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黑龍江小北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管護人員發現了野生東北虎足跡。近年來,在黑龍江頻繁發現虎的蹤跡,表明虎的種群恢復良好。同時研究顯示,目前野生東北虎還存在種群近交威脅,需要打通更多、更順暢的通道,促進東北虎種群恢復。
據了解,在20世紀末,我國僅存10余只野生東北虎,分布在中俄邊境非常狹小的區域,接近絕滅。1998年,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實施以來,林區的森林結構和質量不斷提升。2014年開始,東北陸續實施全面停止重點國有林區天然林商業性采伐,這些政策都為東北虎種群恢復起到了積極作用。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貓科動物研究中心副主任 姜廣順:從老虎本身來說,因為它的家好了,它就從中俄邊境以每3年十幾公里的速度向我們國家內陸進行擴散。近5年的監測結果表明,已經有近20多只老虎幼崽在中國境內出生,數量有顯著增長。
據了解,我國是世界上虎亞種分布最多的國家,共有5個虎亞種,主要包括東北虎、華南虎、印支虎、孟加拉虎和已經滅絕的新疆虎。目前只有東北虎種群呈現非常好的增長趨勢,分布區域也在逐年擴大。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貓科動物研究中心副主任 姜廣順:我們近幾年也建立了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對于國家現有的、有雌虎繁殖的種群起到非常好的保護作用。從棲息地保護來說,劃了1.46萬平方公里,能夠容納幾十只老虎在這里繁衍生息。這也為保護繁育種群、可繁殖的種群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種群繁殖,可以很好地向中國內陸,向張廣才嶺這個區域內進行有效的擴散。
為找到東北虎小種群發展的限制因素,姜廣順團隊一直在探索我國野生東北虎種群是否存在近親繁殖,評估近親繁殖對東北虎種群健康的影響。2021年12月21日,東北林業大學姜廣順教授團隊在國際期刊《動物保護》在線發表成果。該成果表明雖然我國野生東北虎種群迅速增長,但并未擺脫小種群近交威脅的困境。研究發現,我國野生東北虎種群現已呈現中等近交水平。
據姜廣順介紹,通過對虎的食物鏈研究,可以了解虎的生態功能。同時掌握老虎有哪些獵物不足,可以在保護政策上進行調整,促進虎的種群恢復。從2016年開始,我國還開展了對中俄兩國跨境虎的監測,結果表明在中俄邊境上虎的跨境遷移非常頻繁,這就需要打通更多、更順暢的跨境通道,與俄羅斯較大的虎種群能夠更好連通和交流,對于恢復中國東北虎種群具有重要意義。(總臺記者 于文波 吳亦農)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