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粵港澳大灣區總部和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聯合主辦、21世紀經濟報道承辦的南方財經國際論壇2021年年會于廣州舉行。
匯豐粵港澳大灣區業務部總經理陳慶耀應邀出席并以“‘雙循環’發展格局中大灣區發展的新機遇”為主題發表演講。
“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經濟最具活力、國際化水平最高的區域之一。在‘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它既是國內大循環的重要腹地,也是聯接國內和國際循環的關鍵樞紐。大灣區不僅在推動‘雙循環’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同時也受惠于‘雙循環’,成為引領中國經濟高質量增長、高水平開放的新引擎。”
他認為,“雙循環”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意味著,在供給側,要構建現代化的產業鏈和供應鏈,推動價值鏈的升級;在需求側,則要擴大內需,推動消費升級。大灣區憑借獨特的產業資源和消費市場,恰好可以推動這兩個方面的發展。
而“雙循環”的另外一環,是內外循環相互促進,核心是實現高水平開放,進而推動高質量經濟增長。大灣區內有著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上區內互聯互通加速發展,使其成為了境內外企業進行自由貿易和投融資的重要走廊。
陳慶耀還指出,大灣區企業可以利用離岸金融市場和跨境金融便利“走出去”,更好地為內循環服務。不論是科技創新融資、綠色債券發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還是海外投資布局供應鏈,都能在區內實現高效便捷的境內外資金利用與管理。
同樣,海外企業也可以利用大灣區聯通國際資本的便利及國際接軌的營商環境,更好地“走進來”對接國內大循環的發展機遇。外資流入和外貿進口增加,不僅將支持國內循環中的產業轉型及貿易平衡,也能推動消費升級發展。
大灣區內存在“一國兩制”、三個關稅區、不同的貨幣和法律框架,這是大灣區促進內外循環發展的獨特優勢。但體制的差異,也是區內“經濟一體化”協調發展的難點,這也造成了目前人才、資本、技術、信息等流通不夠順暢。要取得突破,大灣區下一步仍要將推動先試先行制度創新作為重點。
(作者:姜詩薔 編輯:朱益民)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