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李可愚 每經編輯 陳星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1年12月中國采購經理指數運行情況。2021年12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3%,比11月上升0.2個百分點,高于臨界點,制造業景氣水平繼續回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是PMI連續兩個月回升。
同時,數據還顯示,2021年12月,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2.7%,比11月上升0.4個百分點;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2.2%,與上月持平,三大指數均位于擴張區間。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指出,數據表明我國經濟總體保持恢復態勢,景氣水平平穩回升。
企業成本壓力有所緩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21年9月和10月,PMI連續處于50%的榮枯線下。進入11月,該指標重返榮枯線上。12月PMI比上月有小幅抬升。
趙慶河指出,隨著一系列保供穩價和助企紓困等穩定經濟發展政策力度加大,部分大宗商品價格回落明顯,企業成本壓力有所緩解,制造業景氣水平連續兩個月回升。
趙慶河結合具體數據分析,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分別為48.1%和45.5%,低于上月4.8和3.4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回落,均降至2020年5月份以來低點。從行業情況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等行業兩個價格指數均低于35.0%。
隨著部分原材料價格下降,采購成本有所回落,企業加快備貨,采購量指數和原材料庫存指數均升至近期高點,分別為50.8%和49.2%,明顯高于上月0.6和1.5個百分點。
紅塔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往后來看,比較確定的一點是,PPI整體向下的走勢是不會改變的。成本端壓力的持續緩解對制造業企業特別是中下游制造業企業會形成明顯的利好。這一點從11月的工業企業利潤數據上也能夠看出來,隨著成本的緩解,中下游企業的利潤情況已經出現了明顯改善。
新訂單指數連續兩月回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盡管PMI反映外需的指標偏弱,但2021年12月整體需求指標相比上月仍有回升。
數據顯示,2021年12月新訂單指數為49.7%,高于上月0.3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回升。不過與此同時,新出口訂單指數回落至48.1%,比上月降低0.4個百分點。
李奇霖對記者分析,在疫情阻礙海外經濟修復、通脹使得海外寬松的財政貨幣政策開始加速退出的時候,中國的出口訂單略有回落。
而在內需走強方面,分行業來看,2021年12月醫藥、汽車、計算機通信電子設備等行業新訂單指數繼續位于景氣區間,且高于制造業總體3.0個百分點以上。另外,高技術制造業新訂單指數和從業人員指數分別為56.1%和51.7%,高于上月2.9和1.1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市場需求持續較快增長。
對于2021年全年PMI表現,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研究員文韜表示,從全年制造業PMI變化來看,2021年,我國經濟整體繼續回升,1~12月制造業PMI均值為50.5%,高于2019年和2020年全年均值。尤為可貴的是,經濟整體回升成果是在疫情后期經濟增速趨勢性放緩、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暴漲、零星疫情多點散發以及自然災害頻發等不利因素的沖擊下取得的,顯示我國經濟具備強大的韌性和活力。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