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潘婷 每經編輯 陳星
1月6日,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以下簡稱“深圳人民銀行”)獲悉,2021年,深圳市跨境人民幣結算量首次突破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達3.1萬億元,位居全國第三位,同比增長25.6%,占全市本外幣跨境收付總額的比重達47.8%。
具體來看,深圳已在貿易投資跨境人民幣結算、出口跨境電商直通車、跨境人民幣業務“無接觸式”辦理、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等方面取得成效。
減流程:開展更高水平貿易投資跨境人民幣結算便利化試點
深圳人民銀行積極響應市場訴求,2019年10月在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率先啟動更高水平貿易投資跨境人民幣結算便利化試點,2020年6月將試點范圍拓展至深圳全市。企業跨境人民幣業務辦理由事前逐筆審核轉為事后抽查,業務資料由一摞單證縮減為一張紙,每筆業務平均辦理時長由30-40分鐘縮短至10分鐘,不僅可以大大減輕企業的人工負擔,降低勞務成本,還能有效解決部分企業在暫時無法提交用途證明材料時資金使用困難等問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截至2021年末,深圳銀行累計辦理試點業務1302億元,惠及實體企業572家。
減環節:推出“出口跨境電商直通車”業務
近年來,在各類外貿新業態中,跨境電商發展速度最快、帶動作用最強,已成為外貿發展新動能、轉型升級新渠道和高質量發展新抓手。深圳人民銀行在調研中發現,出口跨境電商在經營中存在收款鏈路過長、收款費用過高等痛點。針對這一情況,深圳人民銀行指導轄內銀行開通“出口跨境電商直通車”業務,剝離境內第三方支付通道,直接為出口電商提供跨境人民幣便利化收款服務,實現境內銀行集中收款、集中審核、集中申報,縮短收款鏈路,破解出口電商收款難、收款貴難題。
截至2021年末,深圳地區銀行累計辦理“出口跨境電商直通車”業務1735億元,共為出口電商節約手續費約2.6億元,惠及中小企業3.7萬家。
暢渠道:跨境人民幣業務“無接觸式”辦理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銀行網點現場業務受到沖擊,給企業辦理跨境人民幣業務帶來不便。為保障業務辦理渠道暢通,降低新冠病毒的傳播風險,深圳人民銀行指導轄內銀行開展跨境人民幣收支電子單證審核業務,實現跨境人民幣業務線上化、無接觸式辦理,極大地降低了企業的腳底成本,平均每筆業務可節省企業往返銀行時間1-2個小時。
促發展:設立粵港澳大灣區首家人民幣國際投貸基金
2019年6月,在人民銀行總行支持下,粵港澳大灣區首家人民幣國際投貸基金(深圳博約國際投貸基金有限公司)在深圳前海注冊成立。
2020年2月,深圳博約國際投貸基金有限公司獲準在香港設立子基金,投資總規模達105億元人民幣。
惠民生: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落地
“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于2021年10月19日正式落地。試點開通以來,深圳地區總體運行平穩有序,市場反響良好,業務量初具規模,呈現出南、北向通往來均衡,業務區域以深圳-香港為主,南向通投資者較青睞存款,北向通投資者較青睞理財產品等業務特點。
截至2021年末,深圳20家試點銀行累計開立“跨境理財通”業務相關賬戶7453個,跨境收付金額合計1.9億元,雙方向投資產品交易額近1億元。
自2009年7月國務院決定在深圳等五城市先行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工作以來,深圳市跨境人民幣結算量累計已突破15萬億元,在全國名列前茅。
截至2021年末,全市共有67家商業銀行、8.6萬家企業參與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與深圳發生跨境人民幣收付業務的國家和地區達到189個。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401052364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