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盤點系列專題陸續發布中 ?戳這里,領報告&試用中指產品
本月,發改委印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提出到2025年,軌交總規模達到1萬公里以上,重慶、成都“雙核”間1小時通達等目標。軌交建設方面,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國內地50城投運城市軌道交通線路,12月城市軌道交通客運量同比增長2.5%。土地方面,無錫、杭州等多個城市發布軌道交通周邊熱點地塊。TOD動態方面,上海地鐵1號線蓮花路站上蓋商業體LaLa station開業,武漢三陽路、秦園路等八大TOD項目正式啟動招商。(點擊獲取TOD報告合集)
▍本期看點
◆ 政策動態
廣州:發布《廣州市城市基礎設施發展“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稿)》
發改委:印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
◆ 軌交建設
中國城軌協會: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國內地50城投運城市軌道交通線路
交通部:發布12月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數據,客運量同比增長2.5%
◆ 土地動態
掛牌動態:多個城市推出軌交周邊綜合/住宅/商辦用地
重慶:軌道交通1號線微電園TOD項目發布供地公告
◆ TOD動態
上海:地鐵1號線蓮花路站上蓋商業體LaLa station開業
武漢:三陽路、秦園路等八大TOD項目正式啟動招商
政策動態
1、廣州:發布《廣州市城市基礎設施發展“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稿)》
12月10日,廣州市發展改革委在官網發布了關于公開征求《廣州市城市基礎設施發展“十四五”規劃(征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意見的公告,其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提出推進軌道都市圈建設等具體目標。
· 主要目標(交通相關)
建設更強輻射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圍繞基本建成全球重要交通樞紐目標,推進全球領先空港、世界一流港口、世界級鐵路樞紐、華南公路主樞紐、軌道都市圈建設,建設一批安全、便捷、立體、高效的綜合交通樞紐,形成暢通全市、貫通全省、聯通全國、融通全球的現代化交通網絡,加快完善現代流通體系,增強全球高端資源要素集聚輻射能力。
· 建設更強輻射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章節軌道交通相關表述
建設全球領先國際航空樞紐:……將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城市軌道引入機場,……,實現機場與廣州中心城區 30 分鐘通達、與珠三角城市 60 分鐘通達、與泛珠三角地區主要城市3小時通達。
建設世界級鐵路樞紐:……以城際鐵路為骨架,打造以廣州為中心的1小時軌道都市圈。……全面推動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實施樞紐綜合開發,推動“站城一體”融合發展。……有序推進軌道交通沿線 71 個國鐵、城際、地鐵場站綜合體規劃建設。
提升公路主樞紐功能:……推動公路客運與軌道網無縫銜接,……
打造現代化公交都市:……加快推進城市軌道線網建設,構建軌道都市,……推動構建廣佛一體化軌道交通網,……發揮有軌電車對城市軌道線網的銜接加密作用。……強化軌道交通和常規公交的無縫銜接。……,實現中心城區軌道交通站點周邊 150 米內公交站點銜接,……
· 規劃實施保障措施章節投融資體制相關表述
綜合運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特許經營、“土地出讓+配建”等融資方式,以及公共交通為導向、生態環境為導向、城市基礎設施為導向的土地綜合開發方式,進一步拓寬基礎設施融資渠道,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基礎設施投資建設。
資料來源:中指研究院綜合整理
中指點評:
2020年8月,發改委印發的《關于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的批復》中提到要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作為大灣區中心城市之一,廣州市的軌道交通建設可以對周邊區域起到聯通、輻射、帶動作用,截至2021年末,廣州市已開通城軌交通運營線路長度達590公里,位居大灣區第一。同時,廣州更是較早探索軌交站點及周邊土地綜合開發的城市之一。本次《意見稿》發布,不但進一步明確了“站城一體”融合發展的規劃,還提到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為開發商參與TOD項目開發提供政策支持。
2、發改委:印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
12月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印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軌道上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軌道交通總規模達到1萬公里以上,形成重慶、成都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
· 總體目標(與軌交客運相關部分)
到2025 年,初步建成軌道上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進出川渝四向通道基本形成,形成功能清晰、布局合理的設施“一張網”,點線協調、銜接高效的樞紐“零換乘”,客貨并重、聯程聯運的運輸“一體化”。
軌道交通總規模達到1萬公里以上,其中鐵路網規模達到9000 公里以上、覆蓋全部20 萬以上人口城市,形成重慶成都都市圈1 小時通勤圈,實現重慶、成都“雙核”間1小時通達,“雙核”與成渝地區區域中心、主要節點城市1.5 小時通達,與主要相鄰城市群核心城市約3小時通達。
資料來源:中指研究院綜合整理
中指點評:
近年來,成渝雙城在TOD開發方面發展迅速,自2004年開始,成都陸續對地鐵站點周邊土地進行開發,截至2021年,成都軌道城市投資集團已啟動實施23個TOD項目,在實踐過程中建立了TOD成都理念;重慶沙坪壩高鐵TOD項目(重慶龍湖光年)則是全國首個建成的高鐵站TOD項目,成為社會資本參與軌交站點和周邊土地一體化開發的典型案例。此次《規劃》印發,提出推廣成渝雙城TOD開發的模式和經驗,從政策上給予支持,將“軌道+土地綜合開發”模式做大做強,是成渝雙城經濟圈TOD發展的重要利好因素。
軌交建設
1、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國內地50城投運城軌交通線路
根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公布的數據,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國內地累計有50個城市投運城軌交通線路9192.62公里,其中地鐵7253.73公里,2021年當年新增洛陽、嘉興、紹興、文山州、蕪湖5個城軌交通運營城市,另有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等30個城市有新線或新段開通運營。
2021年當年共計新增城軌交通運營線路長度1222.92公里,新增運營線路39條,新開延伸段或后通段23段。
圖:2021年中國內地已開通及當年新增城軌交通運營線路長度(公里)
數據來源: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中指研究院綜合整理
2、交通部發布12月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數據,客運量同比增長2.5%
數據來源:交通部,中指研究院綜合整理
2021年12月,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1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269條,運營里程870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279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0.8億人次,進站量12.7億人次。12月,客運量環比增加1.1億人次、增長5.6%,同比增加0.5億人次、增長2.5%,未發生運營安全責任事故。
2021年12月,新增鎮江(句容)1個城市首次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新增運營線路18條、運營區段11個、新增運營里程共580公里。
土地動態
1、重慶:軌道交通1號線微電園TOD項目供地公告發布
12月10日,位于高新區西永組團L08-1/05地塊的微電園項目在市公共資源交易網公開出讓公告,出讓起始價為10863萬元(折合樓面單價約1900元/㎡),項目建成后,將實現軌道1號線與軌道7號線、軌道與公交、小汽車、出租車、自行車等多種交通方式的無縫換乘。
資料來源:中指數據CREIS(點擊試用),網絡資料,中指研究院綜合整理
據悉,重慶軌道交通1號線微電園TOD項目位于西永片區未來的核心區域,項目用地面積約1.91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0.87萬平方米,將打造成無縫換乘、高效融合的站城一體化典范項目,形成集軌道、公交和酒店、辦公等多種產業功能聚集、多種業態融合的城市地標。
微電園站為“科技創新”站點,通過“一軸、一環、雙心、多組團”TOD規劃,構建產城聯動、功能多元的商貿一體型新中心,布局辦公、商業、酒店、公寓和租賃住房等業態。通過打造中心廣場,增加綠化,將綠色從寨山坪森林公園引入城市。規劃慢行矩陣系統,密化中心廣場與社區綠化之間的連接,同時,打造TOD核心環,連接重要的空間節點。
目前,微電園站周邊現狀道路網絡較為完善,各個方向步行可達性均水平較好,但南側路網受未開發影響,可達性相對較弱,該站點15分鐘步行可達范圍面積在280公頃。通過對站點周邊道路完善,加密內部慢行體系,周邊可達性均有所提升,隨著中軸廣場向南延伸,南側地區可達性將有所加強,增加步行可達范圍規模。
2、最新軌交站點周邊綜合/住宅/商辦用地掛牌動態
注:本表僅展示部分地塊,更多信息詳見完整版報告(點擊領取)
資料來源:中指數據CREIS(點擊試用)、中指研究院綜合整理
TOD動態
1、上海:地鐵1號線蓮花路站上蓋商業體LaLa station開業
12月10日,蓮花路站商業廣場LaLa station一層至兩層開業,蓮花路站地鐵公交樞紐連廊開放使用,同步美食云集的station bazaar、ALDI奧樂齊,澤田本家銅鑼燒、mini one等甜品店已入駐開業,22日,LaLa station全面開業,90家潮流特色店鋪云集,將為周邊居民以及途徑蓮花路站的上班族帶來特別的交通出行+品質購物體驗。
資料來源:中指研究院綜合整理
中指點評:
改造后的蓮花路站服務設施與功能得到完善、升級,站臺客流承載力得到提高,實現了與周邊十余條線路的無縫對接,為周邊居民帶來更好地出行體驗。LaLa Station的開業進一步實現了蓮花路站從單一出行功能向綜合服務功能的轉變,以交通賦能城市發展。
2、武漢:三陽路、秦園路等八大TOD項目正式啟動招商
12月17日,武漢地鐵集團面向市場集中推介三陽路、秦園路、黃浦路等八個重點TOD項目。至此,武漢地鐵TOD總面積已達141萬平方米,城市綜合運營能力進一步提升。
三陽路項目、趙家條項目效果圖
資料來源:中指研究院綜合整理
中指點評:
通過軌道交通物業開發收入反哺軌道交通建設成為軌交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路徑,2020年,武漢地鐵集團實現營業收入84.7億元,其中土地一級開發收入達53.2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62.8%,是武漢地鐵集團實現盈利的有力保障。本次八個TOD項目的推出不但進一步提升了武漢地鐵的城市綜合運營能力,也助力武漢地鐵通過“自造血”實現可持續發展。
?銷售額百億企業研究 ?房企拿地TOP100
?拿地與銷售走勢總結 ?房地產市場總結與展望
?物業行業回顧與展望 ?二手房市場回顧與展望
?2022樓市調控趨勢 ?全國土地市場盤點
?22城集中供地盤點 ?商業地產市場年報
?全國城市居民置業調查 ?養老地產市場年報
?房地產行業融資盤點 ?房地產行業十大熱詞
?物業品牌建設策略盤點
>>>>
戳這里!獲取中指年度盤點系列研究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中指研究院。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