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頭條 >
2021年結售匯順差2676億美元!外匯局:外儲余額較上年末略升1.0%,今年將加強外匯重點領域風險防范
2022-01-21 21:03:04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每經記者 肖世清 每經編輯 陳旭

1月21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1年我國外匯收支數據。

發布會上,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表示,2021年,我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主要宏觀指標處于合理區間。在此背景下,我國外匯市場運行總體平穩,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跨境資金流動合理有序,外匯儲備規模總體穩定。

王春英強調,2022年外匯局將強化外匯形勢的監測預警,加強外匯重點領域風險防范,不斷完善跨境資金流動、監測、預警和響應機制,不斷豐富政策工具箱,適時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和預期引導,特別是要防止市場主體的“羊群效應”。

截至2021年末外儲余額3.25萬億美元

從銀行結售匯數據看,2021年,按美元計價,銀行結匯25616億美元,售匯22940億美元,結售匯順差2676億美元;按人民幣計價,銀行結匯16.5萬億元,售匯14.8萬億元,結售匯順差17236億元。

從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看,按美元計價,銀行代客涉外收入60399億美元,對外付款56835億美元,涉外收付款順差3564億美元;按人民幣計價,銀行代客涉外收入39.0萬億元,對外付款36.7萬億元,涉外收付款順差22965億元。

王春英稱,2021年我國外匯收支狀況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涉外交易保持活躍,跨境資金流動有序;二是售匯率基本穩定,跨境融資意愿趨穩;三是結匯率穩中有升,外匯存款余額較快增長;四是外匯套期保值比率穩步增長,企業風險中性意識提升;五是外匯儲備余額保持基本穩定。

據統計,截至2021年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32502億美元,較2020年末略升1.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21年下半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曾沖高并突破6.35關口。2021年12月,央行再出手將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提升2個百分點,即由7%提高到9%。

對于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勢,王春英在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小幅升值有一定的季節性因素。通常臨近春節一般企業都需要在節前支付職工的工資、獎金,所以收結匯的意愿也比較強。

“我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未來人民幣的走勢,還是會受到市場供求、國際金融市場走勢等多因素影響,匯率彈性增強,雙向波動。”王春英稱,匯率有可能升,有可能貶,這也是人民幣匯率能夠發揮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功能的一個體現,也有利于促進內外部均衡。

2022年將加強外匯重點領域風險防范

發布會上,王春英還透露了2022年外匯管理工作的思路和政策舉措。她表示,2022年外匯局主要的工作有四個方面:

一是深化外匯領域的改革開放。要穩妥有序推進資本項目高水平開放。比如,股權私募基金的跨境投資試點要繼續擴大,包括優化QFLP資金募集、匯兌以及投資管理,規范QDLP投資運作管理;推進外債便利化改革,擴大外債一次性登記和外債便利化試點范圍,在部分地區試點企業的外債簽約由銀行直接辦理;完善境外機構境內發行股票債券資金管理,繼續推動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的業務試點。

與此同時,要推進經常項目外匯管理改革創新。擴大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支持銀行把材料多、環節多的業務和辦筆數多、信用好的企業納入到試點范圍;支持外貿新業態規范創新發展,保障冬奧會用匯便利等。

二是防范化解外部沖擊的風險。強化外匯形勢的監測預警,加強外匯重點領域風險防范,不斷完善跨境資金流動、監測、預警和響應機制,不斷豐富政策工具箱,適時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和預期引導,特別是要防止市場主體的“羊群效應”。

三是完善外匯市場微觀監管。堅持微觀監管執法標準的跨周期一致性、可預期性和穩定性,建立實質真實、方式多元、盡職免責、安全高效的外匯業務真實性管理機制,同時零容忍打擊外匯領域的違法違規活動,切實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

四是完善外匯儲備的經營管理。推進專業化的投資能力建設,科技化的運營管理能力建設,市場化的機構治理能力建設,保障外匯儲備的安全、流動和保值增值。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