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王君暉
1月17日,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當天開展7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100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MLF操作和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的中標利率均下降10個基點。
年初以來,在“穩增長”升溫的背景下,市場對于央行降息的預期也較為一致。從市場層面看,年初以來,DR007利率持續低位運行,1月13日,DR007加權平均利率錄得2.19%,持續明顯低于7天逆回購利率。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表示,央行對政策利率的調整往往是先動量、后動價,因此若隨著央行主動供給貨幣的增多,DR007表現出持續明顯低于7天逆回購利率,則央行存在降息的空間進行“隨行就市”。1月以來DR007持續低位運行,或體現央行主動調控流動性意圖。
日前公布的信貸社融及CPI、PPI等經濟數據也加大了市場對于降息窗口將逐步打開的預期。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表示,2021年12月份PPI-CPI剪刀差縮小至8.8個百分點,下游企業利潤空間不斷釋放,但中小微企業生存困境仍在。大宗商品保價穩供措施要持續發力,但更主要的是需要財政和貨幣政策同步啟動,加大寬松力度,助力企業紓困。
李超表示,一季度央行降息具有必要性,核心在于降成本,在企業貸款融資成本環比走高,PPI仍處高位的情況下,當前降成本訴求仍高,降低政策利率進一步引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行存在一定必要性。
雖然市場對降息已有預期,但此次降息幅度之大仍超出預期范圍。在政策利率降息的強勢影響下,可以肯定的是,1月20日新一輪的LPR最新報價中,將帶動近兩年未動的5年期LPR下調。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整體上看,1月MLF利率下調,將帶動LPR報價跟進下調,明顯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并釋放貨幣政策靠前發力信號,而房地產市場下行壓力也會有所緩解。在降息帶動下,接下來信貸、社融及M2增速整體上將進入一個較快上行階段,寬信用進程將明顯加速;與此同時,綜合考慮財政政策和產業政策也在積極推出有利于穩增長的政策措施,預計2022年一季度和二季度GDP同比有望保持在5.0%以上,進而確保宏觀經濟增速保持在潛在經濟增長區間。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