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李玉雯 每經編輯 陳星
“面對經濟下行風險,結構性政策已經出現微調,最近的降準是一個比較明確的信號。”渣打銀行大中華及北亞區首席經濟學家丁爽在“2022年中國宏觀經濟”媒體溝通會上表示,從全球范圍看,中國經濟從疫情中恢復較快,2020年已實現正增長,信貸和財政方面的政策在2021年實現了正常化。與美國、歐洲仍實施量化寬松政策相比,當前中國宏觀政策的重點在于穩增長,也有空間來做一些政策的微調。
展望2022年,丁爽表示,宏觀政策會回歸中性,或有一些邊際放松,但不會全面放松,這和2021年一定程度收緊相比,對于穩定經濟是有利的。從貨幣政策角度來看,央行已多次強調要強化信貸增長的穩定性,預計社會融資總額的增長保持在10%-11%。“我們預測明年中國經濟實際增長率是5.3%,名義增長8%到9%,慢慢過渡到社會融資總額增長超過名義GDP增長的情況。”
降準空間有限,預計不會降息
今年三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速4.9%。在丁爽看來,四個主要因素造成三季度經濟增速放緩,包括宏觀經濟政策、監管政策、疫情防控政策以及電力短缺。
結合下階段來看,疫情防控方面,明年3月份之前疫情防控放松的可能性很小;電力方面,近期已通過煤炭增產和進口大致解決了電力不足問題,明年雖然有減碳的整體目標,但應該還是能保證能源的供應;監管政策方面,政策層有意調整步伐和力度,防止造成體系性的風險,這在房地產政策當中也有所體現。
另外,在宏觀經濟政策方面,丁爽表示,宏觀政策在2022年會回歸中性,或有一些邊際放松,但不會是全面放松,這和2021年一定程度收緊相比,對于穩定經濟是有利的。
從貨幣政策角度來看,央行已經多次強調要強化信貸增長的穩定性。在丁爽看來,社會融資總額應該會保持在10%-11%的水平,對明年中國經濟實際增長率的預測是5.3%,名義增長是8%-9%,慢慢會過渡到社會融資總額增長超過名義GDP增長,信貸政策更加支持實體經濟。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央行宣布于2021年12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本次下調后,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8.4%。
“不排除后續有降準,但之后央行會更加節約使用降準。因為降準空間已經非常小,現在很多中小銀行機構的存準已經接近歷史低位,在5%到6%的水平,銀行體系平均水平也達到了8.4%。”丁爽表示,預計接下來降準更多的是在經濟快速下行、失業快速上升的情況下,作為一個信號工具來使用,而不是作為常規的流動性投放工具。
與此同時,一些定向投放,例如央行對銀行的再貸款、減碳支持工具等,可以一定程度替代降準投放流動性,以后會更多通過擴張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來維持信貸的合理增長。
關于市場對降息的討論,丁爽表示,不認為會有降息,原因之一是通脹在上行,此外降息與全球主要央行的政策方向相反。“我們覺得政策利率會保持平穩,下一個政策變化的方向更可能是加息而不是減息。”
值得一提的是,從全球經濟來看,美聯儲將在本周公布2021年最后一次利率政策決議,市場普遍認為美聯儲將加快taper。此外,就加息時點而言,丁爽預測,第一次加息可能是到2022年三季度,之后2023年加息兩次,2024年再加息一次。
美聯儲政策走勢會對中國貨幣政策帶來怎樣的影響?在丁爽看來,中國貨幣政策正常化已經走在前面,不用馬上跟著美國來收緊政策。而中國目前的貨幣政策更多是以國內情況作為最主要的考量因素,受美國的影響比較小。不過,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等越來越開放,中國在制定貨幣政策過程中也會關注美聯儲政策的影響,但總體來說不會緊跟美國去加息,“我們加息的預期是要到2023年4季度,MLF或上調10個基點。”
明年人民幣匯率走勢如何?
人民幣匯率方面,丁爽指出,明年人民幣的匯率還是由基本面推動和支撐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經濟增長率。即使面臨經濟下行風險,相比其他國家,中國的經濟恢復還是比較快的。
二是中國的貿易順差,即經常賬戶的順差,今年預計會達到GDP的1.6%,超出之前的預期,這一基本面說明出口表現比較強勁。
三是資本的流動,中國的直接投資是凈流入,外商直接投資和證券投資方面也是凈流入,特別是債券,投資國債的凈流入比較穩定,而且規模比較大。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其一是中國債券資產的收益比國外高,很多國家實行零利率政策,中美10年國債的收益率差額目前有130個基點左右;其二是人民幣總體預期不會有大的貶值;其三,因為中國所處的經濟周期階段跟其他國家有所不同,中國的資產跟國外的資產相關度相對較低,可以幫助投資者實現資產配置多元化,分散風險。
“我們預測在明年一季度之前,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可能在某些時候會達到6.3,雖然央行在6.35的時候提升了外匯存款準備金率,但是總體來說,基本面的推動力量更加大。”丁爽表示。
他同時提到,政策的意向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從央行的角度并不是要逆轉或者通過干預來防止匯率根據基本面的變動,而是近期的升值可能步伐太快,而且形成了單向預期。對此,丁爽提出,進一步放寬資本流出渠道也是可以考慮的措施之一,國內居民也有配置國外資產的需求,如果進一步放寬,也會減輕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同時,預計美國的加息是在明年三季度,也會在短期緩解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總體來說,我們預計明年一季度有機會達到6.3,但到年底預計是6.5。6.5是很強的水平,意味著貶值的余地也很小,因為很多基本面還是繼續存在,雖然可能會比今年稍微弱一點,特別是從出口的速度來說,很難復制2021年的速度。因為如果在全球經濟開始逐步恢復的情況下,隨著供應鏈的恢復,很多轉到中國的訂單可能會回到東南亞。”丁爽補充說。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