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頭條 >
財聯社時評|多因素疊加歐洲能源危機持續發酵 國內“保供穩價”效力顯現
2022-01-27 18:03:04   來源:財聯社  分享 分享到搜狐微博 分享到網易微博

財聯社(北京,記者 張曉翀)訊,近期歐洲能源危機持續發酵,今冬寒冷的天氣、奧密克戎肆虐和歐洲地緣政治緊張導致歐洲天然氣供應持續緊張,過高的能源價格已經開始向當地生產和生活領域蔓延。

歐洲再次出現能源危機源于天然氣短缺、風力減弱、核電中斷等多方面原因,據媒體報道,法國多座核反應堆因管道缺陷停運,疊加德國等歐洲國家實施的“關核棄煤”等舉措,加大了歐洲對清潔能源,尤其是天然氣的依賴度。

雖然當前正處于歐洲對天然氣的需求旺季,但俄羅斯與歐盟之間關于烏克蘭、北溪2號等問題的博弈升溫,導致天然氣短期也出現供給收縮的現象。在此背景下,歐洲能源危機在天然氣供需格局迅速轉緊,帶來的價格飆升背景下爆發。

東方金誠宏觀團隊報告認為,歐洲在碳減排目標下能源結構的演變,導致其能源和電力供應不穩定性加大,在極端天氣等短期因素沖擊下,傳統能源供應“受制于人”和新能源發電不穩定的問題迅速暴露。

海外能源危機并未完全結束,國內保供政策已見效

市場人士表示,當前海外能源危機并未完全結束,后續對國內的影響仍需重視。不過進入冬季以來,國內能源增產保供政策持續發力,并不斷落地見效,截至目前煤炭價格回歸合理區間,電廠存煤達到歷史同期最高水平,電力供應持續平穩,天然氣資源供應較為充足。

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局長李云卿近日表示,盡管當前供需形勢及國際市場環境仍然較為復雜,但國內能源供應總體平穩。為確保能源安全穩定供應,發改委指導產煤省區和煤炭生產企業在春節期間保持正常生產銷售及發運,及時做好煤炭產運銷銜接。加強煤電、燃氣機組運行管理,提高頂峰能力,多渠道提升新能源發電出力。

此外,發改委還推動國內油氣田滿負荷生產,保持原油、管道氣、LNG進口安全穩定。緊盯春節假期、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等重要時段,加強運行調度,確保能源供應平穩有序。

在統籌協調方面,發改委還督促企業簽訂并履行好煤炭中長期合同。優化電網運行方式,用足用好跨省跨區輸電通道,做到余缺互濟、峰谷互補。發揮天然氣“全國一張網”的優勢,重點加強對北方地區特別是資源偏緊地區的調度保障。努力做到多措并舉,科學保供,切實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合理用能需求。

不過李云卿強調,確保群眾溫暖過冬和民生用能仍然是發改委需要堅決守住的底線。為此,將進一步細化實化用能保障方案,持續優化天然氣、電力、煤炭“壓非保民”預案。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堅持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嚴格落實“以氣定改”“先立后破”,確保群眾供暖安全。



[責任編輯:ruirui]





關于我們| 客服中心| 廣告服務| 建站服務| 聯系我們
 

中國焦點日報網 版權所有 滬ICP備2022005074號-20,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