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這三周,應該說對美聯儲加息的預期,基本已反映,之后除非還有超預期動作,否則很難造成特別大的利空。
根據模型測算,美聯儲預計2022年加息3次,如果按照最差的情況即加息4次測算的話,利率大概提升100BP,也就是1%左右,對應股市的估值收縮10%。
從美國國債的情況來看,已經提前反映了加息預期。再來看美股,截至目前,本輪納斯達克指數的最大跌幅達15%,也反映了預期。根據美股以往的情況,美聯儲上次加息時間分別在2015年底、2018年2月和2018年10月,分別對應美股最大的跌幅為10%、10%和20%,如果按照這個數據來看,是否意味著美股離見底不遠了呢?
美股若在春節見底,無疑是外圍市場的利好。當然,這些都只是簡單的預判,具體還要根據美股的情況而定。
反觀A股,2021年12月和2022年1月連續“降息”(如MLF、LPR“降息”)之后,“央媽”的工具箱里還有很多沒有拿出來用的備選工具。但目前“降息”的預期完全沒有反映在A股中,這是極不正常的悲觀狀態,不會長久持續下去。
公募四季報陸續發布
說完大方向的事,該說說基金了。公募基金的四季報陸續開始發布,基金的調倉方向陸續浮出水面。雖然這個持倉比實盤晚了20天左右,但還是比較有價值,畢竟公募機構每年研究資源的投入是比較大的。
按照目前(截至1月21日)統計出來的公募持倉數據,從四季度的情況來看,達哥有這么幾個認知:
首先,從整體上看,無論是成長還是價值,公募基金都有一些減倉。
其次,從細分上看,新能源、消費、醫藥、電子仍是基金交易的主要方向,A股有階段性波動,但大主線沒有偏離;2021年受影響較大的教育、地產、金融和交通、旅游、餐飲這些方向上,有資金回補;采礦業是四季度基金兌現離場較多的方向,主要受PPI下行影響;制造業是基金主要的加倉方向。
總的來說,機構以“避險”為主,有機構選擇直接減倉,有機構選擇加倉低位方向,但在加倉低位的方向上,機構之間并沒有達成共識,由此導致了低估值板塊大都沒有走出持續性。
從披露出來的機構重倉股和行業增減行為來看,達哥覺得目前市場的基本面和邏輯導向沒有太大變化,只是由于情緒低迷導致交易意愿低,需要等待市場信心恢復。
上周末大家都在熱議葛蘭成“千億頂流”的事,基民越跌越買,算是另一種路線抄底醫藥股了。換種思路來理解,這么多人都看好醫藥,是否意味著醫藥一時半會還難以脫離底部呢?
最近長春高新(000661)連續跌停,從龍虎榜來看,機構跑了不少。曾經的醫藥白馬目前交易以散戶和游資為主,這不是什么好信號。從公募持倉數據看,機構們對醫藥的分歧更大,也不知道這究竟好還是不好。
節前比較難扭轉局面
好在,A股昨天頂住了上周五美股大跌的壓力,收出紅盤還是不錯。不過兩市縮量很明顯,這種情況在春節前應該比較難扭轉。本周四、周五行情可能會好點,會有資金埋伏年后的行情。
除此之外,美聯儲也即將迎來議息會議,周四凌晨將公布結果。如果美聯儲加息的靴子落地,美股連續大跌的情況會暫時終結嗎?若如此,從外圍股市來說,A股具備了反彈條件,這么說來,A股即將迎來一個重要時點。
鋰電昨天大幅反彈,主要是受“歐洲最大鋰礦計劃遭否決”的影響。看盤中封板的情況,比較難有持續性。前面情緒較好的時候都很難持續,現在成交額下來就更難持續。上周五是市場情緒冰點,本周一出現了冰點的小轉折。和情緒共振的是賽道股,先發一朵小紅花,這輪反彈修復行情,賽道股可以高看一線。
目前,鋰電、光伏、半導體等只能看作超跌反彈,談轉折為時過早。從這些板塊的指數看,確實很接近支撐區域,只是一天反彈很難說明問題。現在持續性才是王道,昨天放量的板塊可以用“未來幾天能不能賺錢”為觀測信號。
最近有一個很火的電視劇,講的是關于循環的故事。聯想到炒股,一些近期陰跌的個股,想要打破這種惡性循環,就必須在放量收陽后出現連續賺錢效應;反之,一個總想套人的股票,就該先被關進“小黑屋”。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