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頭條 >
外匯儲備“三連漲”背后:年底美元貶值“神助攻” ,美聯儲縮表+加息提速“考驗”投資管理水準
2022-01-07 22:29:52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陳植 上海報道

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好轉,外匯儲備迎來“三連漲”。

1月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底,中國外匯儲備余額達到32501.66億美元,環比增加277.8億美元,不但高于市場預期的32300億美元,還實現了連續三個月穩步增長。

在業內人士看來,去年12月中國外匯儲備持續增長,主要得益于當月美元指數小幅回落,令非美貨幣折算成美元后金額增加。

“事實上,金融市場發現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律,即美元指數回落當月,中國外匯儲備大概率會出現環比上漲。”一位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向記者指出。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副院長趙慶明表示,去年12月外匯儲備持續增加,還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一是投資收益增加,即年末部分債券、存款類、股權類產品的收益到賬;二是12月初人民幣快速上漲令企業結匯需求旺盛,央行外匯儲備吸收了約數十億美元外匯幫助市場出清,以緩解人民幣單邊大幅上漲壓力。

他指出,由于美聯儲持續暗示將加快升息步伐,當月美債價格下跌(債券收益率上漲),令外匯儲備的美債投資部分可能出現小幅度的估值減少。

“事實上,隨著今年美聯儲或加快升息+縮表步伐令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幅度驟然加大,如何確保中國外匯儲備平穩波動,依然成為相關部門的新挑戰。”上述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外管局舉行2022年全國外匯管理工作會議指出,將完善外匯儲備經營管理——保障外匯儲備資產安全、流動和保值增值;推進專業化的投資能力、科技化的運營管理能力、市場化的機構治理能力建設。

一位全球大型資管機構資產配置部主管指出,這意味著中國外匯儲備管理部門一方面加大科技賦能,更全面及時地掌握外匯儲備自營與委托投資的投資組合持倉變化,及時根據市場變化趨勢優化投資組合,防止黑天鵝事件沖擊;另一方面則強化在某些另類資產、跨周期資產、二級市場各類資產方面的專業投資能力與機構治理能力,更大幅度分散投資風險以保障外匯儲備規模平穩波動。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王春英表示,當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復雜嚴峻,國際金融市場仍面臨較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但我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有利于外匯儲備規模保持總體穩定。

12月外匯儲備超預期增長探因

王春英指出,去年12月,外匯市場運行總體平穩,跨境資金流動活躍有序。受新冠肺炎疫情進展、主要國家貨幣政策預期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下跌,主要國家金融資產價格漲跌互現。由于外匯儲備以美元為計價貨幣,非美元貨幣折算成美元后金額增加,加之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令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上升。

多位金融業內人士也認為,去年12月金融市場價格波動,或是當月中國外匯儲備增幅高于預期的主要原因,比如美股迭創新高,英鎊與歐元匯率較美元出現一定程度上漲,都令外匯儲備相關資產估值漲幅或高于市場預期。

“此外,年底外貿企業結匯需求旺盛,或令外匯儲備額外吸收了部分外匯資金以遏制人民幣匯率單邊上漲預期。”一位香港銀行外匯交易員向記者分析說。目前不少華爾街投資機構認為去年12月外匯儲備規模之所以超過市場預期逾200億元,一個重要原因是外匯儲備額外吸收了數十億美元企業結匯潮涌所帶來的外匯流動性,令中國外匯市場呈現相對穩健的供需平衡關系。

一位國有銀行外匯交易員對此直言,隨著去年12月上旬人民幣匯率沖高回落,此后市場結匯需求處于相對平穩狀況,令外匯儲備吸收外匯資金的金額相當有限。更何況,年底企業對外付款也相當旺盛,令外匯市場供需關系自然回到均衡狀態。因此外匯儲備吸收外匯資金的實際額度遠遠低于境外投資機構猜測值。

前述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認為,去年12月外匯儲備增幅高于市場預期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年底很多委托投資機構紛紛實施投資利潤分紅,令外匯儲備的收益到賬資金明顯增加,帶動外匯儲備規模超預期大幅增長。

在他看來,受此影響,2020年12月中國外匯儲備也環比大幅增加380億美元。

一位國有銀行外匯交易員對此表示,其實委托投資機構的利潤分紅與投資收益,早已計入外匯儲備規模變化,這些機構實施利潤分紅,只是將資金從機構賬戶轉至中國外匯儲備相關資產賬戶。事實上,中國外匯儲備超預期增長,仍然是受到資產價格波動的影響。比如2020年12月美元回落導致非美貨幣匯率大漲(令非美貨幣換算成美元的金額增加),是當月中國外匯儲備環比大漲380億美元的根本原因。

多管齊下完善外匯儲備經營管理

記者統計發現,2021年中國外匯儲備較2020年同比增加約336.66億美元。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去年外匯儲備持續穩健增加,也是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基本面穩固、外貿高景氣度延續引發外貿順差迭創單月新高、眾多外資持續加倉人民幣資產的結果。

但是,要在2022年確保外匯儲備規模持續穩定在3.2萬億美元上方,對相關部門而言將是不小的考驗。

具體而言,奧密克戎疫情持續擴散、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步伐快于市場預期、潛在的地緣政治風險加劇,都可能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劇烈波動,令外匯儲備規模承壓下降。

“尤其是中國外匯儲備持有逾萬億美元美國國債,若美聯儲加快升息+縮表步伐導致美債價格大幅回落(美債收益率相應大幅上漲),可能令外匯儲備單月損失逾百億美元估值。”前述全球大型資管機構資產配置部主管表示。此外,市場猜測今年中國相關部門還可能會動用外匯儲備,以遏制外貿高景氣度延續所帶來的人民幣單邊快速上漲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相關部門也注意到全球金融市場波動風險給外匯儲備投資管理所帶來的新壓力。

外管局舉行2022年全國外匯管理工作會議指出,將完善外匯儲備經營管理——保障外匯儲備資產安全、流動和保值增值;推進專業化的投資能力、科技化的運營管理能力、市場化的機構治理能力建設。

記者多方了解到,這意味著外匯儲備相關管理部門一面將加強科技賦能,通過大數據分析與智能風控模型,更全面地掌握自營部門與委托投資部門的整體持倉狀況,及時妥善化解資產期限錯配、單一資產投資集中度過高、資產配置失衡等風險,一面通過加強市場化的機構治理能力與專業化投資能力建設,與更多全球不同投資策略資管機構開展業務合作,進一步擴大資產分散化配置,最大限度規避美聯儲加快升息+縮表步伐所帶來的各類資產價格波動風險,實現外匯儲備的安全性、流動性與收益性。

“事實上,只要中國經濟基本面穩健增長、外貿高景氣度延續與海外資本持續加倉人民幣資產,加之外匯儲備投資管理水準不斷提升,未來中國外匯儲備規模將大概率維持在3.2萬億美元附近,為中國金融市場安全保駕護航。”上述國有銀行外匯交易員指出。

(作者:陳植 編輯:包芳鳴)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