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頭條 >
全國第15個“雙萬”城市呼之欲出!未來五年GDP劍指1.4萬億元
2022-01-06 12:27:47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微信號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作 者丨于長洹

編 輯丨周上祺

圖 源丨圖蟲

因疫情防控而延期后,1月5日,東莞市第十五次黨代會開幕。東莞市委書記肖亞非代表中國共產黨東莞市第十四屆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報告指出,初步預計2021年東莞GDP突破萬億元大關,正式跨入“雙萬”城市行列。

站在“雙萬”新起點,“世界工廠”東莞也將加快蝶變步伐。未來五年,東莞將堅持培育壯大新動能,目標是GDP總量突破1.4萬億元,經濟綜合競爭力穩居全國前列。

東莞將成為全國第15個 “雙萬”城市

肖亞非在會上表示,東莞市第十四次黨代會以來的五年,東莞在經濟社會發展和疫情防控“雙統籌”取得重大成就,地區生產總值連跨7000億元、8000億元、9000億元三大臺階,初步預計2021年突破萬億元大關;五年新增常住人口超過220萬人,正式跨入千萬人口特大城市行列。

被譽為“世界工廠”的東莞,將成為全國第24個、廣東第4個萬億GDP城市。同時,東莞也將成為全國第15個擁有萬億GDP和千萬人口的“雙萬”城市。

“東莞GDP即將突破萬億元,說明東莞是新一線城市中發展比較突出的代表,東莞的經濟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個新階段。”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

除了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東莞近年來也在加快培育新動能。經過多年積累,戰略性新興產業逐漸成為東莞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

肖亞非表示,創新發展方面,東莞R&D占比提升至3.54%,排名全省第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預計達7387家,穩居全省地級市第一,科技創新綜合競爭力挺進全國城市20強、地級市第三。

2020年7月,國家發改委、科技部批復同意東莞松山湖科學城與深圳光明科學城共同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這成為全國第4座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林江表示,東莞科技創新獲得國家戰略賦能,伴隨眾多大科學裝置、高水平科研平臺、大學及頂尖人才團隊加速匯聚,東莞創新能級也不斷提升。

今后五年GDP總量目標突破1.4萬億元

站在“雙萬”新起點,未來5年東莞要如何發展?東莞將聚焦“科技創新+先進制造”,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千萬人口創造高品質生活。

今后五年,東莞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是,經濟綜合競爭力穩居全國前列:GDP總量突破1.4萬億元,主要經濟指標保持穩定增長,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25%,新經濟、新產業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城市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地級市前列。

同時,東莞的另一大目標是,創新引領產業發展形成強大動能。R&D占比達到3.7%,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增至1.2萬家,人才總量達到383萬人、占比達到35%,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43%,以高技術產業為主體的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形成。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肖亞非表示,東莞將堅持培育壯大新動能,努力實現經濟在萬億新起點上加快高質量發展。

未來五年,東莞將加快打造科技創新新高地。舉全市之力建設松山湖科學城。培育瞪羚企業1000家,百強創新型企業100家。

東莞也將加快打造先進制造新高地。把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作為“一號工程”,實現五年后基地產值超3000億元;全力打造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試驗區、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示范城市。同時,東莞計劃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0家,力爭三年內實現上市企業鎮街全覆蓋。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當前,東莞正以超常規力度實施創新投融資、產業用地、招商引資、資金、人才等綜合配套改革,全力開拓新的支柱產業發展空間,推動東莞經濟再立新柱。

林江表示,通過新技術、新模式升級優勢產業,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讓東莞能快速探索出突圍的發展路徑。借助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契機,東莞將再造新產業鏈、新供應鏈和新價值鏈,從而為東莞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營造環境和條件。

專家表示,隨著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壯大,以及科技的賦能,東莞未來五年聚焦“科技創新+先進制造”,“世界工廠”將實現華麗蛻變,有望進階為先進制造之都。

本期編輯 黎雨桐 實習生 林曦瑩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21世紀經濟報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