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張曉翀)訊,周二發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賢東18日表示,將適時制定出臺相關政策措施,不斷完善促進共同富裕的制度政策體系,增加居民收入與減負并舉,創新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全鏈條良性循環互促共進機制,以城鄉居民收入普遍增長支撐消費持續擴大。
發改委還表示,將深入推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繼續推動新型消費示范城市和領先企業培育建設工作,鼓勵綠色消費引領綠色生產,大力提升電商、快遞進農村綜合水平和農產品(000061)流通現代化水平,健全縣鄉村三級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推動農村產品和服務品牌化、標準化、數字化、產業化改造。
市場人士對財聯社記者分析稱,目前消費整體不振的制約因素主要有,2021年經濟修復進度較緩,居民收入增長仍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這影響了消費能力。此外,近期各地疫情時有反復,導致居民消費心理比較謹慎,預防性儲蓄增加。
多措并舉促消費,政策實際效果待觀察
近日發改委發布關于做好近期促進消費工作的通知,要求因地制宜多措并舉滿足居民節日消費需求,打造線上節慶消費提質升級版,打造線上節慶消費提質升級版,乘勢而上擴大居民冰雪消費,乘勢而上擴大居民冰雪消費,促進住房消費健康發展,落實好中小微企業紓困政策,全力保障困難群眾等群體基本生活消費。
不過市場人士指出,考慮到政策的實際效果仍待觀察,以及收入增長對消費推動存在一定的滯后性,短期內政策效果或將有限。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短期內提振消費路徑首先是繼續出臺增加就業、削減稅費等政策,持續提高居民收入增速,其次是全力遏制疫情。
中誠信國際研究院報告認為,當前制約我國消費的因素或在2022年弱化:疫情防控精準化對消費的影響或將減弱,穩增長政策或將助力居民收入修復,此外供應鏈壓力或將有所緩解。因此2022年消費的修復或好于今年,特別是服務類和接觸類消費將迎來深度修復。但是由于不確定性因素仍存,消費增長水平仍難以恢復至疫情前。
2022消費行業將“前低后高”
市場人士同時指出,2022年拉動內需、提振消費仍是政策的主基調。隨著居民收入的不斷增長,整體居民的消費結構將逐漸改善,消費行業將迎來新的增長契機,2022年消費行業有望呈現“前低后高”的走勢。
此外,隨著疫苗接種率的持續提升,受疫情沖擊較大的線下消費也有望持續復蘇。目前線下業態正處于恢復中,復蘇趨勢向好,為推動線下消費復蘇,全國各地相繼出臺促消費政策。
國泰君安消費研究組組長訾猛認為,行業格局相對較好的大眾品行業、產品升級速度相對較快的行業和未來需求端仍有流量紅利的行業將是大眾消費品的未來投資方向。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