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發布“關于我市新增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活動軌跡的通報”,其中,96號病例曾連續7天7次核酸檢測后才確診。
在此,提醒廣大市民朋友,非必要不外出,注意做好自身防護。
◆24歲女子確診病例活動軌跡被通報
據鄭州發布消息,為提醒廣大市民做好個人防護,落實新冠肺炎群防群控工作要求,現將鄭州市部分病例經流調后的活動軌跡通報如下:
病例96:女,24歲,住址1:金水區宏圖街崔莊花園南區,住址2:二七區大學路桃源路翰林世家,公司地址:二七區大學路華城國際中心19層。
2021年12月25日-27日,8:00坐地鐵3號線從通泰路站到大石橋站,轉63路或904路公交車到大學路桃源路站,后到公司上班,18:00后原路返回住址1。
12月27日,20:00搬家至住址2,21:30到重慶雞公煲大學路店就餐。
12月28日,8:00-12:00在公司上班,后到老四串串香(大學路桃源路西北角,以下同)就餐,13:30-18:00在公司上班,18:00返回住址2。
12月29日,8:00-12:00在公司上班,后返回住址2,13:30-18:00上班,后返回住址2。
12月30日,18:45-19:30乘4路公交車從大學路桃源路站到福壽街站,后到德化街88號三福大同路店,19:40左右離開,19:49-20:20乘1路公交車從火車站南港灣站到隴海路大學路站,后到老四串串香就餐。
12月31日,8:00-12:00和13:30-18:00在公司上班。
1月1日,11:20-11:59乘地鐵1號線從醫學院站到市體育中心站,12:30到金水區良秀路東來購物商店(金光店)購物,13:00后到金水區尚景佳園小區。
1月2日,13:40-13:59乘地鐵3號線從康寧街站到東周站,14:05-16:00在鄭東商業中心A區購物,16:10-17:14乘地鐵3號線從東周站到大石橋站,17:20-18:00乘63路公交到大學路桃源路站。
1月3日,8:00-12:00在公司上班,12:10在重慶雞公煲大學路店就餐,12:30-20:00在公司上班,后到丹尼斯(大學路店)購物,20:33在老四串串香就餐。
◆連續7天7次核酸檢測后才確診
1月4日,8:10-12:00在公司上班,12:25返回住址2,14:20在公司樓下短暫停留,15:30-16:08在公司樓下核酸檢測點進行核酸檢測,18:50-19:21在丹尼斯(大學路店)購物,19:30到遠洋生活超市(桃源路)購物,20:36返回公司,20:45返回住址2。
1月5日,9:58到遠洋生活超市(桃源路)購物,10:20-12:30到桃源社區核酸檢測點(桃源路勤勞街西南角)進行核酸檢測,12:40到福郎中大藥房(桃源路)購藥,后返回住址2,18:54到遠洋生活超市(桃源路)購物,后返回住址2。
1月6日,11:27左右在桃源社區核酸點進行核酸檢測,后返回住址2,18:00到遠洋生活超市(桃源路),后返回住址2。
1月7日,10:25左右在桃源社區核酸點進行核酸檢測,后返回住址2,18:00到遠洋生活超市(桃源路),后返回住址2。
1月8日,12:00在鄭州市第二初級中學核酸點進行核酸檢測,后返回住址2。
1月9日,16:00在翰林世家(住址2)小區內核酸檢測點進行核酸檢測,后返回住址2。
1月10日,8:00在翰林世家(住址2)小區內核酸檢測點進行核酸檢測,后返回住址2未外出,21:30被轉運至定點醫院。
◆外省曾出現類似病例
核酸檢測主要是檢測鼻咽拭子、咽拭子、痰液等標本中是否有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陽性代表感染了新冠病毒。從專業的角度來說,通過核酸檢測篩查新冠病毒感染者,被認為是實現“早發現”和“早診斷”最重要的手段和措施。
事實上,經多次核酸檢測才呈陽性的現象并非只發生在鄭州。類似情況在外省此前已多次出現。
◆為何多次核酸檢測才呈陽性,專家給出解釋
關于病例96連續7天7次核酸檢測才確診現象,1月13日上午,大河報·豫視頻記者撥通了河南省疫情防控咨詢電話,相關工作人員解釋,國內現在最多的還有8次才檢測出來,這很正常的,涉及到采樣、標本、還有檢驗的方式等各種原因,這個不是說一次就確診了,而且國家的專家也說了,也不見得一次就確診了,具體情況可問一下病例所在的鄭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
“有時候可能還沒有出現癥狀,或者當時不在咽部,都是有可能的。”鄭州市疫情防控咨詢電話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病毒并非24小時都會出現在咽部,有可能在其他地方,這也是鄭州開展多輪核酸檢測的必要性。
隨后,記者聯系到鄭州一家三甲醫院的專家,他解釋說,正常情況下不需要那么頻繁地做核酸檢測,隔一天一測就差不多足夠了。核酸檢測7次才轉陽這種情況只是個例,一般情況下確實不會出現。
此前,在外省疫情防控中發布消息,有患者經過了六次核酸檢測,才查出陽性,對于這種現象,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與檢測次數有關。
感染者或是病人從暴露感染到病毒開始排毒,專業上叫“強隱期”,而無癥狀感染者排毒專業上叫作“前隱期”,也可以叫實驗室檢測篩查的窗口期。在窗口期期間,檢測很多次都可能檢不到陽性,但到前隱期末就會檢出陽性,“這個現象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國家醫療專家組成員、北京地壇醫院感染性疾病診療與研究中心首席專家李興旺表示,從目前了解的信息來看,核酸檢測方法的敏感性、特異性較好,但也有很多影響因素在里面,比如采取標本的規范化程度、時間,實驗室檢測手段等。
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副主任曹瑋曾指出,目前研究證實新冠病毒在咽部復制和排出體外的最活躍時間是在出現臨床癥狀前后,此時咽部核酸檢測呈現陽性的可能性最高。假如核酸檢測時,病人恰好排毒量少,檢測結果就可能呈陰性。所以,反復多輪檢測更顯得有必要。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