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頭條 >
2020年各省平均工資的亮點、看點和特點
2021-12-09 12:16:59   來源:譚浩俊 微信號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2020年各省平均工資的亮點、看點和特點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中國統計年鑒-2021》,2020年全國31省份平均工資出爐。從各省平均工資情況來看,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長勢頭,呈現了穩步提升的良好局面。

由于涉及每名職工的切身利益,因此,年鑒的發布,備受各方關注。不僅廣大職工關心此事,職工親屬等也十分關心。因此,保持職工工資的穩定增長,讓廣大職工充分享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帶來的福利,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也是穩民心、穩市場、穩預期的重要工作。各級政府應當高度重視,認真抓好,最大限度地提高職工工資。同時,要積極幫助企業,為企業解難題、減負擔、降稅負,從而讓企業能夠有條件給職工加薪、為職工增資。如果能夠保持職工工資的穩定增長,就能對消費起到積極的作用,就能更好地發揮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同時,經濟的穩定增長,又能對就業提供更好的條件和基礎,形成良性循環。

那么,應當如何來看待2020年的職工工資呢?從年鑒中公布的各地平均工作來看,又有哪些亮點和看點,呈現什么樣的特點呢?從亮點來看,最突出的莫過于私營單位與非私營單位的工資差距在縮小。透過2020年各省私營單位和非私營單位的工資情況,與2019年相比,非私營單位工資增幅超過1.1的,只有寧夏、上海、青海三個省份,而私營單位工資增幅超過1.1的,則有上海、湖南、青海等11個省份,多出8個省份,說明私營單位與非私營單位之間的工資差距在2020年是縮小的??s小的原因,不排除非私營單位控制了工資性支出,取消了福利性工資和報酬。而在私營單位工資中,西藏2020年私營單位的平均工資超過6萬,在全國保持前列,是一個不小的亮點,也是令人振奮的亮點。這也充分體現了黨的民族政策在西藏的作用,體現了西藏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同時,農民工工資保持較高的增幅,也說明農民工群體正在告別過去勞動強度大、工資低的局面。

就看點而言,過去的一年,無論是非私營單位還是私營單位,“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金融業”2020年的平均工資水平,在列入統計的18個行業中都位列前三,也從一個側面說明,技術在工資中的影響力在持續擴大。而技術給工資帶來的增值效應也在不斷提高。真正從事高技術領域工作的群體,工資水平都比較高。而金融業作為一個特殊行業,既具有壟斷特征,又是一個技術水準比較高、技術要求比較高的行業,因此,這些年來,工資水平一直位列前列。而前些年工資水平比較高、一度在行業中排名靠前的房地產業,近年來,在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開發商資金鏈緊繃,尤其在去年疫情嚴重沖擊的情況下,工資水平出現了比較大的下降,排名已經靠后了。這也進一步說明,行業景氣度對職工工資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新興行業、熱門行業、風口行業的工資水平普遍較高,傳統行業則很難成為高工資行業,能夠維持現有水平就已經相當不錯。

從特點來看,過去的一年,是企業和政府都十分困難的一年,也是經濟壓力很大的一年,更是外部環境十分復雜而嚴峻的一年。各地能夠保證職工工資繼續穩定增長,是非常不容易的。要知道,疫情對經濟、對行業、特別是對企業的沖擊和影響是非常大的。有的企業,為了穩定員工,采用貸款、借錢等方式發放工資,有的老板甚至將私人物品賣掉來給員工發放工資,這確實反映了2020年企業是非常艱難的。盡管如此,包括私營單位在內,仍然實現了工資的一定增長,令人贊嘆,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企業對職工的關心度在提升,職工與企業的關系也越來越緊密了,企業對職工的依賴度增強了。同時,也反映了企業在應對疫情、穩定增長、共渡難關的決心和信心是非常足的,是敢于正視困難、應對困難、戰勝困難的,這也是為什么中國經濟很有韌性的主要原因之一。1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應邀以視頻方式出席第九屆中歐論壇漢堡峰會并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今年以來,中國經濟持續恢復,增長、就業、物價、國際收支情況總體正常,預計全年經濟增長將超過預期目標。為什么經濟能夠超預期增長,與企業的努力是分不開的,與廣大職工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職工工資的穩定增長,也為消費的穩定打下了比較好的基礎。雖然增幅還不是很大,企業困難仍比較大。但是,能夠在經濟十分困難、企業艱難運行的情況下,把保工資放在突出位置,預示著中國企業是有極強的戰斗力和抗風險能力的,中國經濟是有很強的潛力的,是能夠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和風險挑戰的。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譚浩俊。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