,今后能夠真正優化一些中小企業包括潛質企業的資源配置,你潛質越好,包括成長性越好,能夠在證券市場當中尤其是在北交所交易當中你能得以體現。

北交所的設立應該說對于整個資本市場的改革,注冊制的改革,它是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再有我們認為從整個今后以及企業融資這些體系、角度,包括融資的領域和范圍,還有涉及的群體有比較大的敞開的窗口,我們認為北交所的設立,今年還是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但是大家在關注北交所相關股票的時候,要注意這樣的特征,畢竟它是新興市場,它的漲跌幅度是30%,整體流動性來看,目前還不如主板市場和中小板市場,所以這方面大家在投資過程當中,也應該予以注意,一個新興的事物,一個新興的交易板塊,我們看到它的歷史意義,或者說看到未來,但是現實當中,我們投資的一些風險,投資的一些策略也應該要落實到實處,大家應該理性看待新興事物。

大家在每年做策略投資的時候,首先要把脈整體的這一年度的大的宏觀政策,包括行業政策,我們看到既然現在整體央行貨幣政策要實行精準的灌溉,這些資金的流向到底是什么方向,我們看到近幾年高新技術企業受到的支持力度比較大,就是改變了過去房地產市場作為流動性的蓄水池,這種格局會在整個高新技術企業當中,會得以體現,你融資成本降低了,自然會對應你的利潤有一定的貢獻,明年更多是把握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當中應該看到明年剛剛開始落地,剛剛開始涉及的起步的行業,比如說像特高壓,像人工智能電網,無論是新產業鏈發展的格局,發展的空間有多大,但是最后落實到實處,因此明年我們認為最好的賽道或者說我們看到最清楚的賽道,大家要關注智能電網。

關鍵詞: 同一個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