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月26日電 近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2022年1月《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2年全球經濟將增長4.4%,較此前的預測值下調0.5個百分點。
IMF報告顯示,從發達經濟體2022年增速預測的調整看,美國的預測值下調了1.2個百分點;加拿大2021年末的經濟數據疲軟,加之預期2022年外部需求下降(這與美國經濟增速預測的下調有關),導致該國預測值下調0.8個百分點;歐元區因面臨長期供給約束且受到疫情擾動,導致經濟增速預測小幅下調0.4個百分點。
IMF第一副總裁吉塔·戈皮納特發表博客評論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已經進入第三年,全球經濟的持續復蘇面臨多重挑戰。由于奧密克戎變異毒株迅速傳播,許多國家重新采取措施限制人員流動,勞動力供給短缺現象加劇。供給擾動仍在拖累經濟活動,并導致通脹上升——其在強勁需求和食品、能源價格高企之外,給通脹帶來了更多壓力。此外,創紀錄的債務和不斷上升的通脹,限制了許多國家應對更多擾動的能力。
吉塔·戈皮納特認為,盡管奧密克戎毒株將對2022年第一季度的經濟活動造成拖累,但其影響將從第二季度開始消退。IMF表示,相比德爾塔毒株,新的奧密克戎毒株的感染癥狀相對較輕,預計感染病例激增的情況將較快緩解。
吉塔·戈皮納特還提到,預計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將放緩至3.8%。這比2021年10月《世界經濟展望》的預測值高出0.2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在當前抑制增長的各種因素消散之后,經濟增速將會回升。
吉塔·戈皮納特指出,為了應對世界經濟面臨的眾多嚴峻挑戰,必須戰勝新冠疫情。她表示,這場危機和當前的復蘇進程是前所未有的。政策制定者必須保持警惕,密切關注各種最新經濟數據,制定應急預案,并隨時準備在短時間內進行政策溝通并開展政策調整。與此同時,我們應開展積極有效的全球合作,確保世界能夠在今年走出疫情。(中新經緯APP)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