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頭條 >
筆記 | 央行新一輪規劃:一部金融數字化宣言
2022-01-18 13:33:41   來源:新金融瑯琊榜 微信號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規劃》將重點放在了組織和人的層面,反復強調了機制變革以及思維、文化、素養,直指數字化轉型的核心。

作者:董云峰

編輯:葉冬

最近,央行印發《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簡稱《規劃》,這是央行編制的第二輪金融科技發展規劃。

《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金融科技發展愿景,明確金融科技發展的指導思想和4個基本原則、6個發展目標,確定了8項重點任務和5項保障措施。

在新金融瑯琊榜看來,依托十四五規劃,這份長達26頁的《規劃》,更像是一部自上而下的金融數字化宣言,一部全面邁向新金融——“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現代金融體系”的行動綱領。

《規劃》將重點放在了組織和人的層面,反復強調了機制變革以及思維、文化、素養,直指數字化轉型的核心。

如果說上一輪金融科技發展規劃更關注金融科技帶來的效率提升,尤其是覆蓋面的擴大,那么《規劃》更關注不充分、不均衡的問題。

正因為如此,公平普惠,成為了發展金融科技的四大基本原則之一。將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放在前面,也是新形勢下的重要特征。

需要指出的是,《規劃》強調合規、規范、穩妥,不僅體現了近年來監管格局的變化,也是金融科技發展到新階段的必然。

對待未成年和成年人,態度和規則本來就不該一樣。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對于金融科技與金融數字化的前景,可以更樂觀一些。

在某種意義上,通過最新的《規劃》,金融科技的定義得到了升華:它不僅是實現金融數字化的手段,也是金融數字化的目的本身。

四項基本原則,亦確立了新金融的真正內涵:數字、智慧、綠色、公平。

這就是未來金融,更好的金融。

下文為新金融瑯琊榜初步整理的有關《規劃》的筆記:

1、對于十三五金融科技發展,評價頗高:從星星之火到百舸爭流,從基礎支撐到驅動變革,有力提升金融服務質效,高效賦能實體經濟。在上一輪規劃里,對金融科技的重要意義,用的是“新引擎”“新途徑”“新機遇”“新利器”等詞語。

2、對于當前金融科技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進行了清晰而全面的論述:1)智能技術帶來的數字鴻溝;2)區域間金融發展不平衡;3)大型平臺向金融領域無序擴張造成競爭失衡;4)大小金融機構間的“馬太效應”;5)關鍵核心技術亟待突破。

3、從愿景來看,落腳點在于金融數字化:有力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數字經濟、鄉村振興、碳達峰碳中和等戰略實施,走出具有中國特色與國際接軌的金融數字化之路。

4、四項基本原則:數字驅動,智慧為民、綠色低碳、公平普惠。對于數字驅動的表述:將數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務全流程,將數字思維貫徹于業務運營全鏈條;對于公平普惠的表述:讓金融科技發展成果更廣泛、更深入、更公平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助力實現共同富裕。

5、在八項重點任務里面,健全治理體系被放在了第一節:加快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的企業級統籌協同機制,制定全方位數字化轉型戰略,積極打造“第二發展曲線”……強化數字思維、培育數字文化、提升全員數字素養……金融機構履行金融科技倫理主體責任,探索設立企業級金融科技倫理委員會。

6、第二節“充分釋放數據要素潛能”:強化數據能力建設,推動數據有序共享(探索建立跨主體數據安全共享隱私計算平臺,探索建立多元化數據共享和權屬判定機制),深化數據綜合應用,做好數據安全保護。

7、第三節“打造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則是金融云廠商的重大機遇:建設綠色高可用數據中心,架設安全泛在的金融網絡,布局先進高效的算力體系。不過,在第四節又提到切實保障供應鏈穩定可靠,不斷拓寬和加固多元化供應渠道,避免“單點故障”,這對第二梯隊的廠商或許是利好。

8、第四節“深化關鍵核心技術應用”,再次強調了機制變革:聚焦金融科技應用的前沿問題和主要瓶頸,實行“揭榜掛帥””賽馬“機制,通過行業組織、孵化平臺、專項合作等方式,加大關鍵軟硬件技術金融應用的前瞻性與戰略性研究攻關。

9、第五節“激活數字化經營新動能”,突出了構建敏捷化創新體系,要求探索扁平化、網格式創新管理模式,建立跨職能、跨部門、跨條線的任務型團隊……加快建立允許出錯、及時糾錯、快速改錯的企業級創新試錯容錯機制。

10、多次提及數據安全和信息保護,但也提及數智化營銷能力:合法合規運用大數據、跨媒體分析推理等技術盤活企業數據資產;在留客方面,基于深度學習、知識圖譜等技術打造服務客戶全生命周期的營銷范式。

11、第六節“加快金融服務智慧再造”:推動實體網點向多模態、沉浸式、交互型智慧網點升級;推動金融服務向云上辦、掌上辦轉型;又一次強調“數字綠色”,包括小微金融、農村金融、供應鏈金融、綠色金融,并提到了強化金融無障礙服務水平。

12、第七節“加強金融科技審慎監管”,提到了打造權威專業化風險控制基礎設施,推動構建跨行業、跨機構的風險聯防聯控體系;特別提到加強算法監管與云計算的安全性管理,以及強化數據共享合作方業務資質把關。

13、強化金融科技創新行為監管:防范以”科技創新“之名模糊業務邊界、層層包裝產品等行為;建立金融科技職業操守準則,筑牢防范技術風險向金融領域傳導的”安全網“。

14、第八節“夯實可持續化發展基礎”,落到了人才、制度和標準:做好金融科技人才培養(完善鼓勵創新、包容試錯的激勵機制,打通金融科技人才職業發展通道);健全法規制度體系(制定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在金融領域的配套規章制度);持續強化標準體系建設(加快重點領域金融數字化轉型標準制定)。

15、第四章“實施保障”,包括營造良好環境,再次回歸到人: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工匠精神、企業家精神,健全知識產權、科研管理、成果評價等配套制度機制,激發金融科技從業人員崇尚科學、注重創新的熱情和活力。

以下為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全文: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新金融瑯琊榜。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