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大機構對于后續政策寬松的預期較強,因此估值擴張似乎成為A股的后續動能。高盛最新表示,GDP增速趨于平緩意味著股市投資低回報?并非如此。從歷史經驗來看,GDP增長減速與股票回報的相關性較低。 ]
1月17日,MLF(中期借貸便利)意外下調10個基點(BP)。鑒于各界預計一季度經濟下行壓力仍存,多數機構預計,在3月美聯儲正式加息前,中國仍有望祭出進一步的寬松政策。
一季度寬松預期仍強
17日,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中國央行開展7000億元1年期MLF操作和10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分別為2.85%(此前為2.95%)、2.10%(此前為2.20%)。當日有5000億元MLF和100億元逆回購到期。
2021年12月20日,1年期LPR下調5個基點,為近20個月以來首次下調,目的在于緩解企業部門融資成本上升壓力。作為LPR的錨,交易員認為,MLF此次下調可能為進一步下調LPR奠定基礎。
“中國經濟去年四季度繼續放緩,尤其是消費超預期走弱。我們預計中國經濟今年一季度會進一步放緩,奧密克戎病毒是中國面臨的最大風險。我們認為政府會在2022年上半年多次降息降準,財政政策也將變得更為積極。如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經濟增長預期將會在年中企穩,下半年回升。”保銀資本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植信投資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此前對記者稱,預計2022年中國仍有可能降準和下調LPR,而且根據預測,2021年、2022年,中國GDP增速或為8%和5.4%,美國或為5.6%和4%,中美經濟增速差的收斂幅度是過去多年來較為少見的。不過,隨著中國穩增長政策逐步傳導,一季度后經濟拐點有望到來,連平預計2022年經濟增長或前低后高,增速逐季回歸至正常水平,不僅能完成可能設定的5%~5.5%的增長目標,也可能實現5.7%左右的增長。
不過,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告訴記者,若未來進一步下調LPR,尤其是5年期LPR,或將擠壓商業銀行的凈息差,給銀行盈利帶來壓力。目前經濟整體增長放緩,尤其是房地產行業收縮,勢必會對銀行盈利能力造成沖擊。
陸挺強調,被市場忽略的一點是,中國央行外匯凈買入量從去年10月的17億美元攀升到11月的56億美元(表現為外匯占款投放攀升),這可能是未來幾個月更相關的降低市場利率的途徑。盡管經常賬戶、金融賬戶順差帶來大量外匯流入,但從2019年底到2021年10月,中國央行的外匯凈購買量幾乎為零。
“預計未來幾個月,中國央行的外匯凈購買量將大幅增加。我們認為,這可能是央行的最佳選擇,首先,有利于控制人民幣進一步升值;其次,將增加央行的外匯儲備;再次,將會增加經濟的流動性。”他稱。
A股仍待企穩
17日,在“降息”消息推動下,A股小幅攀升,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收于3543.37,漲0.63%,從去年12月開始回調的新能源板塊全線反彈。
開年以來,A股持續回調,截至上周五,滬指累計跌超3%,創業板指累計跌逾6%。機構對A股中期看法并不悲觀,外資相對更為樂觀,共識在于,一季度市場可能先破后立。
資金是市場的關鍵。中航信托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對記者表示,從資本市場的資金端看,自2021年四季度,公募基金發行規模下降(每月新發基金800億~900億,低于三季度的每月1500億~1800億元),新年前兩周公募基金發行也較弱,并且有老基金贖回現象。從2021年四季度量化產品業績大幅下行后,目前這一趨勢并沒改變,這也導致市場量化產品出現贖回,可以預期今年量化產品規模很難保持去年水平;而北上資金在去年底監管新政下,今年內地身份證在香港開的滬股通、深股通賬號都要清理,因而今年北上資金可能會凈減少。從資金端看今年股市的資金并不充裕,股指仍有下行空間。
不過,各大機構對于后續政策寬松的預期較強,因此估值擴張似乎成為A股的后續動能。高盛最新表示,“中國股票市場是否值得投資”的答案是肯定的。不計ADR市場,內地A股占其余中國公司股票總市值近80%,而A股外資持股比例僅為4.5%。該機構提及,GDP增速趨于平緩意味著股市投資低回報?并非如此。從歷史經驗來看,GDP增長減速與股票回報的相關性較低。
利率債震蕩但仍可增配
在“降息”影響下,中國10年期國債期貨價格小幅攀升0.05%報100.725,10年期國債收益率維持在2.8%附近。
不過,市場對于債券投資存在諸多擔憂——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下至2.8%的低位,還有空間嗎?中美利差收窄會否導致外資對中國債券失去興趣?
富達國際債券基金經理成皓對記者表示,2022年中美利差會較大幅度收窄,人民幣或小幅走貶,這可能導致外資流入的步伐放緩,但增配中國債券仍是大趨勢。在整體資金面寬松的背景下,利用隔夜逆回購等適度對利率債加杠桿,或仍是增厚收益的主流操作。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