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頭條 >
12月份貿易順差6047億元 外貿基本盤已穩住
2022-01-17 21:03:20   來源:經濟觀察網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雅潔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表示,我國貨物進出口快速增長,貿易結構持續優化。

其中,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91009億元,比上年增長21.4%。其中,出口217348億元,增長21.2%;進口173661億元,增長21.5%。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43687億元。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24.7%,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61.6%,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26.7%,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48.6%,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12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37508億元,同比增長16.7%。其中,出口21777億元,增長17.3%;進口15730億元,增長16.0%。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6047億元。

粵開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羅志恒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12月出口同比增速、兩年平均增速均較前值放緩,但依然保持了較高增速,尤其是對美國出口增速明顯加快。近期,奧密克戎疫情來襲限制了海外供應鏈恢復,防疫物資、“宅經濟”相關電子產品需求較強,我國出口訂單回流的效應仍在。12月進口同比增速下行,環比負增長,為近三個月的低點,主要受到國內生產走弱以及大宗商品價格漲價放緩的影響。出口強于進口,或顯示當前內需弱于外需,使得當月貿易順差創出歷史新高。

2021全年,我國出口金額和貿易順差創出歷史新高,這是內外部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國內方面,2021年一般貿易、民營企業的進出口份額繼續大幅提升,既反映了我國的產業競爭力和民營經濟活力,又得益于我國有效的疫情防控,我國一系列穩外貿政策緩解了“三缺”(缺芯、缺柜、缺工)“四升”(運費升、原材料成本升、能源價格升、人民幣匯率升值)對企業的沖擊,穩住了外貿主體和外貿產業連,穩住了外貿基本盤。

國際方面,2021年出口韌性的外部驅動力,在于疫情影響下海外供需缺口超預期,帶來的訂單回流支撐我國出口超預期。一是海外疫情蔓延,歐美財政貨幣刺激推升了商品需求;二是海外供應鏈體系恢復偏慢,導致外貿訂單回流、貨物供不應求;三是原材料價格、運費上漲,帶動外貿商品價格上漲,拉動外貿金額增長,外需、供應、價格同時支撐出口。

展望2022年全年,羅志恒預測,海外需求放緩、供應鏈恢復、價格效應減弱這三方面因素將共同壓制出口增速下行。一是明年全球經濟增速放緩,歐美財政貨幣政策刺激消退,外需將走弱;二是隨著主要發達國家疫苗免疫屏障建立,制造業生產繼續恢復,東盟等新興經濟體也將逐步走出疫情影響,海外供給替代我國出口;三是價格上漲難以持續,海外宏觀政策趨緊,能源短缺緩解,大宗商品價格邊際回落,價格效應貢獻減弱。今年海外供需缺口的緩解,將導致我國出口訂單的回流將面臨再度流出,需要穩外貿政策繼續發力,對沖不利因素的影響。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