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頭條 >
兩會觀察|校長對話: “雙減”之后校內教育如何提質增效?
2022-01-08 16:12:17   來源:北京商報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隨著2021年7月《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即“雙減”政策)的落地,在規范管理校外培訓機構的同時,校內教育如何提質增效也引發關注。1月8日,在北京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期間,北京商報記者就這一話題,采訪了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翟小寧,北京景山學校黨委書記張斌平,以及北京市東城區燈市口小學校長滕亞杰三位來自教育界的市人大代表。代表們一致認為,“雙減”是系統性工程,課堂教學、作業管理、課后服務均是其中的環節應當協同起來。

優化課程體系、課堂模式

“‘雙減’政策實際是讓教育回歸本源,回歸到人的生長上來。‘雙減’的落地,學校、老師、家長就育人問題達成思想共識是非常重要的。”滕亞杰認為,“雙減”問題是構建高質量育人體系的問題,是一個系統性工程,不僅僅是作業問題、課后服務問題。

按照“雙減”政策要求,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應健全教學管理規程,優化教學方式,強化教學管理,提升學生在校學習效率。滕亞杰介紹,她所在的燈市口小學對已有的課程體系、課堂模式進行了優化和完善。據了解,燈市口小學的“光彩課程體系”,分為以國家課程為主的基礎性課程、由各類興趣選修課組成的豐富性課程,以及強調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綜合性課程,從而讓學生在學校得到全面適宜的發展。

而在課堂模式上,燈市口小學近期在不斷強化一種教學方法:以問題為導向,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在課前、課中、課后自主學習探索。滕亞杰舉例說,“例如,基于一個話題,老師會提前列出任務清單,學生進行提前預習后在課堂上討論,同時課后學生基于討論所產生的新問題再進行探究,從而形成課前課中課后問題鏈延伸的教學方式”。

優化課堂模式的方式并非只有一種,張斌平介紹,其所管理的景山學校在“雙減”落地之后,正式提出了“攀峰課堂”理念,初步形成“攀峰課堂”框架,探索基于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有效課堂形態,推進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進,實施常態課優質化工程。

設計分層、融合性作業

“在作業管理方面,以前都是由各學科任課老師自行決定作業數量、難度等,現在則更強調學科組、備課組、教研組、年級組對作業的統籌。” 張斌平說,景山學校自2021年9月開始實行作業公示制度,統籌作業管理。學校會提供作業模板,各學段、各學科在根據模板進行細化,老師布置作業時需填寫布置作業的功能、類型等,并將每天布置作業情況報送年級組進行統籌公示,這樣既減少老師布置作業的隨意性,對作業時間和作業量上面也有所把控。

作業減負是“雙減”政策的監管重點,政策要求,學校要完善作業管理辦法,加強學科組、年級組作業統籌,合理調控作業結構,建立作業校內公示制度。此外,還應分類明確作業總量、將作業設計納入教研體系,并鼓勵布置分層、彈性和個性化作業。

滕亞杰表示,“雙減”前后,燈市口小學分層、融合性作業越來越多,基礎性、綜合性、拓展性作業學生可以基于自己的水平進行自主選擇,同時老師也會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加以引導激勵,并根據學生的整體選擇進行作業難度的調整。此外,各學科不僅會進行備課也會進行備作業的研究,增加學科類融合作業。

值得一提的是,在作業管理方面,燈市口小學還設立了無作業日,約定當天家長也不留家庭作業,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孩子,讓他們自由分配時間,培養興趣,發展特長。

課后服務類型更加豐富

“雙減”政策對校外教育進行規范管理后,越來越多學生回歸到了校園,讓以往的“課后三點半”更加豐富起來。“課后服務參加的學生更多了,類型也比之前更豐富了。”張斌平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這學期景山學校小學、初中分別開設了90門左右的課后服務課程,針對17:30后仍無法接孩子的家長學校還提供了延時課后服務。

而在燈市口小學,學校則將課后服務分為了兩個時段,第一個時段主要是作業輔導加體育鍛煉時長為40分鐘;第二個時段主要是興趣課程,時長為80分。對于17:30之后有特別需求的家長,學校也會提供托管。滕亞杰提到,其中第二個時段的一些興趣課程,例如北京琴書、京劇等也會邀請課外資源加入。

“做好學生的課后服務工作是‘雙減’政策的應有之義,也是落實‘雙減’政策的重要一環,很多學校也做了很好的探索。”翟小寧認為,在開展課后服務方面,學校應多舉辦一些戶外活動,讓學生們在戶外享受陽光、空氣,感受美好的大自然,也可以多設計一些文體活動,讓學生到科技館、博物館參觀,在自由活動中學到課外知識。

對于實際落實過程中,部分學校課后服務資源有限等問題,翟小寧建議,各學校應該因地制宜開展課后服務。例如,學校可以組建一些體育、藝術、科技等社團,讓學生自主選擇;再如,開展書香校園建設,在課后服務中充分利用圖書館、閱覽室讓學生自由閱讀或者讓學生交換書籍進行閱讀;再或者開展一些自由演講、辯論活動或者讓學生自己設計活動,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也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老師的負擔和學校資源緊缺的問題。此外,各學校還應合理的安排老師工作,對于需要接送孩子的老師應做一些精細科學的安排。

北京商報記者 董亮 李海顏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