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苑柯 周楠 黃思瑜
經歷重挫的A股市場在1月26日企穩,三大指數集體收漲,走出V形逆轉。
每逢市場震蕩,兩融風險是否加劇,杠桿資金風險幾何,便成為焦點。截至1月25日,滬深兩市融資融券余額為1.76萬億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3.04%)。在市場震蕩加劇的背景下,融資余額的縮減或意味著資金在出逃。而此前加杠桿進場的融資客在這一輪下跌中是否安好?兩融爆倉風險情況如何?
多位券商營業部人士向記者反映,目前其所在機構暫未出現兩融觸及平倉線的情況,逼近預警線的情況有個別體現,但已與客戶溝通追加擔保或者賣券等事宜。
與此同時,記者關注到,兩融賬戶的“身影”出現在部分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之列。春節假期臨近,“持股還是持幣過年”的選擇擺在面前,為數不多的交易日里A股能否企穩,兩融風險又是否將保持可控?
兩融賬戶現身前十流通股股東
2022年開年以來,A股持續下跌,融資客面臨較大壓力。記者關注到,目前,部分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出現多個融資賬戶持股。
據Choice數據,截至2021年三季報,共有10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出現了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的身影,分別是華宇軟件(300271)、中蘭環保、海優新材、呈和科技、行動教育、京華激光(603607)、東貝集團、日出東方(603366)、捷捷微電(300623)以及中國電建(601669)。
除中國電建外,上述所有個股股價年初至今均下跌,其中6只個股跌幅超過10%。
上述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東里,有的包含一個相關證券賬戶,有的甚至多至7個賬戶,涉及的券商包括華泰證券(601688)、國泰君安、廣發證券(000776)、中信建投、光大證券(601788)、財通證券、安信證券等,數量達十余家。
其中,中蘭環保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有七大席位都是客戶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涉及總持股5148.4萬股,持股比例高達7.15%;東貝集團也多達四席,持股比例達5.56%;日出東方三席,持股1.82%;海優新材和呈和科技各兩席,總持股都在3%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華宇軟件雖然在三季報時,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并無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的身影,但參與融資融券業務躋身前十大流通股股東的共計有三名。
第五大股東李繼紅合計持有1226.9336萬股,其中,通過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持有612.6175萬股,占比接近50%;第八大股東張婷合計持有840.33萬股,均通過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持有;第九大股東謝慧明合計持有763.5191萬股,其中,通過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持有753.5191萬股,通過普通證券賬戶持有僅10萬股。
10月25日的數據則顯示,數個券商客戶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新增持股,涌入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之列并一舉占據五大席位。
其中,中信證券(600030)股份有限公司客戶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一躍成為第五大股東,持股1148.81萬股,占比1.6%;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戶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成為第六大股東,持股1116.38萬股,占比1.55%;申萬宏源(000166)證券有限公司客戶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成為第七大股東,持股1073.34萬股,占比1.49%;西南證券(600369)股份有限公司客戶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為第九大股東,持股915.57萬股,占比1.27%;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戶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為第十大股東,持股894.3萬股,占比1.24%。
兩融規模持續縮減
除上述個股情況外,整體來看,近期市場整體處于震蕩下跌行情,融資融券余額縮減。截至1月25日,滬深兩市融資融券余額為1.76萬億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3.04%),較1月24日減少128.09億元,較持續縮減前的1月17日1.82萬億元縮減509.87億元,降幅為2.8%。其中,融資余額為1.66萬億元,融券余額為994.93億元。
同期,兩融交易額637.66億元,占A股成交額5.76%,較1月24日增加54.34億元。
在業內看來,近期股市下跌,融資余額縮減意味著有資金在出逃。
根據行業來看,1月18日~1月25日期間,融資余額減少較多的行業分別為生物醫藥(58.77億元)、電子(40.15億元)、食品飲料(29.09億元)、有色金屬(28.03億元)、非銀金融(27.31億元)、基礎化工(20.25億元)等行業,縮減金額均在20億元以上。
那么,又有哪些股票是融資客控盤比例較高的?
根據Wind資訊數據,仁東控股(002647)最新融資余額為14.67億元,占流通市值的比例為30.80%,遙遙領先,其次則是三孚新科、電氣風電,融資余額占流通市值的比例均在16%以上,分別為16.50%、16.04%。從股價來看,2022年以來至1月26日,仁東控股累計下跌10.46%,三孚新科累計下跌22.91%,電氣風電累計下跌9.45%。
全倉融資仍可操作,券商多維控風險
若A股“跌跌不休”,資金持續出逃,兩融逼近預警線的情況是否會再度增加?穿倉風險是否可控?
“是否會爆倉要看賬戶的情況,這個不好說,可能高位融資多的會有這種風險。即使到了平倉線,一般也不會都強平,只平倉一部分,維持住擔保比例。”有券商人士稱。
記者關注到,目前,多家券商的預警線、平倉線標準不一,但多在110%~150%之間。國海證券(000750)預警線為150%,警戒線140%,平倉線130%;國泰君安關注線140%,警戒線130%,平倉線110%;長江證券(000783)警戒線140%,平倉線115%~130%。
市場快速殺跌,個股跌幅較深,持倉集中度較高的兩融投資者或更易受影響。有券商兩融人士曾表示,投資者持倉品種單一、滿倉融資易出現極端風險。“有時候一兩個跌停很快就到預警線了,具體要看是哪只票。”
為防止上述極端情況的出現,多家券商已設置信用賬戶單一證券持倉集中度閾值。
據國信證券(002736)官網,主板、非ETF基金、債券,維持擔保比例在180%(含)至240%(含)之間的,集中度閾值為80%,即投資者信用賬戶中單一證券市值(含當日未成交的買入委托及融資買入委托)占總資產的比例不高于80%。
不過,記者了解到,在實際開展業務中,客戶全倉融資單只個股的情況仍時有發生。
“這個需要具體談,我們會有一套評估標準,根據兩融賬戶資產、維保比例等等。全倉可以做到,但是風險比較大,也會進行提醒。”券商營業部人士告訴記者。
而在券商層面,多家券商正在調整兩融業務規則。例如,設置緊急平倉線,調整可沖抵保證金標的證券。
部分券商調整了標的。長江證券1月26日早間發布了兩則業務公告,均與兩融業務相關。其一為調整信用賬戶“特殊證券”名單,其二為可充抵保證金證券及標的證券調整。
部分券商則為兩融合同“打補丁”。今年1月中旬,長城證券修訂了《融資融券業務合同》,新版合同增設了“緊急平倉線”。
此外,對于春節前的配置,華泰證券研究員張馨元認為,年初以來,市場一直處于對政策力度與政策目標“錯配”的“糾結”中,風險偏好本就偏弱。但思考上述兩因素在節后的邊際變化,年初至今的“深蹲”或為節后至兩會前的“躁動”蓄力,無“深蹲”也就無“躁動”,可以避險倉位的回補、政策力度加碼或催化節后A股迎階段性反彈。
“節前負面情緒大幅宣泄之后,預期差修正,分母端負面因素收斂之后,節前適當持股將是較好的操作思路。配置思路上,可以緊扣‘穩增長’、能源革命以及科技創新主線。”華鑫證券首席分析師嚴凱文對記者表示。
他認為,節前受美聯儲加息以及地域政治危機影響,投資者風險偏好快速下降,致使A股寬幅調整,恐慌情緒成為市場主導因素。“春節前兩周A股投資者風險偏好歷來較為謹慎,長假前投資者更傾向于落袋為安來規避海外市場不確定性風險,今年尤為突出。”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